七、改进广告投放:通过近500张订餐卡的投放,得到的反馈是:订餐卡档次够,风格较为独特鲜明,保留价值较大。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准备继续改良LOGO风格和色调,使之更加符合传统风格、餐饮文化及醒目实用;广而告之的形式也是要多样化,但是,广告费用却是不适合真金白银的支出,可以用餐券的形式进行折抵。广告投放的渠道以订餐卡、公交车电视和楼宇电视为主;
八、加强客户服务:改为主动出击,控制订餐时间和服务规范,逐步扭转订餐时间被动不利局面。使用CRM进行客户管理,分析回头客的比例和原因,以改善自身不足;定期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客户对餐品口味、数量及送餐服务的满意度,实行有偿调查——回馈客户代金券作为答谢。
(待续)
日期:2010-01-18 20:18:07
快餐外卖项目开始的第一天,我和刘约好去最先锁定的两栋写字楼发放订餐卡。那天也够冷的。
我是8:15出门,收到刘的短信“可能晚到几分钟”。我不假思索的用了不到5分钟一个人先来到其中一栋写字楼的入口处,随即向走进的人分发订餐卡,每发一张我都清楚表达一声:谢谢!偶尔,也得到声:谢谢。不到8:30刘就到了,我俩总共发放了近150张,只有两个人拒绝了接受我递出的订餐卡,而且是那种显得冷傲的、不屑一顾的表情,我在想:你也要吃午饭啊?为何不给自己个吃饭机会呢?
发卡,我也是以貌取人的,看着那些围在1元钱吃饱的早餐摊前的人,我就没有动手动脚。
面对写字楼的进口过宽,堵住这边,那边的人流就照顾不了,我只好根据哪边的人流量大小,像个移动活靶子似地来回的移动着,目的是为了联通。
就这样,到了8:40份,我摆摆手和刘一道回家,着手准备随时可能响起的订餐电话内容。我的战友催也是准时来到且貌似坦然的表情,他一边泡茶一边看电视,其实我知道,我们六只耳朵的注意力都在那只印在订餐卡上的手机的喇叭上。
令人无奈和尴尬的是,直到过了12点,那只手机始终没响过,要不是当着他俩的面,我真想把手机拆开看看,到底它是哪根筋短路了!
我们仨饱餐一顿,既然没有识货的,我们就自己消化,反正也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看看米饭还有富余,我说:晚饭我省劲了!
营业最惨的一天是,只有两份订餐,而我却是蛮有感觉的提前焖了近20人头的米饭,各种菜品的半成品也是足量的,来不及傻眼了,赶紧对米饭和菜品进行分装打包,临出门,我一脸诚恳的对他们俩说:晚饭你们也省点事吧!
(待续)
日期:2010-01-18 21:36:45
由于没有招聘到合适的送餐钟点工,我们要亲力亲为,把快餐快速送到桌上,好处是可以进行一线情况了解,不足是,顾此失彼。
在我们进行到开始有回头客的时候,也正赶上最冷的天气,我们送餐时,口罩、棉帽都武装上了,就差带牙套了。
送餐路上,眼睛最直接看到的就是自己嘴里隔着口罩呼出的热气,可脚下还是不由自主的越走越快,就怕时间晚了挨上顾客的埋怨。由于客户订餐太晚,我们又是现做的,就经常晚点,不过好在我们的保温措施得当,客户打开饭盒时,面对热气腾腾的饭菜也冲淡了不少怨气。
由于,我和刘都是较为成熟的成年人,着衣打扮又比较斯文,加上迟到了就先入为主的诚恳道歉,看脸色不佳的还送上几张代金券,至今还没发生客户翻脸事件,也不能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时不时会遇到正走在半路或者已经到达客户楼下时,同楼或者同室的又来电话订餐一份——要求我能否在5分钟之内送达?没别的办法,送完这家,重跑一遍!
