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长歌》
第27节

作者: 我非扶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国得知赵括已经替换了廉颇,马上进入第二道程序:暗地里派杀手锏武安君白起替代王龁为主帅。就这样,久经沙场的名将白起与初为主帅的年轻人赵括不期而遇了。
  此战的两位主角正式登场,可悲哀的是,赵兄弟在明处,白起在暗处,因为赵括还不知道他的对手是“人屠”白起,这就注定了人屠是过来屠人的。

  此战的过程就不细说了,直接说结果吧!因为过程和结果似乎都在白起的意料和掌控之中:
  赵括急于求战而主动出击,秦军佯装败退以诱敌深入,然后反手断了赵军的粮道,然后再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
  对白起来讲,这套动作是那么的娴熟,这场景又是那么的眼熟。
  而赵括似乎也在感叹:这跟兵法上讲的怎么不一样。真是兵书也容易出书呆子呀!
  其实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人。
  不过这赵兄弟也算是条汉子,知道突围是死,最后还是突围而死,失去了主帅的赵军在突围不成后全部投降,而秦军却发挥了他们的强项:留了两百多名少年回去报信外,其余一律坑杀。
  白起依然冷静冷酷,可能是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使他作出了那个残忍的决定,但更多的是他的一贯作风:不给对手任何机会和余地。
  再说说那可怜的年轻人赵括,他是什么时候知道对手是白起的?在知道是白起后又是什么反应?可能只有去问赵括自己了。
  赵兄留给后世的可能都是如“纸上谈兵”一类的负面形象,但我还是很欣赏他在最后一刻为了证明自己而选择了壮烈——战死,他也只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此战可以总结为,本来综合国力就处于弱势的赵国选择了一位不合适的主帅(并非没有才能),用了不利于自己的战术,去挑战天下最强的对手,如果没有奇迹出现,赵军的失败是注定的,而白起是个不允许奇迹出现的人。

  长平之战虽然很惨很悲,但也只是当时战争的一个缩影,当时的战争大都如此。
  在战争频繁而残酷的战国,战争已经发展成了艺术,血染的艺术,枯骨堆成的艺术,而在枯骨上面除了指挥战争的将领,还有决定将领生死的统治者,他们在用军事和政治决定着将领生死和国家命运的同时,也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可能他们的决定也有对和错,但他们仍然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
  在这个硝烟弥漫的乱世里,除了王侯将相,还有一群人忙碌在属于他们的战场,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着辉煌和影响着历史,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日期:2022-07-01 21:42:18
  『争鸣』
  都说在乱世,容易出现文化繁荣的景象,虽然并非绝对,但确实几率较高,怎么说?
  在太平时期,繁不繁荣另说,但国家稳定,秩序井然,一切都得按规矩办事,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也没有功夫去忙这些,因为在秩序之下,人们的精力都在忙另外一件事:生存,生活。工作待遇怎么样,业绩怎么样,家里孩子听不听话,老婆辛不辛苦,这个月还有没有结余,天天家里和工作上的事都忙得头大,谁有时间去想那些国家和民族存亡之事。
  当然了,国家没那么多事,你也没有经历过那些事,就没法去想,因为天下太平。

  乱世则完全不一样,今天担心土匪来抢了,可能无家可归,明天侵略者又来了,可能无国可归,还有一种人,今天和明天都跟着你——贪官污吏,这就是国破家亡和民不聊生,生存都是问题,还哪有生活。
  于是人们就会想:这世界怎么了?我们曾经很好,现在怎么了?又如何才能再现昨日的辉煌?
  怀着对曾经的念想,对将来的期盼,有想法的人就开始探索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之道。
  这个时候,那些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等各种家门就闪亮登场了。

  只有在最艰难的时候,人和文明最宝贵的一面才会体现出来。
  当然,这些不一般的家毕竟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一大部分都是那些一般的普通人家,他们也在想:希望在这乱世里出来一位英雄,带给他们天下太平,让他们有饭吃有房住……
  乱世里,那些各种家们可以自由的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思万民之苦难,想民族之未来。如此一来,物质方面虽然匮乏(依然吃不饱,穿不暖),精神方面却很富庶(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希望)。
  那长期的乱世,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春秋战国来告诉你……
  严格的说,春秋战国时期不能完全称为乱世,而是一个治乱交替的大分裂时期,因为外部该打的打,内部该发展的发展,该变的变,一点都没耽误。
  这也有助于长期的维持这种局面,而长期维持分裂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的崩坏,那礼乐为什么会崩坏呢?怎样才能恢复呢?有人在思考了。
  第一批思考者的代表是名震古今的孔夫子,就是封建时期读书人的偶像,至今都让人崇拜的那位孔老师,准确的说,孔老师在后世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但在当时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他的影响主要是在文化圈,没错,在当时他只是个有点影响力的文化人。
  孔老师当初也是位有理想的青年,他想改变现状,所以就想从政,后来发现,现状是改变不了了,那就改变人的思想。所以就从不顺的仕途改行做了教育,后来追随他的人多了,就形成了一个学派——儒学。
  从古到今,如果不会背如“温故而知新”或“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类的几句论语,几乎就枉为华夏儿女了,可见,相比于当官,孔夫子更适合做老师。
  当初周公在朝中辅佐成王制礼作乐,可他的封国在鲁国,对自家的要求自然会高一些,所以礼乐对鲁国的影响似乎也会更大一些,也可能是受了这种影响,出生在鲁国的孔子似乎还在娘胎里时就已经成为了周公的粉丝,他就是天生的为恢复礼乐而奋斗的斗士,可此时已是春秋晚期,礼乐已病入膏肓,就是黄金圣斗士来了也没用。
  但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却认为这不是难事,他们认为,礼乐崩坏的主要原因是人心不古,如今是君不君,臣不臣,乱了规矩和礼法,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社会没有了爱,若是君臣相爱,父子相爱,整个社会就都尊卑有序,互相的爱,其乐融融,那礼乐不是很自然的就回来了吗!
  儒家是礼乐的忠实支持者和守护者,也是靠此起家的,他们认为有了礼乐,天下就有道了,过去不就是这样吗!他们的希望和梦想是能回到过去。
  真的是这样吗?在没有更好观点的当时,并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不过也仅此而已,几十年后,天下进入了战国时代,真正的礼崩乐坏了,时代不同了,不同的声音也出现了。
  日期:2022-07-02 22:54:11

  第一个站出来挑战儒家的是以墨子为首的墨家:
  你们儒家说这个社会是缺乏仁爱,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你们竟然把爱又分什么级别,还什么先爱亲人,再爱朋友,然后爱其他人,爱还有远近亲疏?虚伪,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平等,如果要爱,就应该是人人平等,不分贵贱的爱——兼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