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鬼谷子』--内修,管理,权谋,辞说》
第28节

作者: 鬼谷幽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10 12:59:08

  第十五讲:《忤合》第六---良禽择木
  本篇讲:圣人如何选择君主,也就是忠于谁服务于谁的问题。
  圣人的离合去就,也是本书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关于圣人人生选择的大问题。因此,书中有大量的篇幅来讲述,简单做个罗列:
  在《抵戏》篇中谈到圣人是否出山以及何时离去的问题。
  圣人决定了出山,就要选择为谁服务,这是本篇的主要内容。
  而决定了为谁服务,就是求职问题,这在《飞抠》中有一段内容来讲述。
  然后是,如何与领导亲密无间的问题,这个主要在《内楗》篇中。
  当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以后,才可以说,圣人获得了一个坚实牢靠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造福百姓的平台。
  鬼谷先生没有那种“愚忠”的思想,一切行为都是着眼于才华的施展和天下百姓的利益,所以,不存在愚忠于某一个君王某一个政权的问题。
  以下,开始本篇的解读。提示一下:对本篇的理解,必须结合时代背景。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趋。趋向,靠近。
  合。相合,合作,为之服务。
  倍。背,不与之合作,与之相背离。
  反。返,返回,再次与之合作。

  计。1 计算,衡量。2 计谋,计划。
  适合。
  情势的变化过程中,在某一阶段适合与之合作的,则趋而合之;不适合与之合作的,则背而离之;形势再度变化,又适合与之合作了,就又返回来与之合作。
  化转环属,各有形势。
  “趋”“合”“倍”“反”各种行为是随着形势变化而相应转化的,都是根据形势作出的反应(选择)。
  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在反复不断的“趋”“合”“倍”“反”过程中去分析和考量君王和国家,同时也是君王和国家与自己之间相互求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反复验证的。当最后确定了某一君王和国家确实是符合自己理想并且能提供自己展示才华造福百姓的舞台,才可以坚定不移地忠诚地为之服务。这就是后文说的“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然后,才确定怎么样去做事立制,比如:求职,做到与领导亲密无间,确立自己的权势,为领导改革时弊成就功业等等,这些都是“因事为制”。

  所以,这里特别注意的是:
  趋合倍反不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行径,而是对自己的归向(最后服务于谁)问题非常慎重的反复权量过程。而要确定自己最后服务于谁,这必须对服务对象作出非常深入而全面的考量。也只有再三慎重地考量了以后,对最后选定的服务对象,才能做到忠诚不移。
  解说:
  凡是涉及“趋向谁,合于谁,背离谁,返回来与谁结合”这些事情的,都要有所计谋并与形势变化和考量想结合。“趋”“合”“倍”“反”各种行为是随着形势变化而作出的选择的。在反复相求的过程中最后确定辅助对象取得舞台,再利用这个坚实的平台而有所作为。

日期:2012-03-10 13:01:33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
  明名。
  名。名分,秩序。
  明名。
  建立开明安宁的社会秩序(君臣各安其事,百姓安居乐业)。

  解说:
  因此,圣人居于天地之间,(其职责是):取得舞台确立权势(立身),统御世间的人力物力(为民谋利,即:御世),普施恩泽教化百姓(施教),弘扬正道为民心声(扬声),建立开明的社会秩序(让百姓安居乐业,即:明名)。
  补充:
  为什么要反复“趋合倍反”地考量君王和国家?因为“服务于谁”对圣人来说关系重大。只有跟对了人,才能完成“圣人作为天地之使”的使命。首先要立身于人世,跟错了君王就可能身死名裂,谈何立身?更谈不上御世。只有跟对了人,才能手握天下之权,驾御这个世道,为百姓谋求最大的福利。也只有身处要职手握重权,才能更好地教化百姓启发民智;才能弘扬正道为民心声;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建立一个井然有序的制度开明的良好社会,让百姓各安其事,享受万世太平。(最高目标是:建立恩泽万世的社会制度)

  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事物之会。天下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情况,也就是社会情况。
  与之转化。有三层意思:
  1 圣人与“可能服务的君王”之间的“趋”“合”“倍”“反”关系,要根据形势变化而转化。如果他的行为符合大势和百姓利益,我就去服务他;如果他逆势而为,我就离开他。这是我上面解释过的。
  2 圣人通过“趋”“合”“倍”“反”的过程,争取让君王的意愿和行为符合天下大势的发展方向,着力于为百姓谋福利。也就是争取让君王认定正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

  3君王的意愿和国家的实力也是根据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不但君王要足够英明,君王的国家拥有的实力也是很重要的,这关乎圣人所能取得的平台大小。
  解说:
  必须根据天下事物的交会变化情况(社会情况),观察天时变化(并把握最佳时机),以此再观察各诸侯的实力情况(包括君主意向);(从而),以这些掌握的情况来考量并得知某君主或诸侯(是天命之所在),最后,谋求与某诸侯(或君主)相合并辅助他(为百姓谋福利)。
  补充:

  选择君王的过程实际是确认“真命天子”的过程。也就是,你必须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和百姓心声,观察天时地利人和,掌握住天下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去衡量君王和国家:君王的意愿和行为是否符合大势和百姓利益,这个国家的人才储备,财力物力,疆域关隘,人口兵员,诸侯外交等等优势是多是少(实力衡量,这决定了自己舞台的大小)。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还要形势变化对君主进行“趋”“合”“倍”“反”的反复考量,以确认他是“天命之所在”,然后才能“归之而不疑”。

日期:2012-03-11 08:56:1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