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
第3节作者:
山海雄风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于是董山代表团一行被押送回家,走到广宁,董山等人进行了反抗,结果被明军咔嚓了。
董山同学北京之行就此结束。
下面发生的事情更加血腥。
成化三年(1467)九月,明朝派兵五万和朝鲜联合征讨建州女真,擒斩女真1700多人,烧了建州左卫的大本营,烧了杀死李满住父子(死在朝鲜人手里)。史称“丁亥之役”。从当时明朝领兵的总兵做的一篇记载自己功劳的日记(《平夷赋有序》“)中我们也能对当时的情形有所了解。“一夷而见逃,剖其心碎其脑,粉其骨而涂其膏......杀其人,猪其宅而杜其穴。”(不用翻译,相信大家都能看懂)
这里面有个小插曲,朝鲜大将鱼有诏将李满住父子杀死后,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叫人剥了一棵树的皮,在树干上写道“这些人是我鱼有诏杀的”,写完走人。明军赶到后报告了上级。结果更大跌眼镜,明宪宗赏赐鱼有诏白银五十两。别怀疑,没写错,就五十两,也够抠门的。
就这样,李满住和董山又碰面了,只是地点转入了地下,不过还不能叫团圆,还差一个,就是那个董山的叔叔凡察。
事实证明,团圆是需要等待的。
董山和李满住等了四年。景泰二年(1451)凡察“以罪拘死辽东”,被明廷杀害。
至此,建州三卫首领全部被杀,建州女真一蹶不振。
一切都静寂了。
静寂是为了爆发。
日期:2012-02-21 09:18:29
第三章仇恨的种子
【牛人和猛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2月21日,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左卫指挥塔克世背着手在房外踱步。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他长出了一口气。
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塔克世给他起了个名字——努尔哈赤。
下面介绍下努尔哈赤同学的亲友团成员。
王杲
建州右卫指挥使。努尔哈赤的外祖父。
觉昌安
原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的祖父,董山的孙子。
塔克世
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的父亲。
阿台
王杲的儿子,努尔哈赤的舅舅和堂姐夫(阿台娶了努尔哈赤伯父的女儿)。
对于王杲和觉昌安的联姻,我有些疑问。他是凡察的后人。大家知道凡察和猛哥帖木尔同一个母亲,猛哥帖木尔的后人娶了凡察的后人,感觉多少有点乱,呵呵。
看到上面的名单,我们可以断定努尔哈赤是一个官二代,应该过着富贵的生活。没错,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可情况有时会不正常。
努尔哈赤10岁那年,他的母亲去世了,继母对他很不好,19岁那年他就自己出来讨生活了。经常自己到山林里,挖人参、采蘑菇、运到抚顺集市去卖,换回一些生产和生活用品,空暇时间就锻炼身体,练习骑马射箭。
这些是生活的艰辛,但也是磨炼。
好好磨炼吧,努尔哈赤,前面无数艰难险阻等着你,只要你能征服它们,前途将会一片光明!或许有一天,你可以高声的说:“我,努尔哈赤,开创了不世之伟业!”
第一个上场的是一个牛人
姓名:王杲,
职务:建州右卫指挥使,都督(自封的)
居住地:古勒寨
万历二年(1574),他以明廷对他进行贸易制裁,让他的部下不能出口创汇为借口,举兵进犯辽阳、沈阳。王杲穷疯了吗?敢进攻明军。
他没有疯。他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傲气,二是底气。
我们先看看他的傲气。
当时明朝的马市是这样的,买方代表明朝官员先入正座,然后各女真代表挨个牵着马进来,明朝官员验完马后出价。当时女真牵来的马都比较瘦弱(肥壮的马都自己用了),明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按肥马给价。
可王杲却不领情,有一次进门抢过酒就喝,喝醉了箕踞(就是叉开腿坐在地上,两脚向前。在明朝这是一种大不敬的坐法)开骂,竟然没有人敢制止他,可见其骄横的程度。
我们再看看王杲的底气。
王杲开始时只在家门口的小路上抢劫明朝官员,“此山是我开”是他的口头禅,后来越干越大,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月,王杲偷袭抚顺,杀死守备彭文洙,大肆进行劫掠。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副总兵黑春统军清剿王杲,却被王杲设伏生擒后磔死(就是千刀万剐)。万历二年,诱杀了抚顺守备裴成祖。接下来,王杲再接再厉,犯辽阳,劫孤山,略抚顺、汤站,前后杀死明朝数十员大将。
如此看来,王杲出兵是很有把握的。可惜他运气不好,不好在于他的对手。
日期:2012-02-22 16:34:15
他的对手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他手下的辽东铁骑让对手闻风丧胆。
此人的祖父是朝鲜人,得到中国的绿卡后,在铁岭落户(赵本山的老家)。万历年间,此人甚至比戚继光名气还要大。史载“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在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先后奏大捷十次,立头功一万五千次,“然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所未有”(所取得的边关战绩,朱棣之后无人能比)。权倾天下的张居正曾作诗“将军超距称雄略,制胜从来在庙谟”来赞扬他。
明末的名将,他能排第二。排第一的人,曾经是个土匪。
这个人叫李成梁,是明朝辽东镇守总兵,封宁远伯,权倾辽东,俨然一个明末版的东北王张作霖。他在世时,努尔哈赤终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他却是一个功过存在争议的人。在他的身上,蕴藏着一个千古之谜,这个谜和努尔哈赤有关。我们后面会专门提到。
王杲似乎不买他的帐。后来的事实证明,不买账是要看对手的。
李成梁亮剑了,亲率6万车骑,(6万为号称,按照古人惯例,实际也就2-3万,车骑包括骑兵和攻城的战车),携带火器,包围了王杲所在的古勒寨。古勒寨依山而作,山势陡峻,三面壁立,下设壕堑,易守难攻。但这对名将来说并不是难题。李成梁指挥明军先用斧头砍断寨子四周的栅栏,然后用火器进攻。
王杲也豁出去了,拎把斧头冲在最前面,族人见首领如此,士气大涨,利用弓箭和石头反击明军,场面一时僵持不下。
名将的素质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他采用了古老而高效的进攻手段——火攻!结果城内房屋和粮草被烧毁,守军溃败。李成梁下令攻入山寨,斩首一千多人。
当年“斡木河之变”时,猛哥帖木儿和长子战死,受重伤的凡察反而跑了出来。凡察的后人王杲再一次证明了基因的重要性。他也从李成梁手里跑了出来。当然,这不是他最后一次显示跑路基因的优越性。
如果说这一次的失败是王杲没有认识到李成梁是个猛人,那么他下面的做法的确令人匪夷所思了。
日期:2012-02-22 18:40:30
仅仅一年后,也就是明万历三年(1575年),王杲再次和李成梁叫板,结果没有悬念。王杲又一次利用了自己的优良基因,开始跑路。跑路当中发现自己的衣服是红色的,太显眼,就和随从换了衣服。看来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技巧的,跑路也不例外。
不过这次他的运气不大好。同时他的悲惨遭遇也证明,平时还是少得罪人的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