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秘巫医问长生》
第8节

作者: 清湖豆花
收藏本书TXT下载
  猫着腰爬了一会儿,我的呼吸越来越粗重,阴冷湿寒的空气一吸进肺里,汗毛根儿都立了起来,浑身不由打了个冷战,后背上渗出的汗水瞬间就感觉凉个透心,衣服紧贴在皮肤上,十分难受。
  更让人难捱的是狭窄逼仄的空间里带来的那种压迫感,渐渐让人连呼吸都觉得异常困难,我甚至有点佩服这些土夫子了,普通人哪能干这种事儿!
  为了稳定心神,我双手结印,默念道:“四大开明,天地为常。玄水澡秽,辟除不祥。双童守门,七灵安房。云津炼濯,万气混康。内外利贞,保滋黄裳。”
  一段咒语念罢,我顿觉阳气充盈,神清气爽,阴寒的感觉逐渐消散,继续爬了一段距离,下面出现一个开阔的空间,我一鼓作气跳下来,脚踏实地的感觉叫人安心不少,拿手一摸,这里爬了一层鱼鳞纹的地砖,严丝合缝,格外平整。
  前面有微弱的亮光,借着这点光,我看见这是一条青砖砌就的狭长甬道,应该就是传说的墓道。
  墓道也不是空的,沿途有东西遮挡灯光,我怕撞到,也怕不小心弄出动静。
  我深吸口气,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在鼻梁上砍一下,然后左右大拇指压住太阳穴,食指在双眼皮上下搓揉几下,再睁开眼,这便是祝由术中望气的绝活。
  再次睁开眼,我看见地上有活人气息凝成的脚印,墓道里阴气凝重,活人刚刚走过去,阳气留在地上,就跟宣纸上撒了红墨汁一样清晰。
  我踩着脚印往前走,虽说是地上是砖块儿,不过我穿的鞋叫作“鬼不惊”,是拿狍子腋下软皮制成的一种软靴,走路悄无声息。
  脚印在前面贴着边走,我也贴着边,发现原来墓道中间有东西挡路。
  在下面呆久了,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借着那点微光我看见原来这儿有两只铜奔马。
  它们和真马一般大小,黑暗中的轮廓栩栩如生,耳朵鬃毛的细节秋毫毕现,一只昂首抬起前足作嘶鸣状,一只低头屈颈作奋力状。
  我在电视上倒也见过汉朝的马踏飞燕,但这么近距离亲眼目睹古代巧夺天工的铸造工艺,着实叫人赞叹。

  往前面走,原来后面还有一架舆车,是马车的一种,搁现代相当于宝马奔驰级别的好车。
  我听说,在古代,从天子到百姓驾车用几匹马是有严格规定的,用两匹马至少得是个地方官。
  当然也不绝对,墓主人这么有钱,是个没有官职的富商也有可能。
  马车后面立着一些陶俑,有侍女和仆役,手上捧着扇子、盒子、抚尘之类,细数一下,总共有十尊陶俑,有点意思!
  铜马陶俑,也算是价值不菲的古董了,但盗墓贼拿不走应该就不惦记了。
  往前走,几个贼的脚印又开始向中间走去,原来两边摆满了陶罐、陶瓮,仔细一闻还有淡淡酒精味弥漫在墓道中,墓主人看来挺爱喝酒,到死都不忘整几坛子酒陪葬。
  终于来到一个洞口,亮光便是从这里发出的,四合院大小的四方墓室里,三个鬼祟人影围着墓床正在走动。
  洞口比下面的墓室高出一大截,加上光是从墓室往外射的,我趴在洞口,那三人完全发现不了。

  从洞口往下有道石阶,下面有一块玄武岩突出,兴许是建墓的时候无意中挖出来的,工匠又搬不走,就只能将地宫的位置整个下沉,然后在玄武岩上凿刻出一段台阶,上方再接一段台阶,与墓道相连,营造出一种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我一眼就看到墓室东南角的一个细口坛子上垫了一块木块,上面插了一根白烛,已经燃烧了三分之一。
  我心想有点意思,《绝韦广志》里提到这是盗墓行业的一种禁忌,盗墓的时候在墓室东南角插一根蜡烛,如果突然蜡烛熄灭,就说明有危险,要将冥器全部归还,原路撤退。
  这几个贼倒也不是蛮干的莽夫,还知道遵守祖宗的禁忌,搞的不好是有师承的摸金校尉出身。

