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圈》
第37节

作者: 熊昌烈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审查还是比较严格的。在公司上报材料中,亓延生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呆呆是董事、副总经理。
  当亓延生和呆呆拿出他们在香港培训,约翰发给他们的纽约交易所出市代表资格证书上报时,弄得证监会的审查人员也莫名地看着他们,那个时候证监会刚组建,谁见过他们这种证书啊?一个公司还两张!牛哇!
  就这样,红旗股份审查很快通过,趁着交易所总裁魏文元正好想扩容,93年初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了。
  红旗股份上市的那一天,亓总带着呆呆一行公司高管,个个西装革履,人人满面春风,早早地来到苏州河畔的上海证券交易所。

  这次,呆呆是以上市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来到交易所,跟当年来上海时参观交易所的气派大不一样。
  呆呆下了车,抬头看着这座沧桑的建筑,想起去年站在门口说的那句话:“哪天我一定要进到交易所里面去,亲手把那些股票炒个通红!”
  这一天已经真的到来了,可是呆呆似乎没有了去年的那份激情,心里想的都是交易所里面的那面锣,就是那面开市时要敲响的锣。
  前一段他老跑交易所,跟魏文元总裁有很多交流,魏总告诉他很多开市时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要注意开市那天敲锣的手法。前面说了,交易所那面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开市敲响的锣,是魏总在上海老城隍庙市场上花了600元钱急忙及时地淘来的。有时好使,有时不好使,那面锣必须敲在点子上才好听,不然就是哑哑的声音,很不吉利的。

  而敲响开市的锣这个神圣的使命,在昨天晚上的总经理办公会上,亓总宣布了由呆呆来敲,亓总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呆呆是分管投资证券这一块的副总。
  呆呆这个时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生怕等会敲的锣声不好听。
  呆呆正在这里站着发呆,就有工作人员过来请他进去。
  呆呆走进交易所一看,亓总一行正跟魏总在会客厅里寒暄,看呆呆进来,亓总忙向魏总介绍。
  魏总拉着呆呆的手说:“我们是老朋友啦,亓总。”

  亓总会意地笑着说:“魏总,今天开市的锣,就由我们的小赵总来敲响啦啊!”
  魏总有点诧异地说:“一般都是董事长敲锣啊。”
  亓总微笑着说:“我们请赵总敲不行吗?”
  魏总也笑着说:“这是你们上市公司自己的事情啊,当然可以的,也可以你们两位一起敲哇。”
  说着话,一行人就从会客厅出来,向交易大厅走去。

  这个交易大厅其实并不大,但那种30年代大上海的气息还在,交易厅里电脑桌前已经坐满了红马甲,交易厅前方几位黄马甲还在忙前忙后的布置音响道具什么的,呆呆看见那面神圣的锣,已经摆在前面了,那锣悬挂在一个架子中间,架子上绑满了喜庆的红绸子,后面的墙上布置着绿色的常青藤。
  呆呆又仔细的端详了一下那面锣,那面黄灿灿的铜锣中央有一个黑色的圆心,呆呆禁不住上前几步,在魏总耳边问道:“魏总,是不是要敲那个黑色的圆心啊?”
  魏总不动声色地“嗯”了一声,眼睛还是看着前方。
  呆呆感觉魏总有点不自在,顺着魏总的眼神看过去,原来是电视台的摄像枪正对着他们呢。呆呆怕出洋相,赶紧撤出了摄像枪的视角……

日期:2009-08-28 20:35:02

  呆呆终于把那面锣敲响了,敲得真正在点,浑厚的回音在交易大厅里嗡嗡地回荡着——开市了!
  呆呆抬头看着大荧屏:红旗股份开盘价比发行价高了许多,涨幅超过百分之四百,这个开盘价还是令人满意的。
  亓总满面春风握着魏总的手说:“谢谢,谢谢!”
  魏总也笑容满面地说:“祝贺你们啊!”
  亓总又面向交易厅里的红马甲们挥手致意,大声说道:“谢谢大家!”

