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星霜》
第6节

作者: 陆际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自然常识课上,金海知道了天上彩虹形成的原因,知道了鱼儿能长时间游在水底而人却不能的道理,知道了稻田里的水牛为什么嘴里冒白沫,知道了黑夜里蝙蝠为什么看得见路……用跟着吴先生学到的虹吸知识,金海还帮了大娘的大忙。
  在韩江饭庄,大娘除了淘米洗碗,还负责每天清扫几个养鱼虾的大石槽底。清理时,大娘先是捞出鱼虾,放干石槽里的水,用刷子扫净槽底,然后挑来几担清水注入石槽,再把鱼虾放入槽中,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多钟头时间,主人还不加一分工钱。每天夜里回到家,大娘总是直不起腰来,还要接着洗一大堆衣服。金海动了脑筋,他要帮大娘的忙。一天中午,金海不知从哪弄来一条两米多长、指头粗细的皮管,来到了饭庄,先把皮管灌满水,然后一头插进石槽底,另一头伸进水沟内,将皮管弯成了倒“U”型。神奇的现象出现了,槽底的粪便和残渣顺着皮管被吸得一干二净,大娘再也不用频繁地放水和来来回回挑水了。经常对大娘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店主人看到后,说了一句话:“想不到你这个笨手笨脚的婆子还养了一个长脑袋的娃娃。”

  那天夜里,金海喜滋滋地等大娘回家,满心期待得到夸奖,但大娘一进门却是劈头就问:“金海,皮管哪里来的?”金海从来没有见过大娘发这么大的火,顿时慌了手脚,不得不编了一句瞎话:“街上捡来的!”
  “这东西是洋玩意,怎么会在大街上随便捡到?”大娘面带愠色。
  金海一口咬定是在大街上捡来的。

  大娘终于怒不可遏,把金海按在地上,用鞋底抽打起金海的屁股来。金海哭了,大娘也哭了。噼里啪啦挨了十几下后,嗷嗷哭喊的金海终于说出了实话:皮管是他带着几个伙伴从挂着花花绿绿旗帜的外国货船上偷来的。
  尽管已是半夜,大娘拽着金海的衣领,雇了一辆人力车去了码头,她要金海把皮管还回去。但码头空空如也,那艘货船早已开走了。大娘使劲把皮管扔进了海里,一声不吭地蹲在岸边。
  “大娘,我这样做是不想让你受累!”金海怯生生地蹲在大娘身边。
  “不想让大娘受累就去偷,今后大娘没钱买米了,难道你还拿刀当强盗去抢不成!? ”大娘疾言厉色。

  “大娘,我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啦,今后更不会拿刀子去抢!”金海晃动着大娘的胳膊说。
  在漆黑的码头边,大娘一把将泪汪汪的金海搂进怀里。
  站在一旁的人力车夫一言不发,不愿打扰眼前的母子两人,直到很长时间之后他们才手牵手回到车上。
  两人到家时已是黎明,大娘正低头从口袋里翻找钱袋,人力车却掉过头,消失在曲曲弯弯的巷子里。
  1911年10月10日,风云突变,武昌起义爆发。次年元旦,广东人孙文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个月后,清帝退位。

  这一年,金海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凤山小学老校长许成至半年前离开学校,去了武昌,教自然常识课的吴文生老师接替了他。
  在澄海,年轻校长吴文生率先剪掉长辫,留起了短发。学校里的师生正在畏畏缩缩、不知如何是好时,学生金海也剪掉了细细的辫子。金海在天气炎热的泰国华富里时,留的一直是“壶盖头”,来到冠陇村后,族里的老人逼着他留长辫,当时金海哭哭闹闹,大娘反反复复劝说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才勉强同意,但从此之后,每次洗完澡,大娘不得不给他编辫子。金海早就厌烦了这拖泥带水的长辫子,现在看到自己爱戴的老师剪去长辫,就哭着闹着让大娘动了剪刀。

