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长歌》
第17节

作者: 我非扶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除了做业绩,辟方兄用人也是有一套的,比如他当时就提拔了一个重要的人,此人在当时不那么重要,但他的子孙却改变了历史,先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此人赵非子是也。
  赵非子,赢姓,赵氏,名非子,这个家族的人到底是该叫赢某某还是赵某某,演变到后来连史学家都搞不清楚了,以后会说到,在这里就不解释了。
  赵非子的家世本来还是不错的,到了他这里就不咋地了,但他有一个爱好:喜欢马啊牛啊之类的牲畜,特别是对它们产仔这些生理活动很有研究,后来有人把他的经历告诉了孝王,孝王很好奇,就把非子召过来聊一下,结果发现,这位兄弟不只是喜欢牲畜,简直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既然如此,那就发挥你的专长吧——养马。
  日期:2022-06-14 08:57:08
  专家就是专家,事实证明,让一个人专注的去做他喜欢的事情,不成功也会成龙,非子就是这一类人。结果可想而知,孝王在大赞自己用人得当的同时,也大赞非子养马得当,奖励是少不了的。
  后来就把他提拔为了附庸,封在秦地。附庸国,前面介绍过,在诸侯之下,还不是诸侯。所以赵非子也称赢秦。
  现在都知道了他的身份了吧!没错,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的祖先,也是秦国的开创者,如果是秦始皇创造了大秦公司的话,那如今的赵非子就像当年的古公亶父一样,成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坊,不过好歹有了自己的地盘,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几百年后他的子孙会把全天下都变成他家的地盘。
  善于识人用人是作为一个高手的基本技能,孝王能力有多强,或者说他是用什么手段上位的,就不研究了,但在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没有姬辟方,周王朝会继续衰弱,可有了姬辟方,王朝却衰弱的更快。这是几个意思?
  因为他坏了规矩,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规矩,对于一个国家或企业来讲,原则性的制度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麻烦,如果领导带头搞破坏,那就相当麻烦,周王朝根基的动摇就是这样开始的。
  但规矩始终还是规矩,孝王之后,王位还是回到了姬燮手里,这位燮老弟在众诸侯们的支持下顺利继位了,是为夷王,这就是规矩的重要性,但已经回不到当初了。
  燮老弟不具备维护规矩的能力的同时,还在继续着破坏之路。
  因为夷王是诸侯们拥立的,加上他有没有太大能耐,那些诸侯就很难把村长当干部了。
  地方的实力派一旦在心里不把领导当回事,那很快就会用行动来证明了。一时间,不尊重王室和不来朝见的情况成了家常便饭,可燮兄弟也是有想法的,为了维护王室的尊严和证明自己不是个软柿子,一直想找个机会雄起一把。

  机会很快就来了。
  可能当时齐国表现没那么好,在领导那里落下了话柄,再加上交际关系又处理得不太好,导致有人在领导那里煽风点火,最后齐国很幸运的成了出头鸟。
  齐国可是大佬级的诸侯国(姜子牙的封国),敲打一下齐国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于是以召见分公司总经理的名义,将齐国的总经理齐哀公忽悠到了总部,找了个理由把他给煮了。
  所谓煮,在刑罚里有个专用词叫烹杀,听名字就挺吓人,反正很残忍。
  有观点认为,是夷王昏庸,听信了馋言,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太小瞧他的智商了,因为他再傻也不会因馋言而对一个大国下如此重的手,所以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主意和计划,这样做也是要魄力和实力的。
  从此事件中也反映出,王室的权威虽然大不如前,但只是不如前,想要办谁还是办得了的,这是夷王的想法,也是他一直想证明的,但最后的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
  煮哀公是夷王时期的一个转折点,其目的本来是想震慑一下各诸侯,最后却一不小心震动了和诸侯们之间的关系——你可以随时办齐国,是不是也可以随时办我们。
  本来是想树立一下自己的威信,结果没掌握好力度,搞过火了。
  最后为了缓和一下双边关系,夷王同志又做了第二件事,这件事同样没把控好力度,又过火了。
  这件事也是夷王时期的第二个转折点——夷王失礼。
  可能因自己是诸侯们扶立的,想表达一下感激之情,也可能是因煮了哀王,想表达安抚之意,或是担心得不到诸侯们的支持而有点心虚,所以夷王在接见诸侯们的时候,“故意”坏了规矩——下堂接见诸侯。
  礼法有规定,天子接见诸侯不用下堂,如今你竟然自降身价跑下堂来和诸侯们打招呼,成何体统。这不是客气,而是失礼。
  别人不把你当干部就算了,你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干部,那你之前岂不是白忙活了。
  这看上去只是堂上堂下的芝麻小事,但在礼制森严的当时,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这也是周王朝衰弱和礼乐崩坏的一个转折点。
  都说穆王伐犬戎和夷王失礼是王朝走下坡路的标志,这并没有错。但二者是有区别的:穆王的行为有点属于个人行为,而夷王的做法则是时势所迫。
  当然,如果说国家的衰微是因为某个人,不如说兴衰本就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一个王朝的轮回,谁也改变不了,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
  不过,周氏公司还在继续着下坡之路,而且越来越快。
  日期:2022-06-17 12:39:40
  『制度的弊端』
  如果把前后八百年的周王朝形容成一个人的话,那首先这个人就很长寿——八百岁,是历史中最长寿的一位。
  再一个就是周先生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西周)、中年(春秋)和老年(战国),周先生的青年时期刚开始是风光无限的,后来却经常生病,直到大病一场后,元气大伤。

  到了中年时代,刚开始还能坐轮椅,到了后期基本上就卧床不起了。
  而到了老年,已经是生活不能自理了,后期就跟植物人一样了,跟死人的唯一区别就是还没咽气,但他一直在坚持,坚持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病情怎么会如此的稳定而让人慢慢的断气呢?因为他得了一种很稳定的病——分封制后遗症。
  病因当然是因为分封制,对周先生来讲,分封是一颗神奇的药丸,老天是公平的,你吃下这药丸便能延年益寿,其副作用却是让你生不如死。
  因为这后遗症是一种慢性病,不像癌症什么的,让你痛苦个几个月,就可以痛快的解脱了。首先你会不知不觉的患上此病,然后让你慢慢的感觉到痛,越来越痛,会一直痛上个几百年,让你感觉“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骗小孩的,直到最后慢慢的痛死。
  周王朝就是这样慢慢稳定的挂掉的,痛苦的是他后面的大半辈子都在受病痛的折磨,直到最后一步一步的见了阎王。

  在西周森严的礼制中,如果诸侯违反了礼乐,轻则声讨,重则征讨,可如果天子自己违反了呢?那就……
  前面说过,老板如果带头坏了规定,那员工就只能争先恐后的学习了。维护规矩的人都不在乎规矩,怎么可能指望遵守规矩的人去在乎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