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群星闪耀时——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奇史诗》
第2节作者:
宇_为 宫女出身的王政君,就这样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但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也就新婚之夜“礼节性”地临幸了她一次(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但正好就这夜,王政君就怀孕了,而且还是个儿子。
公元前49年,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奭即位后,王政君当上了皇后。之后不久,汉元帝的另一位皇妃傅昭仪也生下了皇子,执意要替儿子争取太子之位。但老实巴交的王皇后谨言慎行,品行端正,挑不出半点差错。也许汉元帝对这个一辈子只有自己一个男人而且只被自己温存过一次的女人于心不忍,最终还是立她的儿子刘骜为太子。
汉成帝刘骜登基后,封王政君之父王禁为阳平侯。王禁去世后,长子王凤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侯位,还被任命为卫尉、侍中,相当于禁卫军统领兼皇帝的高级顾问。至此,以王皇后、王凤为核心的外戚王氏集团开始形成。王氏集团命中注定是西汉皇族的克星,从汉元帝开始,死在温柔乡中的汉成帝、有断袖之癖的汉哀帝,西汉皇帝一个不如一个,而外戚王氏集团势力则根深蒂固,愈加壮大。
而王政君母凭子贵,成为了皇后,现在成了皇太后、后来还做了太皇太后。也许有人会说王政君是幸运的,但是站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她也许幸运,但绝对不幸福,有哪个正常的女人一生只有一次性生活会觉得幸福?
汉元帝即位三年后,王莽出生。王莽的老爸是西汉实权人物王凤的兄弟,而王凤是皇后的哥哥。这样算下来,王莽算是大汉皇后王政君的侄儿。
王氏家族作为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第一夫人的亲戚,比“官二代”还“官二代”。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地位如此显赫,收入自然也不会少,因此王家人多生活奢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但唯独王莽是个异类,他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幼年时王莽的老爸和兄长便相继去世,平日里他除了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就是专心念书,结交的都是当代的贤士。
王莽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言一行是出了名的严谨检点。按理说王莽家是不缺钱的,但是他的家人都穿得破破烂烂。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很多官场上的朋友前来看望,王莽的妻子出去迎接,由于穿得十分破烂,竟然被误认为是王家的女仆。王莽的儿子杀了一个奴婢,按汉朝的律法“杀奴婢不得减罪”,但以当时王家的权势,这律法也不过就是一句空话,王莽的儿子大可以高呼一句“我爸是王莽”了事。但王莽不,他坚持依法办事,非逼得他的儿子自杀了事。可能有人认为以上两件事作秀的成分比较大,但能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都逼得自杀,这样的秀,恐怕不是常人所能做出来的吧。
日期:2012-03-04 12:07:36
1 我刚好站到了历史的中央(2)
做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王莽可以算得上是又红又专的典型了。再举两个简单事例,他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病重,王莽侍疾尽心尽力,亲尝汤药,乱首垢面,脸不洗口不漱,不解衣带,这样的持续时间不是几天也不是几周,而是几个月。王凤极为感动,临死前将王莽托付给皇后王政君,王莽从此便开始发迹。还有一年盛夏大旱,飞蝗成灾,他自己带头不吃荤,并出钱一百万,献田三十顷,朝野上下,都交口称颂王莽的仁德。从这两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王莽其实并不笨,甚至可以说是绝顶聪明,第一件事牺牲了他自己几个月的私人时间和卫生,换来的却是坦荡的前程,第二件事情吃了几个月斋饭捐了点钱财,换来的却是千金难买的名声。
为什么王莽会是这样一个人呢?从后世对他的分析来看,我认为最贴近事实的是王莽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思想的维护者和践行者。他的老师是当时的名士陈参,学的便是《礼经》等儒家经典,可以说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植入了他的思想中。在以儒治国的汉朝,王莽信守的很多理念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同。很多年以后,对儒家文化思想的坚持和信念帮助王莽到达了权利的颠峰,同时也让他跌到了谷底。
得到王凤临死举荐,皇后极力照顾,而且名声在外的王莽无疑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如果当时有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王莽肯定会以绝对优势当选,用现在的话来说,地球人都不能阻止杰出青年王莽的升迁之路了。
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汉哀帝比他的爷爷汉元帝更有个性,汉元帝虽因怀念司马良娣而出现了些许“性冷淡”症状,但性取向尚还正常,汉哀帝则喜欢上了男人,因此他并未留下子嗣(对有断袖癖好的他来说,有子嗣才奇怪)。而此时的王政君已不是当年的小宫女,四十余年来,她先后担任过太子妃、皇后、皇太后职务,这些经历为她积累了丰富的权力斗争经验,当她听说汉哀帝驾崩,第一反应便是立即赶到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同时派遣使者飞马召唤王莽。掌握了杀手锏之后,王太后才下诏,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太后的意思连傻子都知道,于是大家争先恐后举荐王莽,唯恐在这场政治秀中站错队。王太后顺理成章地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随后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务。杰出青年王莽当时不到四十岁,但已经尽揽军政大权。
王莽初入仕途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黄门侍郎,二十年之后,他已经一跃成为西汉王朝第一号实权人物。究其原因,一是他有一个好出身,生于权倾朝野的王氏家族,特别是他对家族中的核心大将军王凤和王皇后极尽讨好。第二个原因则是王莽恪守儒道,一言一行都严格按照儒家教义行事,这在以儒治国的西汉,在士大夫阶层看来,他的出现无疑就是西汉中兴的希望,人们纷纷把宝压在他身上。
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王莽便用他的成功印证了一直到现代仍然有效的官场定律:下有人推+上有人拉+自身努力=必然长大。
王莽,就这样被推到了历史的舞台中央,灯光音响全部就位,他人生中最得意的大戏,即将上演。
日期:2012-03-04 12:20:53
2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王莽的野心显然不止做个辅政大臣,他的终极梦想是君临天下,以整个天下为试验田来践行他的政治抱负。权利的顶峰对于当时的王莽只差一步,汉平帝才是个九岁的小孩子,显然对他形不成威胁,但他的面前仍然面临“三座大山”: 王政君、皇族和民心。
对王政君来说,时间就像杀猪刀一样快,不知不觉,她已经从皇后做到了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当时的权臣丁、傅两位见王太后没了儿子的依靠,盛气凌人,甚至当面辱骂王太后,王太后也不与之计较,始终以诚待人。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阴谋诡计,但她笑到了最后,她就是西汉版《宫心计》中“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刘三好,对这样一位除了相貌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做人厚道大智若愚的姑姑,王莽始终极为尊重,甚至惧怕。
王莽估量目前形势还不到自己公然抢夺皇位的时候,于是他决定继续演好自己的角色。于是演技日趋成熟的王莽开始在朝堂之上上演一出又一出的大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