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保安没有兴趣与他多谈这个问题,只是说,你刚来,时间长了你自己就会明白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第一次走进海华厂厂区,以为可以进丝网印刷车间,见识一下丝网印刷究竟是怎么回事,车间是不是防尘?是不是有空调?结果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凡是进厂的新员工,都必须先接受两天的上岗前培训。
培训的内容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从各种人事规章制度,到质量环境管理规定等什么都有,此外还有专门介绍海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
东莞市坪山镇的海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海华集团在大陆投资建造的第四家分厂。海华集团原来的主营是电线电缆,公司董事会在上个世纪末作出重大的决策,进入IT高科技行业。经过各方面的评估,他们选择了前景看好的触摸屏行业,并投入了巨额资金,立志要成为世界触摸屏生产的老大。他们以雄厚的资金为依托,从日本购买技术,从世界各地购买触摸屏生产所需要的最尖端的机器设备,在短期内就奠定了在台湾岛内的触摸屏领先地位,目前正处于迅速扩张时期。2000年开始来深圳投资建厂,目前已经扩建了三个厂,坪山工厂是海华公司在大陆的第四家分厂。海华公司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触摸屏行业的老大。
两天的上岗前培训结束后,女文员给每个新员工发了工作服和防尘服、防尘鞋、口罩、乳胶手套,教他们怎么穿戴。穿戴好之后,除了两个眼睛之外,身体的其他部分都被隔绝了。然后女文员带他们参观车间,所有的车间果然都有空调,进入车间之前,先要通过风淋室除尘,然后才能进入全封闭的车间。
女文员介绍说,车间里现在生产的是玻璃与胶片贴合的触摸屏,以后还要生产胶片与胶片的触摸屏。他们依次参观了玻璃蚀刻流水线、玻璃切割流水线、玻璃印刷流水线、玻璃与胶片贴合流水线,电气性能自动检查流水线,外观检查和包装流水线。
这个参观给肖守义留下深刻印象,更加觉得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未完待续)
2009-12-8
日期:2009-12-09 12:38:25
第十二章,考试进厂当学徒,遭遇美女情自生(5/3)
肖永礼在父亲及其同事的引导下,怀着一个小小的野心,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放低身段,在远离故乡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开始了平凡枯燥的流水线学徒生涯。
进厂培训结束后,肖永礼如愿被分配到海华厂的丝网印刷车间。他的师傅是个女工,叫李爱琴。
丝网印刷车间主管也是个女的,叫周玲。周玲把肖永礼引到站在2号印刷机旁的一位女工面前说,肖永礼,这位就是你的师父,叫李爱琴,你跟她好好学吧。一个星期之后准备单独操机,有什么不懂的,多向你师傅请教。
肖永礼见李爱琴穿戴着防尘服、戴着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看不出容貌是否漂亮。但防尘服遮盖不住李爱琴一米六左右高挑个子和凹凸有致的身材。肖永礼见了顿生好感,连忙点头称是,并热情地对李爱琴说:
“李师傅请多多指点,我什么也不懂。”
李爱琴咯咯一笑,有点难为情地说,“不要叫我师傅、师傅的,怪不好意思的,你就叫我李姐吧,反正我比你大。”
李爱琴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听在肖永礼耳里感觉特别亲切。
“好吧,李姐请多指教。”
这声“李姐”,仿佛一下子消除了肖永礼与李爱琴之间的陌生感。
“什么指教不指教的,丝网印刷这个东西很简单,你这样聪敏的人,一看就会了,哪里需要我来教,周主管跟你开玩笑。”李爱琴谦虚地说。
“哪里,哪里,我真是什么也不懂,我是第一次出来打工,除了印刷技术之外,其他方面也请李姐多指点。”肖永礼诚恳地说。
“呵呵,看你觜还挺甜的啊,不愧是大学生。”李爱琴听了又是咯咯一笑。
“你怎么知道我是大学生?”肖永礼奇怪地问。
“这有什么奇怪的,大家都知道,昨天周主管就说了,厂里要给我们这里送一个大学生来当学徒。我猜你是来这里过渡的吧?”李爱琴说着,停下手中的活,睁大眼睛看着肖永礼。
“过渡?什么意思?”肖永礼也睁大眼睛疑惑地看着李爱琴。
