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档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工厂的运行时按照市场需求按部就班的生产,也没什么波兰,可是轻易不出问题真不是个好事,因为,一出事就是大的。我因为忙于联系贷款的事情,大概有进20天没到工厂,对我去了以后前后一看当时就傻眼了。工厂仓库里的半成品已经堆积如山,原料库已经接近空荡荡了。我急了:怎么回事啊?这才几天的时间怎么把原料都做成这些个不畅销的半成品了?他说:目前是淡季,你一直也没过来,我怕工人闲着,就安排不停的生产啊,我当时就气得说不出话来了。晚上,面对此时的雪上加霜我犹如困兽一般:没活干可以给工人放假,工资还可以少支付一部分,咱们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设计生产符合季节需求的玩具,本来就资金紧张的要命,这下可真没辙了!现存的这些半成品够卖1年的,可是其他品种用什么做啊?贷款还遥遥无期呢!那时候,我们这行的工人不好找,培养工人的成本又比较高,工资每个月还得照发,这个坎,一下子把我给摔得不轻,5、6个月才缓过乏来。
自95年入伙,他一直伴随我到公司倒闭前几个月,也算是有多大力施多大的劲了,之后的篇章我还会对他的作为有所介绍。
(待续)
日期:2009-08-24 22:11:54
(插叙)有些看帖的朋友联系我时提到或者认为,我现在应该是个成功人士了,我在此做个简短说明:
第一,我对成功的定义有些与常人有异,见仁见智,我认为所谓成功是个终点站,是功成名就、事业收山时的一种资格称谓,是对这种人为人类、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一种褒奖。只要你还身在商海中搏击,就暂且不提成功也罢,因为,今天的成功不能代表你明天依然成功;
第二,我目前仍然还在学习和寻找,自身充电、取长补短;寻找适合自我发展的平台、机遇,因为,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我说了不算;
第三,人逾不惑,见多不怪、宠辱不惊、身心磨练、感同身受,多了几分做事的沉稳、多了些深思熟虑、多了些把握和信心,激情和冲动也自然递减了许多,患得患失。
我想对那些关系我的朋友们说:失败不分早晚,创业不分先后,我正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也不必为我担心,因为我懂得了什么是自信。
也告诫那些极其以及急切渴望成功的朋友——思想在云端,行走在脚下。(待续)
日期:2009-08-25 09:03:23
五、第四次搬家
当业务员达到5个人的时候,我不得不又要考虑搬迁的事情了,经过海选,我看好了一个临近郊区的房子——两栋3层的农家式别墅,使用面积近1000平米了,这样就有了更好的规划,办公、展厅、宿舍占用一栋,生产车间、设计室、仓库(成品库、材料库、配件库、包装物库)占一栋,员工总数已经达到88人了,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工厂”改为公司,注册资本也由原来的50万增资至200万。
说实话,这200万还是连皮带毛的计算,根本不靠谱。此时,品牌效应已经小有名气了,自己叫着也顺口了,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了。企业理念也上墙了——“高质、高效、健康、愉快”。前来视察的工商局领导和银行贷款主管也颌首称是,也算是一直肯定和鼓励吧,飘飘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此时,QD的商圈也在逐步形成,商家以店欺厂的苗头也在呈燎原之势,回扣之风越刮越烈,招待费用也在急剧增加。接下来还要迫在眉睫的解决业务联系便利及企业实力、形象展示问题,于是乎,在市中心开设专卖店的设想就很快成为现实了。
戏剧化的是,我选的店面竟然是我之前“启蒙老师——没发展成为女朋友的那位”的父母的房子。二位老人也是买卖人,丝毫不念旧交,租金那是当仁不让,我一狠心,就当是回报4年前的知遇之恩吧。阁楼式的店面倒是蛮好利用的,可是最大的缺陷是,门脸在一个走廊里头,严格的说不应该算是门头房,谁让我图便宜呢!为了拟补这一缺陷,我请在幼稚园做老师的朋友带着有绘画天赋的一对人马来了个免费涂鸦不说,还每人有玩具赠送,小朋友们乐此不疲,一下午,就把个居民楼道给装扮成文明通道了。
在这,我要奉劝那些正在寻找门面做生意的朋友,千万记得我的忠告:对于门面的选择,那是宁可不干,也要选合适的旺角,否则就等着吃后悔药吧!(待续)
日期:2009-08-25 11:53:49
