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群星闪耀时——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奇史诗》
第14节

作者: 宇_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中速度最快的就是刘秀,为什么呢?因为他骑了马……在逃跑途中,刘秀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他的三妹刘伯姬,她正在极度的惊恐中无助地奔跑。刘秀将妹妹一把扯到马上,继续逃跑,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途中刘秀又发现已经跑不动了的二姐刘元和三个侄女,保护她们的亲兵只余数人。看见刘秀和三妹同骑着一匹已经疲惫不堪的战马,二姐刘元右手环绕着三个女儿,左手捋了捋额前散乱的头发,平静对着刘秀说了一句话:“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矣。”绝望的看着依旧浓雾弥漫的前方,身后追兵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刘秀没有再说什么,深深地看了二姐一眼,继续带着三妹策马狂奔。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不是在战场和自己的亲人失散,而是找到失散的亲人时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相信这时候最悲痛的不是刘元,而是刘秀。这是曾经最爱护自己的二姐啊,在他走投无路被官府通缉的时候,是她伸出温暖的双手接纳了他;在他决定起兵以后,是她义无返顾的来到他的身边象母亲一样默默的照顾他,天凉了是她为他缝补暖和的冬衣,肚子饿了她端上亲手熬的羹汤;心情不好时她会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安慰他,心情好时,她会比他更快乐。历史记住了这个平凡的女人,在生与死之间,她坦然的选择了后者,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弟弟,留给了一个缔造了东汉辉煌神话的男人。

  公元22年十一月,绿林军在小长安聚被南阳太守甄阜的军队伏击,曾经被他们认为是土鸡瓦犬的王莽军猛如虎豹,义军大败溃逃,退守棘阳。甄阜军大获全胜,定下伏兵一计的正是戴罪立功的岑彭,而造成义军最终崩溃,杀敌最多,作战最勇猛也正是岑彭率领的敢死队。是役,刘氏宗族大部分家眷均死于乱军之中,其中包括刘秀的二哥刘仲、二姐刘元和他的三个侄女。

  这场战斗的主角不是刘秀兄弟,而是那个叫岑彭的将领。面对气势汹汹的数万绿林军,兵力占劣势的岑彭并没有采取据城而守的消极防御。相反,他充分利用了天时,在大雾之中主动出击,像狼一样对猝不及防的绿林军发起凶狠的攻击。他成功把一场防御战变成了屠杀。
  这是岑彭第一次在战场上向世人展示他的军事才华。在他以后更加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中,岑彭一次次将“兵者,诡道也”这个古老的谚语发挥到了极致。
  因为这场残酷的战斗,刘秀记住了这个人。
  日期:2012-03-06 21:10:27
  12英雄相惜(1)

  甄阜在小长安聚的漂亮伏击战经过大肆渲染之后很快呈报到王莽面前。
  之前,绿林军和赤眉军在青州、徐州声势逼人,总数有几十万人之众,但一直没有文告、官号、旗帜、徽章。长安城内流言纷纷,众说纷纭。有人私下议论说:“这些人难道是效仿古代的三皇,不要文书、称号?”王莽也感到奇怪,还专门就这个情况询问各位大臣,大臣们也都觉得费解,只有严尤说:“这不足为奇。自从黄帝、商汤和周武王以来,行军用兵,都一定要有建制、旗帜和号令,现在这些人连这都没有,说明只不过是一群群鸡鸣狗盗之徒,成不了大气候!”王莽第一次觉得严尤的话这么中听,大大赞赏了一番。