  没几天光景,凤山小学的大部分学生都剪掉了长辫,一时轰动整个澄海县城。
  金海升入三年级时,凤山小学招收的学生翻了一倍,不少学生是贫家子弟,不能从家里带板凳书桌,上课时只能席地而坐,在大腿上翻书写字。平时大家都玩在一起不分你我,有点好东西也能相互分享,但一坐到教室里,同学之间的三六九等,便一目了然。这让吴文生校长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启发大家开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让所有学生都有桌凳用。金海和一帮大一点的同学一有空就头碰头地在一起嘀咕。

  后来金海他们想出的点子是组织一帮孩子跳“蜈蚣舞”。民国初年的澄海,游神赛会极为盛行,当地村民创造了一种舞蹈,名叫“蜈蚣舞”,模仿蜈蚣爬行、耸立、静卧的姿态,一会儿弯弯曲曲前行,一会儿腾空伸直跃立,一会儿又盘起躯干潜卧,变化莫测,妙趣横生。“蜈蚣”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躯体用竹篾作骨架,中间用布料缀连,尾部由两根藤条劈成剪刀形,外面套上红绸作为装饰。大的“蜈蚣”十几节,动起来既有长龙舞动的气势,又有猛狮跃动的雄姿,最有趣的是它兼备两者都不具有的幽默憨态,是当地人最为喜欢的群体舞蹈。一行人表演时,如再配上一曲民间小调,则更让观者手舞足蹈,流连忘返。

  校长吴文生支持金海他们的点子,派人制作了一条适合孩子舞动的瘦小“蜈蚣”,指派金海担任队长,又委托民间艺人加以培训。一个月后,澄海娃娃“蜈蚣队”就亮相在大街小巷的集会场地上。澄海当地人看惯了大人的表演,还从来没见过娃娃耍“蜈蚣”,每次都把表演场围得水泄不通。看着孩子蹩脚的表演和大汗淋漓的稚嫩憨态,观者笑得前俯后仰。金海他们使出吃奶力气跳“蜈蚣舞”的时候,五六个胆子壮的孩子手举饭盆,在人群中大声吆喝:“有钱的出钱,没钱的鼓掌!”

  几个月之后,凤山小学的学生全部用上了桌凳。跳了几个月的舞蹈,金海走路的动作和睡觉的姿势都与蜈蚣的节律与姿势合拍,这可愁坏了大娘,好几次手执扫帚板起脸站在金海面前吆喝:“给我改回来,这个丑样子下去,长大了哪个女子肯嫁你!”
  凤山小学学制四年,金海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四年的所有功课。然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澄海中学。小学二年级放年假的时候,金海回了一趟泰国华富里,在家里住了半个月,白天在米行帮忙打包过秤,晚上在厨房洗碗刷锅,闲时还给弟弟金涛讲红衣女神妈祖的故事,高兴得许繁昌和阿棉一天到晚合不拢嘴。阿棉担心孩子不在身边,而疏远自己的事并没有发生,金海还张口娘闭口娘,更让阿棉心里甜滋滋的。没等丈夫许繁昌和自己商量孩子续学之事,她就主动提出来,让金海在中国多学些本事再回来。金海在店里干活的时候,原来劝说阿棉的那位老先生天天拉着两个孙子站在门口,边看边骂:“你们就光顾着吃吃吃,都给我瞪大眼珠子瞧瞧,人家孩子啥个模样!”

  金海到澄海中学的第一天,就令学校上上下下刮目相看。
  那一天,金海头一个来到学校报到。国立澄海中学是汕头一带的名校,不仅澄海子弟争相报考,周边几个县的学生也都慕名前来,每年录取时都会在校门口张贴金榜。金海在校门口看了一遍被录取的四个班一百一十名学生名单和籍贯,办完入学手续后便开始帮助教员接待从外地和澄海乡下来的学生。傍晚时分,熙熙攘攘的澄中校园安静下来,全体新生站成四排集中到操场上,按照戴眼镜的董姓校长的要求,一个接着一个自报姓名和籍贯。胆怯并且激动的同学自报姓名和籍贯时,不但低声音而且速度快,年迈的董校长根本来不及在花名册上做记号,最后核查人数时竟发现少了两名新生,但不知道是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