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介绍,参加这个教练式培训,是受他一个朋友推荐和影响,仅培训了不到一月自己就有大彻大悟、痛心疾首、痛改前非的感觉。我也很是好奇,可一提到具体培训细节科目内容,Q说:这个我不能说,我们在入学时宣过誓,要保守培训秘密。恩?看来还真是有效果啊?老Q这人,以前可是除了手里的钱,其他什么都不信的啊!
再次接到Q的电话,邀请我参加他的首期培训结业典礼,说是每个学员都有作业,看谁能感召来的人多。话说到这份上,面子不能不给,6:30开始,我没顾的上吃完饭就赶过去了。
安排这个时间段举行结业典礼,想必也是他们的培训考验内容之一吧?
(待续)
日期:2009-09-18 09:38:41
来到指定会场,熙熙攘攘的来宾还真不少。我有些惭愧的对身着西装革履、热情迎接我的Q说:你看,我低估了今天的活动规格,就穿着文化衫和运动短裤来了,是不是有点不和谐啊?可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啊!
填写来宾登记表后,一张扑克牌大小,写有我名字的不干胶贴在了我的胸口,我是红色的,Q及其现场工作人员是白色的。大家挤在走廊上,三三两两的交谈着,一直到7:00才开始进入会场,我扫了一下,全场大概有120人左右。
Q的妹夫也来了,他自己开了间牛腩饭馆,生意还不错。我们俩并肩而坐。
主持人粉墨登场。也是众多公开课培训的惯用方式,煽情的喊到:你们好吗?这句话增加了空调的力度。然后是:伸出你们宝贵的双手给我点鼓励的掌声,好吗?接下来是:和你的左邻右舍握握手、问声好!然后是:自由的在会场中去认识你想认识的人,给他一个热情的拥抱,好吗?
这通忙活啊,我们大家可都是没吃晚饭来的啊。
主持人比较嫩,从声音、年龄、风格到内容。明明是个一米八多的小伙子,却是擎着兰花指,声音柔的有点使人发麻。当主持人提到一个问题: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最快学习网球会用多长时间?“3个月、一个月”这是工作人员在配合他。
“3个小时!”这是一位年纪40左右的女性发出的喊声。她大大方方的站了起来,以便让大家知道是谁在发出声音。她补充说:是真的,我就是3个小时就学会了。
然后,起身带着一同前来的女孩,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会场。
我该何去何从?看着老Q诚惶诚恐的站长台上,新郎官般接过结业证书,我不忍离场,可旁边那位Q的妹夫却借着接电话的工夫,一去不复返。
(待续)
日期:2009-09-18 10:29:21
在我观察主持人确实没有中场休息的意思后,我抽身来到场外休息处,吸根烟透透气。
一位戴眼镜的女性工作人员,不给我丝毫机会的来到我的面前:请你尽快进入会场,否则会影响别人的。我说:我一个人在这发会儿呆,影响谁了?她说:别人看到你在这,他们也会跟着出来的,这会影响主持人的演讲情绪和质量。
我有点来气了:主持人不能够吸引观众是你们的问题,为何怪罪于我?我没有休息一下的这个权利吗?你怎么单向的考虑问题?我们大家饿着肚子来给朋友的结业典礼捧场,而主持人所讲的是你们的课程推介。如果推介的好也就罢了,他尽说些与自己年龄、经验不符的管理理论,而且根本就说不在点上,你不觉得这是对我们在座的一种不尊重?你们这种胁迫式培训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的。我希望你能把我作为来宾的一个意见反映给你的公司。
小姑娘也跟我较上劲了,一副我不进去决不罢休的神态。我有些乐了:这样吧,你给我个能够让我赶快进去的理由。你要明白,我无意指责你们的方式方法,但是我有表达自己个人看法的权利吧?我煽动和影响别人了吗?我只是个到会的来宾,也不是你们的学员,我没有拒绝接受你这种逼迫方式的权利吗?