  红马甲们向亓总报以掌声。
  八
  红旗股份上市以后,呆呆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腾出手来就加紧推进组建证券公司的事情。亓总也拿出跑上市公司的劲头来帮助呆呆跑手续,很快红旗证券公司就诞生了。
  这天,红旗股份董事会研究公司上市后的发展规划,会议上各位董事都提出了投资方案。
  首先当然是用于公司招股说明书上的项目改造,设备更新,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方面,其次有到外高桥买地建保税区的方案,有提议到昆山建高新科技工业园的方案,呆呆把证券公司发展纲要也提到董事会上讨论。
  红旗股份董事长亓延生提议由呆呆兼任红旗证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获得了股份公司董事会的通过。
  红旗股份上市真是生不逢时,上市的时候,大盘指数还在1000多点,上市以后,大盘一直下跌,红旗股份的价格也从最高的10元多跌到了2块2毛4分钱。

  这是中国股市开市以来的第一轮大熊市,这一轮熊市的下跌行情全被呆呆赶上了,呆呆很郁闷,他是红旗股份公司主管证券投资这一块的副总经理,又是红旗证券公司的一把手,现在股价跌成这样,呆呆心里很不爽,红旗股份公司里的高层也对这件事情议论纷纷。

日期:2009-08-28 20:36:10

  面对低迷的股市行情和红旗股份超过大盘速率的下跌,呆呆静下心来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家的宏观经济,仔细地研究了当前的股票市场形势。
  1992年底以来,上证指数从1500多点跌下去,而后上下折腾,最近在900点上下进行箱形整理,盘整构筑平台。
  呆呆仔细研究了一阵,这里正好是黄金分割线附近,根据在香港学习时墨菲老师讲的技术分析理论,股市在这里应该有个盘整期,他花了几天功夫,收集了大量数据,好在呆呆在香港接受培训时,做过许多这样的作业,现在实际操作起来也算驾轻就熟,他粗略地用各种公式计算推导了一下,自己得出的结论,这个盘整期大约应该在4到6个月左右,而后大盘将会确认方向进行突破。

  呆呆研究了从交易所收集回来的数据,然后要孙士元、陈祥京他们找来持有本公司流通股前几家大股东的资料,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分析以后,呆呆脑子里开始形成方案。他看到自己公司的股票跌到2元多以来,也一直在盘整,看上去像风平浪静。
  呆呆忽想起了老和尚的话:海水因为风的搏击才会形成海浪,呆呆觉得只有给公司股票加上“风”的作用才有可能掀起浪来。这个“风”在哪里?
  呆呆把自己关在酒店的办公室里好几天没出门了,他一个人闷着头在那儿想他那“风”儿的事儿?怎么才能煽起这阵风来。他就在那儿苦思冥想,弄不出个完整的方案来。
  呆呆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是那风,想着想着想起他小时候,常听他老爸常哼哼的京剧《借东风》,呆呆的老爸以前是中文系的教授,是个京剧票友,还常在学校的晚会上表演。
  呆呆小的时候老爸还是蛮宠他的,几岁的时候呆呆见了家里那架钢琴,开始他不愿意用手弹,要用脚踩,他老爸就会抱起他,让他的小脚丫子在那琴键上踩来踩去,那也能出声啊。踩了几次以后他就主动地要用手去弹了,呆呆学钢琴就是从脚丫子开始弹起的。

  呆呆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很多书,老爸从来不强迫他读书,也不管他的作业,呆呆识字儿以后,自己爬到老爸的书架上去找书看,那些中外名著,他都是自己个翻着看的,看不明白了自然就去问老爸,这个时候老爸才会引导他,跟他讲解那些名著的创作背景,解答他提出的问题,老爸在呆呆的心目中一直就是一座山。他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有啥事都请教老爸,后来,老爸老啦,他只在重大问题上跟老爸探讨一下。

  呆呆遇到这个问题,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老爸,他就在回忆老爸唱的那段《借东风》的唱词儿,老爸说借东风的版本很多,他自称他唱的是马派最新版本,老爸是怎么唱来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