“这还不明白,”李爱琴被肖永礼看得不好意思,低下头去安装印刷网版,边调试位置边继续说。“其实丝网印刷没有什么技术可言,聪敏人看几眼就会了,这样简单的操作工让你来做,是大材小用了。我猜你是厂里安排来搞管理的吧,你只是来车间锻炼锻炼,熟悉情况后,就会离开车间。”
肖永礼连忙否认说,没有,没有,我就是来当学徒的。嘴上虽然这样说,心里还是很受用。他想,这李爱琴的想象力还挺丰富的,假如真能如此该多好。他越是不承认,李爱琴越是不相信,还说读书人就是会谦虚,不过,谦虚过度就是虚伪。肖永礼嘴上否认,心里暗自叹道,真希望我只是来车间过渡一下就回去做白领,可惜不是。肖永礼也就不再辩白,含糊过去,心想,她那样想,也好,或者会因此对我客气一些,千万不要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整天摆出一副严师出高徒的冷脸对我呼三呵四的。
事后肖永礼思考过这个问题,李爱琴为什么会那么肯定他是来过渡的呢?那个女文员为什么又不相信他是真来当工人的呢?这说明“大学生不能当工人”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不只是大学生会这样想,连普通打工妹也这样想。在他们看来,假如一个大学生来当工人,那不是犯了错误,就是别有安排,绝对不会是真正来当工人的。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肖永礼很快发现,做李爱琴的学徒,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李爱琴喜欢说话,虽然隔着口罩,有的时候具体说什么内容也听不很清楚,但是她的声音很好听。
李爱琴做起事来也很麻利,很有条理。肖永礼见她首先熟练地将丝网印刷的网版装在印刷机上,根据作业指导书上的参数,调试好网版的压力、距离、水平等。其次取出印油罐,用一把扁长的不锈钢印油铲将罐里的印油一阵搅拌,然后像挑软糖一样挑出一些放到网版上。最后取出一张试印胶片放在印刷机台上,将网放下,开动刮刀,把印油均匀地覆盖在网面上。如此连续印了几张,检查印刷效果。满意了之后,开始正式印刷玻璃片。
李爱琴在做这些的时候,一丝不苟,一气呵成,显得非常熟练、老道。直到调试结束、一张一张顺利地印刷玻璃时,她才忙里偷闲地与肖永礼闲聊几句。肖永礼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等到李爱琴有时间和他说话,他才一一询问相关的丝网印刷的问题。
李爱琴对于他的提问都一一给予回答,丝毫没有想要留一手的意思,完全像她说的那样,这丝网印刷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技术,就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已。
肖永礼在进厂之前,是怀着很大的期待来学高技术的。因此第一次听李爱琴说丝网印刷没什么技术,看看就会,还以为是李爱琴谦虚。现在看了半天,不由地也渐渐认同了她的看法,甚至怀疑父亲的那些同事对丝网印刷技术的评价是不是太过夸张了?
仔细想想,他们之中谁也没有具体从事过丝网印刷,想到这里不由暗自惊道,该不是被他们给骗了吧?会不会是父亲眼见自己找不到工作,又无法说服自己去当工人,才请那些朋友来安个套让自己钻?
但他立刻又否定了。选择丝网印刷是自己做的决定,相关资料也是自己从网上寻找的。他们只是分析了各种行业技术的市场情况,并没有暗示自己应该怎样。难道,是自己的选择出了问题?假如丝网印刷真像李爱琴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那继续留在这里还有什么价值?这样的谁看几眼就会的技术,即便学会了,也不可能在市场上有多大的价值。
事实上,除了刚上班的那半个小时左右肖永礼看李爱琴装网版、调试印刷机,觉得有点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外,后来一直看到的就是重复同样的动作:将玻璃片放在印刷机上,脚踏一下印刷机的控制开关,刮刀一来一往就印刷好了,然后再将印好的玻璃片放到印刷机旁边的输送线上去干燥。此外就是时不时添加一点印油,再看一看玻璃的印刷效果。
(未完待续)
2009-12-9
日期:2009-12-10 18:21:09
第十二章,考试进厂当学徒,遭遇美女情自生(5/4)
丝网印刷技术易会难精。李爱琴只属于印刷操作工,确实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她的工作是在印刷工程师的指导下,重复简单的操作。肖永礼心太急,以为他看到的李爱琴的印刷操作就是丝网印刷的全部了,才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