  拱形的青石墓床上放着一座白石棺椁,椁盖已经被撬开,下面是一具木头棺材。
  墓床两侧各有青铜仙鹤叼着灯盏,盏中长明灯早已熄灭,现在被摆上了两个强光手电筒,煞白的灯光照亮了大半墓室,周围墓墙全是用巴掌大的青砖砌的,磨砖对缝、光滑平整,不见一点灰浆,没有一道线不齐,工艺真是厉害!
  引起我注意的是墓床四角居然有柱础和立柱,上面撑起一个穿梁斗拱的屋顶结构,木结构之复杂,比县里报恩寺的斗拱还要精妙,整个形成了一个覆斗状的亭子,遮盖着下面的棺椁。
  我说地上除了陪葬的各种陶罐、陶瓮,怎么还有一大堆木头碎片,那些大概是掉下来的天花板。
  我堂哥是学古建筑的,参与过村里祠堂的修缮工作,今年已经三十岁有两个孩子,他一有空就滔滔不绝地和我讲古建筑方面的知识。
  “天花板”这个词其实来自古建筑,古建筑用榫铆结构相互勾连,精妙绝伦,不需要一根钉就能搭起几层高楼。但从里面往上看,可不是错综复杂的穿梁斗拱,古人会用较轻的木片作“贴梁”,也叫“天花板”,把这些结构封起来,形成一个平面,再在上面画点吉祥如意图案。
  再华丽一点的天花板就是皇宫的“藻井”,故宫太和殿的“轩辕镜蟠龙藻井”更是独一无二的顶级奢华,我堂哥这样学古建筑的人看一眼能直接跪下来。
  看来这墓是比着住宅的样子兴建的,掉在地上的贴梁上面还画着一些精美的图案,我看不太清,被三个盗墓贼踩来踩去,着实暴殄天物。
  不过,木结构的斗拱中央有个东西有点奇怪,那里用铁链、铜环悬着一个炕桌大小的青铜匣子,四棱装饰着蝉,和下面的棺椁四边齐平。
  关于古代陵墓的知识,专讲杂学的《绝韦广志》提了几个章节,所以我也搞不明白,这悬空的青铜匣子属于哪朝哪代的殡葬风俗。
  以上这些,任何人来了都能看见,但我这双望气的眼睛,还看见整间墓室内浓重的阴气,从棺椁四周源源不断的翻涌蔓延,阴气不知道积滞了多少年,就像蘸大葱的豆酱似的浓得化不开。
  原本我打算用一道“棂雀符”整点灵异事件吓唬一下他们,可是眼下这光景,墓室和外面已经通了,倘若山上孤魂野鬼受符咒召唤,闻着阴气一涌而入,他们就得死这儿,杀生是我修行大忌,是万万做不得的。

  唉,心中叹口气,还是看看情况再说吧!
  三个盗墓贼清一色冲锋衣,衣服上全是口袋,脸上戴着kn95口罩,其中一人头戴鸭舌帽,鬓角露出来的头发已经斑白,朝向我这面的左脸上有一道触目惊心的刀疤自上往下贯穿眼睛,这颗眼珠白生生的,像颗玻璃珠儿。
  玻璃眼大叔身边另一个人看着还挺年轻的,好像和我差不多大,身材微胖,带着点婴儿肥的脸圆圆的。
  第三个则是个肌肉壮汉,宽肩阔背,那粗壮的上臂比我的大腿还粗,看来没少在健身房撸铁。

  此时椁盖已开,三人兴奋地把棺盖启开,棺材里面露一具头戴圆顶乌纱、身穿大红袍衫、腰系革带、蹬云头履,手持玉笏的干尸,胸前很清晰地有一块四方的补子,上面有一只金丝刺绣的孔雀,在盗墓贼的灯光下熠熠生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