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星霜》
第41节

作者: 陆际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迪特瑞希教授望着夫人说:“愿听夫人高见!”
  “原来很多欧洲的油画家都看不上东方画,在你带这个中国博士生之前,我也有这样的看法。是你的这个中国博士生改变了我,虽然他整个人话语不多,外表平实,但聪明诚恳,热情大方,是他让我开始认认真真琢磨中国人和中国人的画。欧洲油画和中国画不同的地方很多,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等技术笔法上的区别就不说了,简单而论可归纳为两点。一是意和形的问题,也就是神似与形似之间的关系。中国画的特点是重写意,我们的油画重写实。但我要说明的是,写意比写实更难,要达到写意目的,必须具有写实的基础和能力。二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人充满画面,后面的山水是次要的,这说明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个人;而中国画中山水是主要的,人在其中作为点缀,这说明中国人在自然面前的谦恭和隐忍意识比我们欧洲人强得多。”

  画家的一段话说得教授一时无言以对。
  看到丈夫愣在那里,画家话锋一转,又低声向丈夫谈到了自己的女儿。
  “你难道没有看出来,这一段时间,虽然克劳迪娅表面上和你的这位博士生来往少了,但每当你在饭桌上谈起这个中国人时,尽管她不说一句话,但两眼顿时焕发光彩,你整天关心你的数学或许看不出来,做母亲的最了解自己的女儿。和她同样年龄的中学同学和大学同学现在都有男朋友了,只有我们女儿仍然一个人,整天泡在图书馆里……”
  迪特瑞希教授先是轻轻一声叹息,接着说了一句话:

  “唉!我们俩不是曾经说过,年轻人之间的事我们不介入嘛……”
  五年多的呕心沥血,挑灯苦读,终于到了收获丰收果实的时刻,许子鹤和所有年轻学生一样,内心充满激动和憧憬。按照哥廷根大学的传统,他也去了一趟市政厅广场。在哥廷根,每位即将参加答辩的博士生都会跑到那里的牧鹅姑娘铜像前,去亲吻她的面颊,以期获得灵感和祈求好运。许子鹤也如此这般。尽管有牧鹅姑娘的祈福,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开始足不出户,夜以继日地为自己的博士论文答辩做着准备。

  论文虽然顺利通过了教授和数学系的审核和书面评价,但这仅是许子鹤取得学位的第一步。第二步最关键,他必须参加十分严苛的博士论文答辩。德式答辩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答辩委员会对博士论文的内容进行提问,另一部分是他们会对与论文关联的学科知识进行提问。因此,许子鹤既要对自己论文的每句话和每个结论做出充分而正确的解释,还要把与博士论文相关的数论、高等代数、数学分析、高等几何等七八门功课加以温习,以备涉及这些课程知识的提问。在答辩之前,系主任已经告诫过准备博士答辩的每一位学生,去年哥廷根大学数学系有五人参加博士论文答辩,以“良好”等级通过两个,“及格”等级通过一个,两个没有通过。系主任最后说:“今年的答辩将保持哥廷根数学学派‘不间断’的严厉传统,不会有任何‘奇异点’出现!”

  白天,许子鹤准备论文本身的问题,三百多页的论文,他一页页读,一页页算,一页页记,到了最后,合上论文闭上眼,他就能准确无误地叙述出每页论文上的主要公式和结论。晚上,他收起论文,先看两小时高等代数,接着再读两小时数学分析,最后再算两小时高等几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日以面包充饥的许子鹤两眼猩红,人整个儿瘦去了一大圈。
  又熬了一个通宵的许子鹤起了床,饥肠辘辘的他洗了一把脸,准备马上去面包房买两个干面包充饥。打开房门后,他惊呆了,门口放着一个巨大的纸袋。袋内装有苹果、香蕉、牛奶、香肠、奶酪和四五个面包,面包带着烘烤的余温,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麦香。
  他在纸袋内还发现了一张纸条,上书一句话:“祝子鹤弟答辩顺利!柏林远东贸易公司李当阳托。”
  两天之后的傍晚,他刚从迪特瑞希教授处讨论完答辩事项后回到宿舍,门口同样放着一个纸袋,里面放着黄瓜、西红柿、鸡蛋、葵花油、香肠、牛排等,纸条上写着同样的话:“祝答辩顺利!哥廷根亚洲商会。”他知道哥廷根亚洲商会,这家商会经常资助在哥廷根的亚洲贫穷学生,他自己也去那里参观过,但没有特别的交往。在自己忙碌之际,人家主动送来礼物,许子鹤是心存感激的。

  刚刚过去三天,他在自己宿舍门口再次看到了一包东西。这次纸袋换了,里面的东西也不一样了,袋内有四种他最喜欢的面包:松软爽口的羊角面包,甜滋滋香喷喷的松子面包,沉甸甸的奶酪外壳咸面包,还有外脆内软,咬下去先是一阵啪啪响,然后满口香的全麦面包。除了面包,袋内还装着四种火腿肉,用洁白的纸片包裹着。不用打开包装纸,他就能凭外溢的香味判断出是哪一种火腿。因为,这四种面包和四种火腿都有自己曾经打过工的达曼面包房的味道。袋内的纸条证实了这一点,纸条上写着:“子鹤好运!达曼。”

  在许子鹤宿舍门口,各种各样的纸袋一直没有停歇过,但他却没有与送东西的人见过面。许子鹤猜想,那是因为大家怕耽误他的时间。众人的关心温暖着许子鹤,激励着许子鹤。
  答辩当天的大清早,许子鹤吃完前一天纸袋内备好的丰盛早餐,接着穿好西装,打好领带,精神抖擞地准备赶赴大学的答辩考场。打开房门,他看见门口放着一件东西,这使他大吃一惊。许子鹤看到的东西不是纸袋,而是一个巨大的花篮。五颜六色的花、青青绿绿的叶,还有缤纷多姿的彩带装满花篮。在花篮中央,插着一个颀长的圆圆的木条,木条上端是个孩童巴掌大的留言牌,牌上的字是打字机敲出来的一句著名的德国民谚:Auf einen truben Morgen folgt ein heiterer Tag(昏暗的早晨之后必是晴朗的天!)许子鹤对这句话太熟悉了,每当他和他数学系的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迪特瑞希教授就会唠叨这句话。看完这句话,许子鹤马上断定,面前的花篮一定是自己导师迪特瑞希教授派人送来的。因为,只有教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许子鹤认为,这是导师在这个特定的日子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鼓励,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的祝福。想到这些,许子鹤马上去看木牌右下角那行潦草的签名。看清签名,许子鹤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签名的不是“迪特瑞希教授”,而是“牧鹅姑娘”。

  许子鹤不知道“牧鹅姑娘”是谁,不清楚是不是自己的导师。但这个时候,是谁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双眼湿润的许子鹤心头不再紧张,而是一阵阵的幸福与温暖……
  在准备答辩的日子里,许子鹤一连收到了三封国内的来信。
  第一封信令他异常惊讶,因为它来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海执行部”。自己在国内没有国民党高层的朋友,怎么会收到这样的来信呢?拆开信后,他首先去找信尾的署名。署名只有两个字:“全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