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32节作者:
挂甲人 但缺乏面对关键赛事的坚毅和果敢、还有就是不同民族的球员之间无法达到完美的整合,这些也都是这只巴尔干雄鹰多年来的瓶颈。
(二)黄金一代
89年、91年,葡萄牙蝉联世青赛冠军,鲁伊科斯塔、菲戈、保罗索萨、科托、拜亚这一批球员也被称为黄金一代,其实在他们前面一届世青赛涌现的那一批南斯拉夫少年才俊同样光芒四射、价值连城。
1987年10月,春意盎然的智利大地上,第六届世青赛激战正酣。
在A组的首场比赛里,雄心勃勃的东道主遭遇一记闷棍,他们2-4被南斯拉夫拉下马来,对手阵中,一位可以用左脚拉小提琴的天才射手梅开二度,他就是苏克,另外两球则是由博班和斯蒂马奇打入。
第二轮,南斯拉夫4-0轻取澳大利亚,进球者几乎是第一轮的翻版,苏克2球、博班1球,只不过另一球来自布尔诺维奇。
第三轮,南斯拉夫4-1大胜多哥,例行公事般,苏克1球、博班1球,又有一人梅开二度,谁?米贾托维奇。
小组三轮比赛,南斯拉夫打入12球,其中苏克5球、博班3球。
南斯拉夫四分之一的对手是劲敌巴西,巴西人已经在83、85年两夺金杯,这次可是奔着史无前例的三连冠来的,然而米贾托维奇与普罗辛内茨基的进球帮助南斯拉夫2-1力克卫冕冠军;也就是在这场比赛后,足坛一片惊呼“欧洲的巴西队”来了、甚至说“他们比巴西队还巴西”。
半决赛的对手是东德,苏克、斯蒂马奇各下一城,球队再次2-1过关,而对手的进球来自萨默尔。
决赛的对手是西德,双方120分钟大战打成1-1,进球者分别是博班和维德切克,维德切克也凭此球将总进球数提高到7个,从而以一球之差战胜苏克拿到本届大赛金靴奖。
但是球队的赢家还是南斯拉夫,他们在点球决战中笑到了最后,这也是南斯拉夫足球史上仅有的两个大赛冠军之一(不含俱乐部赛事),另一个来自60年的奥运会。
赛后,这支队伍的中场核心普罗辛内茨基也荣膺本届世青赛的最佳球员金球奖。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人,球队中后来比较有名的还有后卫贾尔尼。
与风光无限的青年队相比,那一年的南斯拉夫国家队则不太走运,他们在欧洲杯的预选赛上与强悍的英格兰队分到了一组(这支老罗布森率领的球队我们在前面的荷兰篇介绍过,它与当时86年的世界冠军阿根廷、88年的欧洲冠军荷兰、90年的世界冠军西德实力不分伯仲),最终南斯拉夫居于英格兰之后列小组第二未能晋级。
但此刻的南斯拉夫已经开始引起了国际足坛的注意,队中的头号球星斯托伊科维奇19岁时就已经在84年的欧洲杯决赛圈以及洛杉矶奥运会上崭露头角,现在正在日趋成熟;而另外两名新秀潘采夫、萨维切维奇(潘采夫、斯托伊科维奇比87世青赛的黄金一代要超龄2岁,萨维切维奇超龄1岁,因此均未入选)也都在南斯拉夫国内联赛里展现了出众的才华。
这一干青年才俊(斯托伊科维奇、潘采夫、萨维切维奇、普罗辛内茨基、苏克、博班、米贾托维奇、贾尔尼、米哈伊洛维奇、尤戈维奇等全部出生于65-69年之间),雄心勃勃、前程似锦,未来的欧洲乃至世界足坛,都将成为他们脚下更绚烂的舞台。
(三)塞族老人队
90世界杯,南斯拉夫来了,名将云集、士气如虹,在预选赛里,他们与法国、苏格兰、挪威等劲敌同组,但南斯拉夫人仍以8战6胜2平的骄人战绩昂首出线,同时也成为那届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成绩最好的球队。如此强悍的势头,甚至连贝利都把他们视为夺标热门(哎,可怜的南斯拉夫队……)
首场比赛,他们遭遇当头一棒,1-4惨败给西德队。
