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当时的宛邑,到街上买东西,那么你会看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行为癫狂的书生,那就是范蠡,他的病又犯了,就像泼妇骂街一样,看见一个商人就过去演说一番。如果你是个卖布的,那么他就过来对你说:“这位掌柜,做生意讲究的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方针。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这卖布,也许这种布料不好卖,你就可以以便宜的价格买来,当这种布好卖的时候,你在把这些布给卖出去。也就是说要让货等人,不要让人等货。这就跟水灾时预先储备水灾之后的急需品车,旱灾时预先储备旱灾之后的急需品舟,夏天要预先储备冬天的物资皮毛,冬天要预先储备夏天的物资葛麻的道理一样。。。。。。”其语速入滔滔江水,其气势如排山倒海!不把你逼得不得连连点头后,永不罢休!目的达到后,范蠡转身就走,又开始转移阵地,如此往返数次,一直把整条街的商贩都”训导“一遍之后才善罢甘休,背着手,扬长而去。
如此而后,范蠡名声大振。举国上下都知道宛邑有一个”范疯子”。癫狂呀!
日期:2012-03-09 21:31:59
俗话说同命相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终于有一天一个同样癫狂的人受其癫狂行为所触动,认为此人不凡。此人就是以后和范蠡一起辅佐夫差的大夫文种。文种当时任宛邑的宛令,也是一个狂人,满腹经纶,胸怀大志的青年。《吴越春秋》说他“荆平王时为宛令,不治官职,有若狂颠,惟叹笑也。”可见他拿此小官不当回事,给人的印象也有点半疯不颠。
于是他就派人去恭请范蠡。文种对手下说:“听说我们县里有一个叫范蠡的,此人不凡呀!你把他叫来。”手下听后瞠目结舌:大人使不得呀,范蠡是一个疯子,怎么能给予重任呢?”文种意味深长地说:“此乃大志若愚!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手下无奈,只要去拜访。
手下到了三户这个村子转了一圈,像文种报告:“众人都说范蠡是一个疯子,狂得很呀,不适合当官!真的是一个疯子呀!不信你亲自去看看吧。”文种不信,于是就亲自驾车来到三户这个村子。宛令亲自来请一个疯子出山当官,这下可闹大了呀。不一会儿整个村子的人都来看这千古难得的好戏呀!范蠡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终于可以演了,台词早就背得滚瓜乱熟了。一切准备好了,就等开场了。于是一下的精彩表演就出现了,明载史册了:
日期:2012-03-09 22:15:19
文种在范蠡家门口下马,大声问道:“范蠡在家吗?”
于此同时有一条狗在狗洞里“汪汪”乱叫,范蠡喊一声,那只狗就叫一声。文种仔细一听,感觉狗的叫声不对,似乎有人的声音掺杂在里面,于是向狗洞望去。只见狗洞里的不是狗,是一个人,此人蹲着,披毛散发,衣衫不整,身上披着狗皮,对着文种不停地乱叫。此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呀!文种哈哈大笑,随后漫步走过去。那个人看见文种靠近,也学着狗的脾气:你越靠得近,我就越叫得凶。
文种含笑双手作揖道:“范兄,多有得罪!嘿嘿!”
范蠡仍然在洞中不理睬他,仍然不听地叫。文种的随从人员觉得有伤大雅,于是找了一块布把洞给补上了。
文种笑道:“不用遮了,我听说狗因看到人才叫,我觉得此处有圣人气,今天特来访求,既然是那‘狗’冲着我叫,说明我是个人,这是看得起我也。”文种劝道。可是不管文种怎么劝,范蠡就是不出来,文种无奈,只要回去。
范蠡看见文种走后,马上从狗洞里钻出来!范蠡此时慢慢回味刚才听到的这些话,心想自己钓上大鱼了,要等的人终于等到了。于是心情兴奋不已呀,觉得文种肯定还要来,就去向嫂子借一件衣服(看来是够穷困潦倒的了,急需翻身呀!难怪装狗,在狗洞里不出来呢,可能是怕别人说他太寒碜了。呵呵,其实不然,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遇到伯乐了,要好好地把我这次机会呀!)
“嫂子,今天有贵客要到我这儿来,麻烦你借给我一件衣服可以吗?”
嫂子知道范蠡这人平时癫狂,但是现在听他的语气,不像是在犯癫,于是就找了一件他的哥哥的衣服给他穿。范蠡接过衣帽,对自己好身地打扮了一番。
没过多久,文种果然来了。范蠡和文种一见如故,相见很晚呀!范蠡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疯疯癫癫了,两人挽手进屋,握掌而谈,纵论天下大事,批次都觉得对方的见解非凡呀!此时围观者大惊,心想他妈的你范蠡究竟是玩的哪一出呀!本来想看一出好戏的,但是众人只有无趣地离开。
后来文种和范蠡一去出山到越国,才发生了流传至今的”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事情。
日期:2012-03-11 10:14:15
等会儿给大家说一个疯子皇帝,他就是高洋。高洋一家子能当上皇帝跟司马家如出一辙:也是两兄弟,父亲高欢,哥哥高澄。
日期:2012-03-11 17:11:04
哈哈哈,再次读到高洋一家子的事感慨颇多。想当年,曹操有连个儿子:曹植和曹丕;司马懿有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现在高欢又有两个儿子:高澄和高洋。都是挟天子令诸侯的家伙,然后让前朝禅让皇位。呵呵,世事轮回,真有意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