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群星闪耀时——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奇史诗》
第41节

作者: 宇_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17 13:39:09

  36 烂羊头 关内侯(1)
  南栾大捷带来了一连串有利于刘秀的连锁反应。经此一战,王朗的军队被分割在邯郸、钜鹿、柏人等几个孤立的据点,再也翻不起大浪。而带兵攻下信都,企图在河北浑水摸鱼的谢躬也忌惮刘秀的兵势,不敢轻举妄动,这让李忠顺利地接管了信都,同时也保住了自己的家眷。
  虽然钜鹿援军被歼灭,但守将王饶的敬业超出了刘秀的想象,仍然牢牢守住钜鹿,打死也不投降。
  耿纯对刘秀进言:“王饶长期固守,士兵疲惫,不如以主力直接打击王朗的老巢邯郸。如果消灭了王朗,王饶再不投降就没有道理了。”刘秀也正有此意,于是留下将军邓满继续包围钜鹿,围而不攻,自己则亲自率领大军直扑邯郸。
  当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刘秀大军时,王朗知道,他这辈子再也不可能战胜这个曾经被自己满河北追杀的读书人了。王朗想到了投降,不过即使到这时,他还是改不了江湖混混的本色,即使投降他也得捞足下半辈子的资本。

  在他的授意下,谏议大夫杜威出城向刘秀请降。与其说是投降,不如是谈判。杜威的第一句话就让刘秀哭笑不得,他告诉刘秀:王郎没有忽悠大家,他确实是孝成帝的遗腹子。
  面对这样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耻之徒,刘秀决定以牙还牙。他淡淡一笑:“即使是孝成帝复生,他都不可能得到这个天下了,何况是冒名刘子舆的这个人!”
  杜威顿时很无语。
  他想了想,虚名已经不重要了,还是争取点实际的东西吧。于是请求王朗投降之后,刘秀能封给他为万户侯。
  刘秀又笑了笑:“只要能保全他的性命就可以了。”
  杜威现在知道刘秀当年为什么能做倒爷了,在这样的人面前,他根本不可能得到半点不该得到的东西。
  杜威叹了口气,很委屈地说:“邯郸虽然鄙小,但如果坚守城池,至少还能坚持一个多月。我们放弃抵抗投降,不应该只得到保全性命的回报。”
  刘秀再也不说话。当他这个名副其实的皇族后裔在冰天雪地中被骗子王朗追杀的时候,又有何公平可言?
  杜威只好悻悻而去。他现在明白了,死到临头还企图大捞一把的王朗,现在只剩下一种结局。
  刘秀大军开始猛攻邯郸城。大势已去的王朗军内部很快发生叛乱。少傅李立集合了一批士兵,打开城门迎接汉兵入城,刘秀的部队潮水一般涌进了邯郸。
日期:2012-03-17 13:57:06

  36 烂羊头 关内侯(2)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五月的第一天,刘秀大军攻陷邯郸。王郎乘夜逃跑,在路上被王霸率领的追兵所杀。这个一辈子以忽悠别人为生的算命先生,不小心撒了一个没有退路的弥天大谎,终于把自己的老命也忽悠进去了。
  王朗既死,钜鹿、柏人等地的守军也乖乖地放下了武器。刘秀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剿灭王朗乱军,成为河北最大的势力。
  刘秀的士兵们进入王朗的伪皇宫,找到了王朗来不及销毁的大批秘密文件,其中涉及刘秀部下和王朗勾结的书信就有数千件。对这个大难题,刘秀采取了一个最省事的办法,连看也不看,当着所有将领的面全部烧掉。火光中,那些秘密全都化为乌有,而许多人的担心也化为乌有,转变成对刘秀死心塌地的忠诚。
  事实证明,一百多年后的三国时代,学刘秀的不止刘备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他的死对头曹操学得更像。曹操击败袁绍后,对自己部下与袁绍来往的书信,同样全部焚烧,不予追究。政治家的智慧和胸怀,在很多时候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在刘秀在河北大展拳脚,愈加强大的时候,更始帝刘玄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自我毁灭。
日期:2012-03-17 14:12:54