小姑娘有些面红耳赤,但是没有丝毫妥协退步的意思。我问她:你工作多久了?她说:3年。我说:那你也经过这些课程的系统训练?她说:当然,全部结业。我说:你赢了!我再和你僵持下去,岂不太没风度了。
不一会,我在会场椅子上接到老Q的电话:“你一会儿到会场外等我,我拿了包咱们就走,看来这阵势一时半会没完”。
(待续)
日期:2009-09-18 12:34:06
不几天,老Q又来电话了:公司对我的阶段学习进行考核,要求提供自己的感召力发展新学员,我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就把你的名字、电话填上了,不用交钱,但是他们会给你打电话回访,到时候,你找个借口推辞就行了。
得,我也做回托!
来电话的是一位嗓音好听、普通话标准、语气不卑不亢的女士。我接起电话听到:你是XXX吗?我是XXXX公司的XXX,我们的一个学员推荐你参加我们的体验式教练培训,本月29日开课,你看你什么时间方便过来把入学手续办理一下?我说:半小时后你在给我电话好吗,我在有事。
放下电话,我联系Q,告知“托”的进度。没想到,他比我还急:刚才我把2000元定金都交了!那个气氛,身不由己啊,大家热烈的给我拥抱,祝贺我“破蛋”了——就是有业务发生了。定金的事你不用操心,尽量往后拖就是了。
半小时后,电话如约而至,我说:
第一,我对于你说话的语气和称谓听起来很不舒服,除了司法部们的电话,还没有这么直呼其名我的,我听起来很不舒服,礼貌欠缺。
看来这个也是经过特殊训练的,意在“打碎接听对象的自我优越感”,言简意赅之——不惯你毛病。
她的解释是:大家在一起学习是完全平等的关系,直呼其名很正常;我说:这是接打电话约定俗成的基本礼貌问题,也许我还不适应,不过,你在单位对上司和总经理、董事长也这么称呼?舶来文化好像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吧?
第二,我对贵公司安排的结业典礼和推荐内容没有好感。你们推荐的内容我10多年前就知道了,至于我自身存在的问题的确需要外力帮助,但不是你们的这种方法。你可否给我个满意的解释?
第三,我对于你们这种胁迫式培训方法很不理解也很难接受;在你们还没搞清楚学习对象是否有需求的情况下,就这么不间断的打电话,让人很不舒服。
第四,如果你们是做公益事业的,我很乐意接受和参与,但是,你们的收费标准确实价格不菲。
第五,你一直在说我警惕性很强、把自己包裹的很紧,那是因为你给我送来的冷风,你太急于求成了,这也是人的本能反应。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对你们的这种培训方式产生好感和好奇。
最终她说,感觉还是和我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不再把我当做是客户反而就没那么强的对立感了。
我的体会是,谈判就看谁能够把握话语主动权,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动地位,而不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
电话结束时,我看到手机通话计时140分钟,我是接听方,手机真的都烫手了,也接近没电了。
碰上我这样的,也真够难为她的。
(待续)
日期:2009-09-18 13:51:46
写到这,我回想起以前我在企业里的培训种种。
面对大多数都是高中文化的中层干部,没有个对症下药的方案是不会有培训效果的。
有一个企业,在我了解他们中层干部以往的培训方式和内容时,听到的都是野外拓展训练。张三胆小不敢走平衡木、李四攀岩上去下不来了、王五走绳网吓哭了,记忆犹新。这不就是福利郊游吗?企业关于培训的经费不是白白这么给玩了,根本没起寓教于乐的目的。
我首先针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定框,比如: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中层干部在企业中担当的分量,等等;其次,针对与会人员的岗位特点设计问题;最后,研究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
培训通常都会安排在晚上,一般每周2次。我喜欢借古说今、引经据典。毕竟自己和大家太熟悉了,有些理论性的东西很难灌输,所以我就借花献佛。
每次培训2个小时,1小时观看专家讲座,例如:余世维、张利、石杨的等名家;电视剧有:《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另外1小时,结合企业及自身管理工作,逐个谈自己的观后感,大家一同给予评价,评价的好就可以坐下,否则就要一直站着,而且谁评价的不认真也要跟着一起罚站。从思维能力到表达能力,这也是种锻炼和培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