前些天的东亚四强赛期间,前日本队主帅奥西姆(他就是90世界杯时的南斯拉夫主帅)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谈到多年来中日足球的对抗时谈到了一点:那就是当年一旦南斯拉夫与德国队相遇时(特别是冷战期间),由于历史以及意识形态的原因,南斯拉夫人往往背上国家荣誉、民族尊严这些负担,结果反倒是发挥不出最佳水准。
这位老帅同时也是一位数学教授,看来他算得清球场的变化,却医治不了球员的心病啊。
这场1-4的比赛就是如此,客观地说,90世界杯的冠军西德队其综合实力确实在南斯拉夫之上,但最终的比分略显夸张。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在梅阿查举行的比赛:
西德首发532:门将1伊尔格纳;三个中后卫,自由人5奥根塔勒,其他二人是6布赫瓦尔德、14贝特霍尔德;右路2罗伊特、左路3布雷默; 三个中场马特乌斯10拖后,前面是15乌韦贝因与8哈斯勒,9沃勒尔与18克林斯曼搭档前锋。
南斯拉夫同样的532:门将1伊夫科维奇;三个中后卫6约基奇(自由人)、3斯帕西茨、5哈兹贝吉奇;右路4武里奇、左路18巴耶奇; 三个中场13卡塔尼奇拖后,前面是8苏西奇与10斯托伊科维奇,11武约维奇与19萨维切维奇搭档前锋。
532(或者叫352)是那届大赛比较风行的阵容,妙在它可以与442适时转化,在本场的西德队里,一旦罗伊特顶得更靠前,右中卫贝特霍尔德更靠近右边路,中场乌韦贝因向左路倾斜,阵容就成为442。
同样在南斯拉夫队里,巴耶奇顶得更靠前,左中卫哈兹贝吉奇拉边,中场斯托伊科维奇右倾,也可以转换为442。
比赛开始后,南斯拉夫尽管在控球上稍有一点优势,但在西德人的严密防守以及凶猛逼抢下始终打不出有威胁的进攻,倒是西德人一旦出手刀刀致命,特别是三驾马车在这座再熟悉不过的场地上如鱼得水,十分活跃。
上半场二十多分钟,西德队中场左路获得任意球,布雷默的45度传中被顶出,贝特霍尔德将球分给右路的罗伊特。
日期:2010-04-02 08:44:00
尽管首轮大败,但毕竟只是一场小组赛,本组的西德实力超群,是公认的夺标热门,而另一支阿联酋队就是鱼腩,因此南斯拉夫与哥伦比亚的较量才是争夺小组出线的关键战役,更何况那会儿的小组第三都有三分之二的出线机会。
现在在网上已经无法找到南斯拉夫剩余两场小组比赛的视频,我只能简单回顾一下。
第二轮比赛,南斯拉夫遭遇哥伦比亚队。那会儿的哥伦比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期,而且在阿根廷、巴西相继转型后它又被公认为是最后一支纯粹的南美技术型球队,队中拥有87年的双料南美足球先生巴尔德拉马以及林孔、伊基塔等名将(阿斯普里拉年龄稍小,是94年才入选的)。
关于巴尔德拉马,必须多说几句了。为什么叫双料南美足球先生?
现在的南美足球先生的评选来自乌拉圭《民族报》,评选范围仅限于在南美踢球的球星,而且它是86年之后才有的。
其实更早的南美足球先生一直是由委内瑞拉《世界报》来举办,范围也包括了在欧洲踢球的南美球星,应该说这个评选其实更全面一些,因为95年之前的欧洲金球奖评选不包括非欧洲籍球员,而当时绝大多数顶尖的南美球员都在欧洲效力,他们既没有资格参加乌拉圭《民族报》的评选,又没有资格参加欧洲金球奖的评选,只有委内瑞拉《世界报》的南美足球先生评选客观地反映了当时所有南美球员的水准。
不过《世界报》的评选在92年之后停办了,乌拉圭《民族报》的评选就成为了唯一的正宗。
93、94这两年效力于欧洲顶级联赛的那些南美巨星比较倒霉,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无法竞争任何大洲的个人奖项,只能参加世界足球先生这一个奖项的评选,直到95年之后才被欧洲金球奖收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