  36 烂羊头 关内侯(3)
  称帝以来,刘玄的主要精力就是“享受人生”。赵萌的女儿是刘玄的宠妃,刘玄就封赵萌为右大司马,把政事全都交给他去管,自己则日夜在后宫中与嫔妃奢宴淫乐。他经常喝得烂醉如泥,不能上朝,有时非见不可了,便让侍中冒充自己坐在帷帐内与文武大臣议事。大臣们不是傻子,很快听出来说话的不是刘玄。出宫以后,大家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现在谁得天下都还难说,没想到他已经放纵到了这个地步!”

  刘玄的宠姬韩夫人特别喜欢喝酒,有次和刘玄一起喝酒作乐,正在兴头上,偏偏此时中常侍跑来有急事报告。韩夫人大怒道:“你没长眼睛吗?陛下正在和我饮酒,你竟然偏偏拣这个时候来打扰!”韩夫人一边骂一边猛摔东西,把书案都砸破了,尽显悍妇本色。生性懦弱的刘玄耳根子也软,竟然也不阻止。
  一手遮天的赵萌更是不可一世。郎官中有人对赵萌的胡作非为实在看不下去,于是向刘玄报告赵萌放纵,请皇帝加以管束。谁知道刘玄此时却尽显男人本色,一听那人说赵萌的坏话,居然火冒三丈,拔剑就刺,把那人吓得半死。这个事情传了出去,从此再没人敢公开说赵萌的不是。赵萌于是更加跋扈,有一次为私事迁怒侍中,揪住侍中就要问斩,侍中是刘玄的亲信,情急之下大呼:“陛下救我。”刘玄看不过去,为他求情,赵萌居然高喝:“臣不受诏!”当即引下斩之,众大臣都看得瞠目结舌,刘玄也无可奈何。

  军帅将军豫章李淑实在看不下去,上书劝谏刘玄,他提出:“应改革旧制,招揽杰出人才,量才授职,以匡正国家。”他尖锐地指出:“现在公卿的高位无一不被军官霸占,连尚书这样的显要官职也由才识平庸之辈担任。那些只配担任亭长和缉捕盗贼这种小官的人,却让他们担负辅佐朝纲的重任。希望靠这些人来达到天下大治,这好比是在树上捉鱼,登山采珍珠一样荒谬。”
  李淑这个人还挺要面子,说了这番话,怕的不是引来杀身之祸,而是怕引起误会,还专门解释说:“臣并不是存有妒忌之心而求取升官,只是为陛下的这些做法感到惋惜。”
  他没有想到,那些只配担任亭长和缉捕盗贼这种小官的人在刘玄这里偏偏都是最受器重的亲信,这不是打刘玄的耳光么。李淑可不是赵萌,马上就被刘玄投入了大牢。
  其实李淑说得还算客气的,刘玄授予官爵的那些人,以前都是些走卒、商贩,有的还是屠夫厨子。这些人当了再大的官,也不改混混本色。很多人身穿奇装异服,甚至衣不蔽体,在大街上惹事生非,动不动就高声乱骂。长安老百姓气得给他们编了个顺口溜:“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在这样一班人的瞎折腾下,天下不大乱才是怪事。很快,稍有实力的地方豪强都闻风而动。梁王刘永割据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公孙述在巴蜀称王,李宪自封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于黎丘(今湖北省襄阳市),张步在琅讶(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北)起兵,董宪在东海(今江苏省海州市)叛乱,延岑在汉中造反,田戎在夷陵(今湖北省宜昌、荆州一带)发难。河北、关中等地土匪、盗贼、乱兵更是一茬又一茬,数不胜数,总人数不下数百万之众,所到之处大肆侵害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这样的局面下,更始政权实际控制的范围局促于关内,已经名存实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