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51节

作者: 老肃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11 22:49:04

  第六篇:旌旗直指百越南疆
  ● 将刚刚冒头的南梁国扼杀在摇篮里
  ——大隋名将录之六、之七:宇文述、燕荣
  陈将吕忠肃连遭败仗后,南陈军心动摇。驻守江南岸安蜀城(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的信州刺史顾觉自感不是杨素的对手,慌忙弃城逃走。随即,屯守公丨安丨(今湖北公丨安丨西北)的荆州刺史陈慧纪见隋军兵锋甚锐,也思想起战略转移的法宝,下令烧掉军中带不走的储蓄,率军3万、战船千余艘,顺流东撤,打算退到建康城,参加首都保卫战。

日期:2012-03-11 22:49:54

  可陈慧纪还没走到汉水汇入长江的交汇口,便遭到秦王杨俊部队的阻击拦截,战船搁浅抛锚。
  杨素亲率主力沿江东下,与秦王杨俊会师于汉口。此时长江下游的隋军已攻进建康城,俘获陈后主。杨素便派兵南下略地,积极扩大战果。
  长江上游隋军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打得南陈在巴陵以东无敢守者,更可贵的是成功阻止了上游陈军的东援,确保下游隋军主力渡江作战的顺利进行,贡献突出。
日期:2012-03-11 22:53:39

  下游隋军渡江战役十分顺利,但在登陆后还是遭到江南一些人的武装抵制。
  这些人的代表就是南陈的吴州(治今江苏吴县,一说即今江苏苏州)刺史萧瓛。
  萧瓛字钦文,是南梁帝王后裔,封义兴王,为梁明帝萧岿第三子,后梁国末代皇帝萧琮的弟弟。萧瓛伶俐有才学,很有主见,小时候就是老爸萧岿的掌中宝,十九岁时即出任荆州刺史,成为一名精明干练的政坛新星。
日期:2012-03-11 22:54:08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派崔弘度率领隋军大军压境,取缔后梁政权。萧瓛向叔父安平王萧岩建议,不如“弃暗投明”,带着后梁百姓集体移民到南陈去。在陈后主眼里,萧瓛是个识时务的人,便任命他为侍中、安东将军、吴州刺史。在任期间,萧瓛勤政为民,深得百姓爱戴,三吴(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等地)父老皆曰:“瓛吾君子也。”两年后,隋军大举进攻江南,南陈岌岌可危,萧瓛觉得南梁国复国的机会到了,便推举叔父萧岩为主,聚众组建南梁国军,抵抗隋军。

日期:2012-03-11 22:55:32

  隋军好不容易跨江灭掉南陈,活捉了皇帝陈叔宝,不想又冒出个南梁国来!
  隋文帝杨坚很生气,自然这事的后果也相当严重。
  于是,杨坚命行军总管宇文述火速率军讨伐萧岩、萧瓛叔侄俩,务必将这个刚刚冒头的南梁国扼杀在摇篮里。
日期:2012-03-11 22:56:15

  宇文述本姓破野头,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人。父辈原在鲜卑族俟豆归家中当仆人,后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其父宇文盛在北周时因有战功位至上柱国。宇文述也算是将门之后,性格“恭谨沈密”,“少骁锐,便弓马。”在十一岁时,有个相面的人对他说:“公子善自爱,后当位极人臣。”
  这位相术大师看得很准,宇文述少年就仕途灿烂,星光闪烁,先是得到掌握北周实权大冢宰宇文护的喜爱,叫他当自己的警卫营长。后来宇文述帮助周武帝宇文邕除掉宇文护,一跃成为当朝红人,开始为左宫伯,负责中央警卫领导工作,后升任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寻改封濮阳郡公。
日期:2012-03-11 22:56:59

  北周大象二年(580),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又年幼,善于看风使舵的宇文述看好左丞相杨坚这个潜力股,并以行军总管身份率步骑3000,跟从韦孝宽讨伐尉迟迥。在一系列的作战中,宇文述冲锋陷阵,俘敌甚众,每战必有战功记在功劳簿上。平定尉迟迥叛乱之后,对杨坚忠心耿耿的宇文述被破格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赐缣三千匹。
  及至杨坚受禅登基,改国号为大隋,宇文述因拥戴有功,拜右卫大将军。
日期:2012-03-11 22:57:30

  在击灭南陈战役中,宇文述奉命率所部3万人于开皇九年(589)正月十七日渡江,当韩擒虎、贺若弼两军夹攻丹阳时,宇文述率军进占石头(今南京城西清凉山),以为声援。韩擒虎、贺若弼两军相继攻入建康城,俘陈后主后,南陈政权宣告灭亡。
  时任南陈吴州刺史萧瓛拒不降隋,拥兵自立,东扬州刺史萧岩也据州拒降。
日期:2012-03-11 22:58:04