  这次,甄阜在小长安聚痛击起义军又让王莽兴奋了起来,在朝廷上旧事重提,大肆贬低了一番这些泥腿子起义军,随后宣布,命令南阳太守甄阜、属正梁丘赐集中南阳全郡官兵,要乘势一举歼灭南阳的乱军。
  刘縯和刘秀夹杂在残兵败将之中退回到了棘阳。还没等他们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恢复过来,就听到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甄阜、梁丘赐集结了南阳郡几乎全部军马,共计十万人,准备彻底将义军扼杀在摇篮之中。
  甄阜的十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让绿林军内部炸开了锅。是撤?是降?还是战?联军内部出现了分歧。
  日期:2012-03-06 21:46:08
  12 英雄相惜(2)
  这支联军主要是由刘家的族人、门客和绿林的新市兵、平林兵组成。两部分势力虽然都想把王莽拉下马,但就本质而言显然是有区别的。刘家军的带头大哥是刘縯、刘秀两兄弟为首的刘氏宗族子弟,从一开始起兵,他们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推翻新莽政权,恢复汉室江山。而绿林军基本上是由吃不饱饭的流民组成,在他们内心深处,抢钱抢粮是最重要的,打到哪里算哪里,他们不想去碰硬钉子,活着吃饱饭,这就是他们的理想。

  小长安聚之战,让绿林军上下领教了王莽军的实力,也让他们知道了南阳这个地方不是那么好混的。绿林军的中下级将领们开始纷纷向王匡、王凤吹风,离开南阳,到王莽军队实力薄弱的地方去,继续捞一把。而刘縯兄弟决定死守棘阳,因为棘阳是他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根据地,丢了这里他们还能去哪?生命对于他们来说是宝贵的,但比生命更宝贵的是他们的信念、理想和执着。

  就在义军就要分崩离析的关键时刻,幸运之神再次垂青了他们。绿林军的另一个分支,战斗力最强的“下江军”由王常、成丹、张卬率领,在荆州一带击破了王莽军的围剿,挥师北上,攻占了距离棘阳不远的宜秋。
  “下江军”原本是绿林军的一部,后来因为和大部队分开,进攻南郡一带,自号“下江军”。这支军队很不幸的遭遇了王莽手下最得力的大将严尤、陈茂的阻击,被打得大败。王常、成丹、张卬等人收拾溃散的士兵进入蒌溪,跑到山上打了一段时间的游击,等严尤大军一调走,又跑了出来,转战于荆州各地,最后进入了南阳郡。当时下江军只剩下五千多人,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在王常等人的带领下,转战千里,大小战斗数十次,留下来的都是战斗经验丰富,作战能力强悍的老兵。

  刘縯、刘秀、李通三个人一合计,南阳形势危急,但如果能联系上下江军,合兵一处,击败甄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军情紧急,三人快马加鞭,冒着大雪,连夜奔到宜秋,与下江军商议联合大计。
  日期:2012-03-06 22:38:07
  12英雄相惜(3)
  刘縯、刘秀、李通三个人一合计,南阳形势危急,但如果能联系上下江军,合兵一处,击败甄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军情紧急,三人快马加鞭,冒着大雪,连夜奔到宜秋,与下江军商议联合大计。
  三个人到了下江军营,心急如焚的刘演直接对守营的军官说:“愿见下江一贤将,议大事!”
  见来者不善,成丹与张卬退缩了,他们把老大哥王常推出来跟这三个人谈判。

  王常,颍川舞阳县人,跟很多后来造反的热情青年一样,他也曾经为兄弟报仇杀人,亡命他乡。天风4年(公元18年),他与王凤、王匡等人一起聚众起义,加入了绿林军。其实在王常的身上,有许多与刘縯的相似之处,那就是胸怀大志、勇猛果敢、义薄云天。有一个成语叫“意气相投”。这四个字用在刘縯和王常身上,或许再合适不过了。王常一见到刘縯三人,就已经看到了他们和普通造反老百姓的不同的地方。

  当刘縯对王常说出联合起来,共举恢复汉室的大旗,推翻王莽政权的想法后,王常明白,他遇见了可以用生命去追随的人。王常说:“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既真主也。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刘縯听王常这样说,宽慰的笑了,面对这个能够理解他抱负的热血汉子,他只说了一句话:“如事成,刘某岂敢独享。”

  即使一千多年后,当我们读到刘縯与王常这段豪情万丈的对话,仍然禁不住热血沸腾。这是两个惺惺相惜的英雄之间的对话,在那个破败的小村落,他们两人用共同的志向奏出了历史的强音。刘縯宜秋见王常,正是十二月。外面天寒地冻,但相信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一定是暖流涌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