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非常人物》
第26节

作者: 笑面阎王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13 21:04:22

  先从高洋杀高浚和高涣说起吧。话说高洋一天突然想起小时候有一次他和高浚一块儿去见父亲,那时候的她经常流鼻涕,他就责备高洋身边的仆人:“你们这群混蛋怎么不给我二哥擦鼻涕?”想到这儿能不气吗?能不脸红吗?顿时面如朱色。心想:作为哥哥的理应是照顾弟弟的(高洋打小就是一个要强的人),现在却要弟弟老关怀自己,这不是弟弟高浚有意让我出丑,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傻不拉几,不知礼节的人吗?因此一直怀恨在心。

  自从自己坐上皇帝的位置以后,高浚不断地向他进谏,说我的国家这儿没弄好,那儿没有弄好,听着我就心烦。心想:你三弟不是存心说我是傻逼没有能力管好这个国家吗?我这么努力了,把我们高家的人都变成皇亲了,你们这些弟兄做得到吗?。。。。。。想着这些,顿时怒发冲冠,于是旧仇和新恨一起算。随后就派人把高浚给抓起来了。
  抓起高浚后,他又想到了高涣,一直找不到理由。有一天有个术士曾给高洋占卜,说灭亡高氏政权的人身穿黑衣服。高洋问身边的人:“天下什么东西最黑?”有人说:“漆最黑。”高涣排行第七,“七”和“漆”同音,嘿嘿,终于有理由了,随后就把他抓起来,和三弟高涣一起运往邺城,把他们关进铁笼,放在城北的地牢里,就像畜生一样,饮食便溺全在一个屋子里。
  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年底,高洋来到邺城,顺便到地牢看看两个弟弟。跟他一起去的还有老九、长广王高湛。高洋站在地牢里放声唱歌(可能歌名叫《兄弟》,嘿嘿!),让两个弟弟也跟着唱(真有雅兴!)。两个弟弟又恐怖又悲伤,哪里还有心情唱,声音不由得颤抖起来。高洋也流下了眼泪(此时的心情究竟是如何的复杂,说不清呀!反正此时他的思考方式非同一般。),心一软,打算赦免两个弟弟。谁知高湛和高浚一向不和,他在旁边说:“陛下,猛虎放出牢笼,是要伤人的。”

  高洋听了默不作声。
  高浚气得大骂:“步落稽(“步落稽”是高湛的小名)!皇天有眼,饶不了你这伤天害理的东西!”
  高洋知道这两个弟弟都有雄才大略,留下的确是祸害,就抽剑来刺高涣,又让都督刘桃枝用槊扎他们。弟兄俩拼命反抗,他们抓住刘桃枝的槊,把它折断,同时号哭震天(想到此种情景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惨”呀!相煎何太急!各位看官,看过关门打狗吗?那狗被关进屋子里,无助地四处逃窜,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出口。几个人铁棍就像它猛敲,此时的那条狗只有嗷嗷大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马上就要去见阎王了,那种恐惧谁能知?直到被打得血肉模糊,全身抽搐几下,渐渐地就咽气了。),此时的高浚两兄弟也一样,不久就被刺成一团肉酱。高洋的侍从马上把点燃的柴火往里扔。可怜弟兄俩就这样灰飞烟灭地小时在牢里。

日期:2012-03-13 21:49:32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杀高隆之一家。为什么要杀他一家子呢?那是因为当高洋幼年时,宰相高隆之对他曾经不太礼貌;在高洋决定篡位之际发表过令人讨厌的不同意见。最初有大臣反对他称帝,就连他的妈妈娄太后也是那样说他没有当皇帝的命。随后几个占扑的都说他能当皇帝,是好兆头,于是向东进,到晋阳去。《资治通鉴》中的叙述比较详细:高德政录在邺诸事,条进于洋,洋令左右陈山提驰驿赍事条,并秘书与杨帧窃拢山提至邺,杨旨凑偬常卿邢邵议造仪注,秘书监魏收草九锡、禅让、劝进诸文;引魏宗室诸王入北宫,留于东斋。甲寅,东魏进洋位相国,总百揆,备九 锡。洋行至前亭,所乘马忽倒,意甚恶之,至平都城,不复肯进。高德政、徐之才苦请曰:“山提先去,恐其漏泄。”即命司马子如、杜弼驰驿续入,观察物情。子如等至邺,众人以事势已决,无敢异言。洋至邺,召夫赍筑具集城南。高隆之请曰:“用此何为?”洋作色曰:“我自有事,君何问为!欲族灭邪!”隆之谢而退。于是作圜丘,备法物。

  而且在后面把北魏的孝静帝赶下台后,高隆之还恋恋不舍,你说高洋能不记恨吗?就这样使高洋对高隆之一直怀恨在心。
  当他当上皇帝后,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赏了他一百多个拳头,将其活活殴死。高隆之死后高洋还觉得不够解恨,又将他的儿子通通抓来,叫到马前,将二十个人排成一排,马鞭在马鞍上轻轻一扣,卫士群刀齐下,二十几个人头被齐刷刷砍下,尸体随之通通扔到漳水里。即便这样,高洋还是觉得余怒难消,又将高隆之的尸首从坟堆里扒出来砍成数段,再挫骨扬灰,丢到漳水里。
日期:2012-3-13 21:59:00

   在一次征讨山胡的战役中,高洋手下有一名担任都督的军官受伤,但该都督手下一名什夫长没有及时营救,高洋闻知大怒,下令将这名什夫长剖心挖腹,大切八块后强迫这个十人小队的另外九人将其分而食之。(看到这儿,我想此招肯定是跟商纣王学的。想理论结合实际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