  二月初,隋文帝杨坚下诏给宇文述:“公鸿勋大业,名高望重,奉国之诚,久所知悉。金陵之寇,既已清荡,而吴会之地,东路为遥,萧岩、萧瓛,并在其处。公率将戎旅,抚慰彼方,振扬国威,宣布朝化。以公明略,乘胜而往,风行电扫,自当稽服。若使干戈不用,黎庶获安,方副朕怀,公之力也。”派字文述统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率军讨伐萧瓛与萧岩,水陆并进。此时,青州刺史落丛公燕荣率水军从东海赶到长江入海口,隋文帝命他归宇文述节制指挥。

  受皇帝如此青睐和重托,手捧诏书的宇文述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立刻挥师东进,去建立可以名垂青史的功勋。
日期:2012-03-11 22:58:57

  闻听宇文述大军杀来,萧瓛感到一丝寒意袭上后脊梁。正在恐惧之际,南陈的永新侯陈君范自晋陵(今江苏常州)投奔萧瓛,要与他合军一处,共拒隋军。萧瓛大喜,遂叫陈君范在晋陵城东立栅设营,并切断塘道,牵制宇文述大军。留下部将王褒守御吴州,自率国军主力从义兴进入太湖,打算从背后发起袭击,聚歼宇文述军。
  萧瓛这个计划可谓不错,但兵贵神速,取道太湖夹击宇文述还是慢了半拍,宇文述已犹如一头上足弦的机械猛兽,迅疾扑向晋陵城。
日期:2012-03-11 22:59:36

  陈君范在晋陵城东设立完营栅,还未喘过气稍事休息,隋军就泰山压顶般冲杀过来。
  陈君范大败,立刻拔腿溜之乎也。宇文述随即回兵攻打萧瓛,另派兵一部袭取吴州。吴州守将王褒遥见隋军旗号,情知不妙,对左右说了声:“兄弟们给我顶住。”自己却换上一身道士衣服,趁乱逃出吴州城,暴走而去。
日期:2012-03-11 23:00:30

  充当萧瓛先锋官的是司马曹勒叉。

  两军在太湖边列开大阵。隋军刚刚得胜,士气正锐,将鼙鼓敲得震天响。萧瓛的国军却个个肚子里像揣了个兔子,七上八下跳个不停。
  两下甫一交锋,萧瓛士兵就乱了队形,手中的长矛对空虚刺两下,掉头便跑。
  曹勒叉挺身而出,挥刀力战,很快就被蜂拥来的隋军斩杀马下。
日期:2012-03-11 23:01:08

  萧瓛心旌动摇,忙大叫撤军,收拾残部上船向包山(今太湖中洞庭西山)做战略转进。

  包山也作苞山,是太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75平方公里,岛上主峰缥缈峰高336米。萧瓛退到岛上,以为面前的隋军没有舟师,对自己无可奈何,可以躲避一时。
  偏偏萧瓛命运不济,燕荣率领的大隋海军陆战队很快就赶来了。
日期:2012-03-11 23:01:44

  燕荣是隋文帝杨坚的同乡,也是华阴弘农人。父亲燕偘为北周大将军。燕荣自幼性情刚烈严酷,相貌狰狞凶猛,且练就一身好武艺,人们见他就像看到豺狼虎豹迎面走来,都远远地避开他,不敢招惹。
  燕荣就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北周的内侍上士。曾跟随从周武帝宇文邕伐齐,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高邑县公。杨坚坐天下后,由于燕荣是员悍将。又能及时表忠心,便得以进位大将军,封落丛郡公,被拜为晋州刺史。后从河间王杨弘反击突厥,以战功拜上柱国,调任青州总管。
日期:2012-03-11 23:02:10

  眼下这燕荣的水军可是走过大海航线的,船舰高大,装备精良,让萧瓛的部下看得心里更加发毛。接下来,登陆的滩涂战打得就像孩子们玩打仗游戏一样简单,隋军陆战队的士兵喊杀声一起,包山上的萧瓛残部纷纷丢下兵器,举手投降。
  萧瓛以最快的速度换上百姓衣裳,带领左右数人藏于岛上居民家里,但随即被隋军搜索队抓获,捆成一个大粽子。
日期:2012-03-11 23:03:16

  燕荣喜获萧瓛。随后,宇文述也传来捷报,当他率军进至奉公埭(今浙江绍兴附近)时,后梁国新国主萧岩还有长跑健将陈君范便在会稽(今浙江绍兴)通电投降大隋。萧瓛、萧岩随即被送往长安,验明正身后斩首。
  萧瓛时年二十一岁。
  就这样,宇文述平定三吴之地,也为大隋帝国日后统一岭南奠定了基础。

  下面,还有谁人敢公开对抗大隋的天朝大军呢?
日期:2012-03-12 15:06:38

  ● 南陈最后的骨气
  ——大隋名将录之八、之九:刘仁恩、王世积
  此刻,南陈晋熙王陈叔文并不知建康陷落的消息,他卸任湘州(今湖南省省会长沙)刺史之后,准备奉旨返回建康,出任台城刺史。可陈叔文刚到了巴州(今四川巴中),就被陈慧纪派人拦下来,打算推举他为上游各军盟主,与隋军周旋到底。
  陈叔文前脚刚离开湘州,杨素麾下先锋官庞晖就率军飞马流星一般地杀到了湘州城下。

日期:2012-03-12 15:07:1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