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16 21:40:24
这第三个6号性格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雷横自己的母亲。
雷母来送饭时,对白秀英气愤不过,非要解开雷横的绳索,并开始恶语骂白秀英。白秀英听到出来后,两人对骂起来。雷母就像一天前的白玉乔逼雷横一样,也在将白秀英往墙角逼,骂得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你这千人骑、万人压、乱人入的贱母狗!…”
3号性格的白秀英哪里骂得过6号性格的雷母,于是,白秀英也像一天前骂不过白玉乔的雷横一样,动手开打了,率先一掌将雷母打得站立不稳,趁雷母踉跄,白秀英继续抢上前,一个劲地扇老太太大耳光。
一向孝敬的雷横就在那里看着呢,哪看得下这个场面!火起难抑,举枷砸向白秀英的头,正好打了个正着,白秀英脑浆崩流,当场死亡。这下本来只是斗殴打人成伤的雷横现在变成了一个杀人犯。
雷横的前后两次打人犯罪,正是前后两个6号分别作用的结果。第一次是6号性格的白玉乔将雷横往墙角逼。第二次则是6号性格的雷母因为看不下去儿子受辱,而将白秀英往墙角逼,最终却将雷横逼入了深渊。
日期:2012-03-16 22:21:03
(二) 私放雷横——2号愿当救世主
雷横被押送济州,由朱仝带队。之前,雷母已经不止一次地求朱仝看顾雷横:“求您救得我的孩儿,救了我的孩儿,您就是我的重生父母,若孩儿有些好歹,老身我这性命也便休了。”
朱仝答应了雷母。朱仝在押送路上私放雷横逃走,雷横担心连累朱仝。朱仝说:“兄弟你不知,将你押送到济州,必是要你偿命。我私放你,不会是死罪。况且我又无父母挂念,家中又有钱打点,你快去接了母亲逃走。”
瞧,这就是2号,他们愿意把自己当作救世主,现在,朱仝就是雷横母子的救世主。不过,朱仝亏欠了自己,以及自己的老婆孩子,但朱仝仍为自己而骄傲。
朱仝给予了雷母、雷横,还没完,还要给予押送人员及县长。朱仝谎称雷横逃跑,众人提议赶紧去雷横家捉。朱仝故意拖延了半天,才带着众人回到县里自首:“小人自不小心,路上被雷横走了。在逃无获,情愿甘罪无辞。”
于是,本来被解往济州的雷横,现在换成了朱仝被解往济州。解送前,朱仝先派家人到济州用钱打点了,最后被判二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
四、被逼上梁山
(一) 美髯公——2号诱惑性的自我展示
朱仝仪表非俗,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美髯过腹。为何要留那么长的胡子?其实很多2号性格的人都有这个希望诱惑性地自我展示的特点。目的是为了获得关注,让别人需要他,这样他就可以给予了。
朱仝这美髯还确实为他带来了关注。刚到沧州,正好赶上知府升堂。沧州知府注意到了貌如重棘,美髯过腹的朱仝,一下喜欢上了朱仝,直接留在了府中打杂,也不必去牢城受罪了。虽然是新来的外来户,但朱仝2号给予型性格以及私下送礼打点,很快赢得了沧州府工作人员的喜欢。
除此外,朱仝还赢得了知府的四岁小儿子的喜欢。小衙内一见到朱仝,就喜欢上这位特长胡子的叔叔,双手扯住长髯,说道:“我只要这胡子抱。”朱仝又兼任了小衙内的保姆的工作。
朱仝在沧州,哪里是在服刑,分明是来知府家帮忙啊。但正是朱仝兼任的保姆工作,也使他马上要大祸临头了。
(二) 上梁山-----2号希望得到新当权者的爱
朱仝兼任保姆半个月了,适逢七月十五日盂阑盆大齐之日,朱仝带小衙内去看放河灯,碰到了雷横、吴用、李逵一伙。这伙人早就策划好了,分为两拨,雷横、吴用请朱仝借一步说话,另一拨的李逵将小衙内拐走了。并残忍杀害在树林里,绝了朱仝的后路。
朱仝大怒,恨不能一口气吞了李逵,无奈追不上李逵。李逵将朱仝引到了柴进庄园中,柴进出面调解。朱仝提出了自己上梁山可以,但是要杀掉李逵,只要李逵在山上,自己就不去。柴进建议留李逵在自己庄园,朱仝这才上了梁山。
其实李逵已经喊冤了,已经说了他只是奉命行事。朱仝明明知道这些,却不去追究是谁下的令,反而一再不放过李逵。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朱仝内心已经明白自己只能上梁山了,新的环境的当权者设计害了原环境当权者的小衙内,而自己现在需要站在新环境中的队伍中了,需要给予新的当权者,从而使自己得到新的爱了。把气往李逵身上撒,一来自已需要出气,二来也是向新领导传递一个信号:新领导亏欠我朱仝,从而引起新领导的注意。
果然,到梁山后,宋江百般安抚,在后来李逵返回梁山后,宋江责令逼迫李逵赔礼道歉,朱仝这才不再追究了。
那么,残害小衙内的计策到底是谁定的?李逵说是晁、宋的主意。宋江让李逵给朱仝道歉时说:“是军师吴用因为请不动兄长上山,所以临时定了这个计策。”至此,真相大白,是吴用定的计策,但是吴用并非在请不动朱仝上梁山后才定的该计策,而是在分两拨引开朱仝前,就已经告诉李逵,在拐跑小衙内后,直接将其杀害,并说这是晁、宋的安排。就是说,不管朱仝答不答应上梁山,小衙内都已经遇害了。当然吴用也是事先估计到了朱仝不会答应上梁山,所以才自作主张的。
同样,朱仝知道了这个真相后,也并不去归罪吴用,而是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