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水之路--回忆》
第29节

作者: 月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3-27 15:08:00

  未完待续…
  书接上回
  说到风水化解,很多风水师喜欢教主家挂一个八卦镜,这样是很不好的,特别是连“凹镜”“凸镜”“平镜”的作用都未弄懂的风水师,以为只要是镜子一挂,就可以万事大吉,这样也往往是令到主家雪上加霜、加快衰亡的。

  风水学对山和水都有严格具体的论述,“龙、砂、穴、水、向”是风水术为达到“聚气”而概括性的总结,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些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的不谋而合,不是偶然的,三刀人微言轻,不敢妄言风水术达到什么样的学术高度,至少,这是我们的先辈们用几千年、上万年的经历、生活总结,确实是有可以借鉴之处。
  科学证明,地球表面具有对宇宙射线、光、波等各类辐射的反射和吸收的物理特性,地球表面的凹凸(山峰、河流、平阳地、江湖)状态,决定了反射与吸收的比例。回应我前面对“凹凸镜”的见解,三刀确实很反感挂这些物器的,风水讲究的是和谐,哪怕是真正了解镜子的特性的风水师,这样的损人未必利己的行为,我们都不适宜提倡。
  《四库全书未收的术数丛书》中,清代的无碍子注释:阳宅与阴宅是同样重要的,阴宅是私人受气,阳宅是生人受气,阴阳二宅,都必须合宜,若阳宅不好,纵然阴地多好,也不能骤发。我认为确实如此,大家不难想象,阳宅是生人居住之所,受气之关系与阴地相同,得其气,关系到全家;与祖坟的关系子孙的道理,虽近似,但作法不同,所以我总结,阴阳宅的不同点是阳基关乎目前,祖坟关乎永久子孙。这就是“阳宅,生人所系,祸福都在目前”的注解,也是三刀主张要用“排除法”来看风水的原因,因为阳宅是“食息所系,若宅气不宁,则咎祸便生,影响极快”的。

  上一节讲述了关于小区的选择,大家或许会觉得这是三刀在“抛书包”,然也,也不尽然,这些也是三刀的回忆,经验之谈。说了小区的选择,我们再跟着谈一下阳宅的选择吧。群里面很多人问到该怎样去判断房子好坏?别急,我慢慢说
  很多人暂时还没有钱买房子,就打算租房,那么,怎样去判断这将要为家的房子呢?简单,住房与官衙不同,衙门喜欢阔大壮观,住房则应该精致、浓缩为妙,四基方正、入眼好看为佳。具体看法是:
  屋形端肃、气象豪雄、护从整齐;墙峘周密、四壁光明、规矩合聚;富贵之宅。
  南北皆堂、东西易向、势如争竞、左右雄昂;忤逆之宅。
  屋小而高、孤立无依、四方无护;孤寒之宅。
  东倒西倾、栋折梁斜、风吹雨泼、病痛之宅。

  屋宇黑暗、太阔太深、妖怪之房。
  屋宇不整、四壁破碎、橼头露齿;伶仃之房。
  基地太高、前深后陷、四水不聚、荡无收拾;贫穷之宅。
  此外还要记住,屋高地窄者,人才两退;屋矮地阔者,一代发福;屋少人多,为人克宅,大吉;宅多人少,为宅胜人,凶。
  凭着肉眼就可以判断的理论,大家恐怕不屑一顾,感到神奇的应该是风水师端着个罗盘左度右量,就能断言吉凶,其实这是有诀窍的,举例说看宅形盈缺断吉凶,其诀是:

  干宅屋基若缺离,中房有女瞎无疑;
  坎宅屋基若缺巽,长房多死少年人;
  艮宅基址若缺坤,长房无人谁人问?
  震宅基址若缺干,长房遗腹不须言;
  巽宅基址若缺震,长房一定夭无人;
  离宅基址若缺干,长房无子不待言;
  坤宅基址若缺艮,中房夭死少年人;
  兑宅基址缺无穷,诸房消灭一场空。
  坎宅屋基若盈干,老翁花酒不须言。
  未完待续…
日期:2010-3-28 4:08:00

  书接上回

  上面是关于阳宅的一些理论,也许是篇幅过大,或许各位是存心看热闹的,似乎反映不是很热烈,还有阳宅中的静、动、变、化四宅、还有养命的灶、64门64主配八灶、财丁贵方位判断等,我们留待后面再说吧,一下子灌输这么多与各位专业无关的东西,确实是难为您们了。
  我们换一个话题,三刀号称道法风水,自当在介绍风水理论的同时,也讲述一些关于道家典故,好让我的读者们通过这些“传说”来了解其出处和作用,下面我就讲一下主管“六道轮回”的阎王殿。
  要讲阎王殿,想必一定要跟大家解释什么叫“六道轮回”了,师傅要我皈依佛教,我一直不得其解,待真正领了皈依证之后,才逐渐明白了师傅的用心。“六道轮回”原是佛教提出的理论,道家也有记载和认同,“六道轮回”是说六道就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这六道在生死世界里循环不息,如车轮一样回旋重复,今生是人,来世可能转为猪马牛羊、或是鸡鸭飞鸟、蜂蝶虫鱼等,即使转生成人,富贵贫贱、男女寿夭、早已“生前注定”。这就是“六道轮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