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送晚了,不给钱都可以,但请别迷信我,哥不是传说中的那个丨内丨裤外穿或者穿着网兜衫可以随时起飞、隔着楼顶乱窜的家伙。
(待续)
日期:2010-01-19 19:31:34
本来,我们起初的设想是周末不会有客户订餐,可是不只是周末,甚至晚餐时间都有电话咨询订餐,我们就不得不调整营业时间,提早做好准备,周六也要照顾有需求的客户。
第一个开始营业的周末,为了照顾战友大崔和刘的辛苦,我家内人大包大揽,此时,我已经在800公里以外的常州出差呢,因为临时受南京X大学管理咨询中心邀请,去为位于常州的一家太阳能生产企业进行项目实施,可怜的老崔还以为我回老家处理家事了,我没敢直言相告,怕老崔这伙计闹情绪,以为我想躲清闲,他就是那种属牙膏的,不挤不出油!这不,我离开几天,他也是干的蛮好,就是总惦记我什么时候回来,为了照顾他那不怎么坚强的神经,我总说快了,其实还要将近10天!
(待续)
日期:2010-01-20 19:22:05
一大清早,我来的长途车站买票准备乘坐唯一一班直达常州的长途车。好容易临近发车点了,被告知由于车辆年检要晚点2小时,看在是本地车及仅剩2名乘客的份上,,我且忍着等吧。
可车来了以后我才发现,我之前没有及时换乘其他车次的决定是多么的错误。这车破旧不说,还在出站后七拐八拐的到处拉货,人没拉着就靠拉货来补贴损失。
美其名曰是卧铺车,配备的被子、床单看起来脏乎乎,其实仔细看看更是油脂麻花、异味顿生、令人作呕。人是物非,过了近20年,长途车的发展还是如此这般?
好在公路已经是高速化了,由原来的26个小时已经可以缩短到9个小时,一路上也不再受颠簸之苦了。
(待续)
日期:2010-01-20 19:57:22
再来回忆一下新接触的人的印象:
朱老师,是邀请我来的联络人,我不了解他以前是做什么的,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节约,连个手机不舍得打,偶尔发个短信且简短之极。
我到达常州已是晚上十点了,按朱老师的短信指示我来到某大学接待中心,朱老师体贴人,问及我还没吃晚饭,就提出陪我出去吃点东西,来到招待所大门外了,这位仁兄一拍口袋——忘记带钱了!
第二天,我们一行来到企业,我也认识了之前一直跟进的王姓项目组长和助理小徐。
小徐是个打扮得体且时尚的文雅帅气青年,有较好的个人素养及专业基础,作为助理可以说无可挑剔,就不多说。
值得表述的是这位王姓老师,身高160左右,精瘦,东北口音,接近60岁,言语不多,整天一副故作沉思状。
为了尽快熟悉企业前期业务情况,我向他索要前期的相关资料2次,他却说:到时候会给你的。不给我资料,你让我怎么开展工作啊?
为了克服一下自己脾气,我想:我忍!我想试试,看看到底自己忍无可忍的度可以放开多少。
我们之间几乎是整日无话,中间零星的小徐冒出几句,算是改善一下气氛。
到了晚上,因为是周末了,小徐要回附近居住的家,招待所里我俩自然的合到一个房间。
到了吃饭的点,这位老兄开始显现其独特性格了。
(待续)
日期:2010-01-20 20:34:32
首先,要吃饭外出,一声不吭,他一个人披上羽绒服起身就走,我赶紧披衣穿鞋紧随其后,等我急火火的走出招待所大门时,他已经背手碎步在百米之外了。
一路无语,好像他自己在哼着小调。转角遇到小饭馆,我们俩吃饭也是除了我客套的没话找话外,基本上没动静。吃完饭来到吧台结账,他侧身一闪,我就不能犹豫的掏钱买单,他还着重说了句:要发票。
我真是不想和他再一路返回了,就借口看看羽绒服,让他一个人先回了。回到招待所,隔着门就听见电视的大音量。本来想和他交流一下工作问题,我烧开电热壶的水给他倒上,他眼都没斜,嘿!?想拍他个马屁都没机会,他个冷屁股就不让我这热脸蹭,莫非这就是武侠小说中的江湖高人?
我只好闪到一边自己上网发帖,明天是周日休息,可以睡个饱觉了。
当电视在大音量的情况下突然关闭时,吓了我一跳,回头见他已经倒头俯卧。总算清净一下了。
早上7点不到,我就不断被迅雷下载完毕的“铛”声给吵醒,我还是咬牙继续睡下去,黄金觉太宝贵了!可是到十点钟,我的黄金梦已经被他电脑里断断续续播放的,那叫一个怀旧的歌曲,给搅了个乱七八糟。
罢了,就这样,我一起身还给其道到个:早!
没有反应,好像我在自顾呓语。
我按照昨晚的设想,跟他说明我要外出逛逛,他也欣然同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