说到以店欺厂就不得不提到我一位要好的同学J,这位J可是我的中学班长,与我当兵时书信不断,自从要好就一直没断下联系的死党。
他的家境不是很宽裕,针对临街房的优势,开个窗口做起小卖部补贴家用。赶上他所在的商厦改造,他就集中精力发展小卖部的业务,可是也因此影响了在单位的表现。待到,新商场要开始重新组织个楼层领导班子时,他就几乎被排除在外,我父亲与其总经理多年熟识,为此,我父亲以他是干儿子的名义领着他去总经理家里做工作,最终,他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个部门主任,恰巧分管玩具和儿童用品。照理说,我这该是等于帮人等于帮己了吧?各位看官,跌眼镜的事情也由此开始了。
到了逢年过节,要给他们商场的楼层经理送礼,他一板一眼、语重心长的提示我:酒要五粮液、茅台,烟要中华,别的就不要凑数了!我说:你们经理是个女的啊?他说:她可以送给别人或者退掉换钱嘛,记得把发票塞在包装盒里面啊,我的那一份就不用送了!我在想,我该对他感恩戴德呢?还是随行就市、入乡随俗?或者和他掰掰我们之间的感情?渐渐的,我对他哼哼哈哈的做派越来越反感,最终,在与他们商场结束合作时,我反而找了个机会,以拖欠他们的部分应付款找回些心理平衡和经济损失。
他是我眼看着变化最大的一个朋友,他的变化使我感慨:环境对人改变的影响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你可以没有钱、没有朋友,但是不可以没有骨气,朋友和金钱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作为得来,而一旦没了骨气,就一切无从谈起了。(待续)
日期:2009-08-25 16:37:23
蒸蒸日上
到了97年,公司人员配备适当、员工状态稳定、产品日新月异、市场供不应求,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佳状态,最多的时候除去天津、沈阳、大连等省外城市,整个SD省,只要是可以叫做“市”的地方就会有我们的产品,合计约有100余家商场,但大部分还是赊销的方式。
在销售量较大的时候,最近回笼也很快,还感觉不到资金压力,只要有上门借钱的朋友,我基本上是不会让他失望而归。我的生活也开始小有改善,我所说的改善仅局限于吃穿和运动。大半年的时间我几乎是每天9点左右起床,而后到保龄球馆,打到11半左右到公司吃午饭,下午开始工作直到深夜2点左右。
当时,我的儿子2岁了,家人一直催促我买个房子(因为我已经失去了享受国家照顾的任何保障),而我的想法是:要买房子就一步到位,一定要那种游泳池在室内的,气派吧!可是到现在,我也是仅仅在电视上看过这种房子。
有一次,一笔贷款到期,资金不够,我找到了几乎是一天两三次到我公司玩的同学L,他是个肯吃苦耐劳、能说会道且机遇不错的人,几年下来家底不菲。为了帮我临时先还随借办理银行手续,我们俩拿着一个编织袋去银行,一次性提了50万,可够沉得。这位L姓同学,在我以后的多年时间里仍然帮助了我很多。
97——98年的时间里,我的广告投入基本上每年20多万,有线电视的电影频道我是唯一从头至尾没有停过的标版广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报纸的软文广告也时不时被许多家长拿着到商场——“就要报纸上写的这种玩具”,那时广告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QD第一家日资商场筹备开业,要想进店,费用高的离谱,许多厂商依然趋之若鹜。他们的销售课人员来到我们展厅,经过他们三番五次的要求,最终以25天全部结清货款、免除一切进店费用的书面合同条件,我们的产品上柜了,且销售量一直名列前茅。(待续)
日期:2009-08-25 17:06:23
第一辆坐骑
为了保持与自身形象匹配,为了企业公众形象、为了光宗耀祖、为了让同行业刮目相看、为了数不清的理由,我决定买部自己的私用轿车,那辆人货混用的“汉江”微面的确上不了台面了,让它该干嘛干嘛去吧。
那时候,国产车也就一气的奥迪、上海的桑塔纳2000,再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余地了。而蓝鸟、本田、林肯、卡迪等走私车已蔚然成风、满街乱窜、羡煞旁人,通过多方朋友打听,一辆二手的本土5缸奥迪走进我的视线,没怎么研究、也确实不懂就迫不及待的拿下了。这部车在公司破产以前还真是在不同场合、不同程度的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举例说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