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枭雄》
第23节

作者: 熊猫大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随着这几项人事任命的颁布,都头府的基本架子倒是已经搭建起来了,于是赵阳宣布,全城将士除去值守人员外所有人放假一天,回去顺便多宣传一下都头府招募一事。

  待众人散去,赵阳将财政大权交给了贺有人,清点了所有银两之前的缴获,加上钟灵燕赠送的几千两,除去之前的一些打点和开销剩余约12000多两。
  于是赵阳让李远和贺有人带人再打造20把苗刀和50杆长枪,不过他这次将苗刀长度加长到了2米长,顺便在周围附近找大些的粮食供应商购买三千两银子的粮食,赵阳和贺有人保守估计按照目前的市价一两银子买四石粮食预计可以囤积一万多石粮食,这最少够三千人吃上一年了。
  晌午时分,马子材来报星子镇“右里正”魏明风求见已在正堂等候,赵阳嘴角一笑想:“该来的总会来,是该去见见他了。”
  来到正堂,见一肥头大耳的家伙正在正堂喝着茶,看这人五十来岁个儿不高,但身体呈水桶形,说他是个球形也不为过,身边站着一武大三粗的家丁。
  等到赵阳走进正堂,那肥球也正起身先是对赵阳打量了一翻,当然这一切也就一秒钟以内而后说:“小人,魏明风拜见大人,不知大人昨日到任,未曾远迎还请赎罪。”心想一毛头小子,你还能耐我何,我不给你脸色就算你幸运了。

  “无防,倒是魏兄日理万机,怎敢叨扰,再说本官也没那么矫情。”赵阳皮笑肉不笑,敏锐的眼睛却不曾离开巍明风身形,盯得魏明风直冒冷汗,可谓笑里藏刀也。
  魏明风一听赵阳竟然称兄道地,这斯竟然不知道脸红,老子估计比你父亲还大,但脸上却笑眯眯的说:“多谢大人体恤下属,素闻大人玉树临风,冒似潘安,今日一见果然不虚啊,这是下属的一点小小的心意,还望大人不要推辞。”狠狠的拍了一记马屁后对旁边的差役使了个脸色,那差役立刻上前奉上一个精美木盒。
  “魏大人太客气了,素闻魏大人爱民如子,不过眼下城外聚集了几百的饥民,你看该如何应对啊。”赵阳依旧微笑说道。
  “大人明柬啊,这些都是北方来的饥民,朝廷下拨的赈济饥民的粮食连一粒都没发下来,我等也不知如何是好啊。”嘴巴上虽然是这样说,心里却在想:“小杂种,少跟老子戴高帽子,想跟我玩你还嫩点。”
  “哈哈哈....魏大人真是太谦虚了,听闻你那煤矿一年的利润几十万两,据说朝廷还不知情吧。”赵阳不动声色的说。
  “这,大人哪,这煤矿其实不是小人所有,大部分利润归上头所有,不过小人原再出一千两协助大人赈济饥民。”说罢,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银票让差役送上。
  “既然魏兄,这么有诚意那赵某就先替饥民谢过了,日后请功领赏可一定记魏兄头功”,赵阳点头的说道。

  “那小人就谢过大人了,大人公务繁忙,那小人先告辞了。”心想:“小杂种,你不找老夫子麻烦就不错了,再不走等下又惦记上老子什么可就不妙”.
  看着魏明风离去的背影,赵阳嘴角露出 一丝笑意:“狗东西,吃进去的迟早让你吐出来,对待这些无良的地主老财不能手软。”
  打开魏明风送的木盒,不出所料装的是一千两银票,在加上他奉上的一千两赈济款,这下可以多买一些粮食来帮助那些饥民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值守的士兵来报,都头府门前足足站了一百来号人都嚷嚷着要来当兵,这也许是昨天给那些军汉放假宣传所起到的效果,来的都是本镇子的青壮,一个个都想往里挤生怕被别人抢了先。
  一看这么多人,而赵阳手下缺编不假,但最多也只能再招30人,超出这个数人多眼杂,难免有小人不乱嚼舌头,实在没有办法,赵阳只能让人在校场内放一个百来斤的石碾,能举起者方可征得。

  经过一轮多的测试,大约有三十多人符合要求,但人群还是把校场挤的水泄不通,人人都喊着要当兵。
  “赵大人,你收下我们吧”“赵大人,我特地从20里外赶来的,三更天就起来赶路了,就为了来当你的兵。”人群中唧唧喳喳的说什么的都有。
  赵阳实在没办法,看到这些青壮当兵的积极性这么高,要是就这么将人拒之门外自己也心有不甘啊。
  “乡亲们,看到你们这么多人应征,我赵某很是感激,但有一句话我必须要让各位知道,来我这里当兵吃粮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凡事一切得服从军令,听指挥,我这边的训练强度可不是一般的军营,你们现在反悔还来的急,如果谁中途退出,那可就是当逃兵论处了,你们可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大人”
  “请收下我吧,大人”
  “好,既然大家积极性这么高,那我就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凡有手艺的,懂医药的,会打铁的,会射箭的,会木工的都来报名。

  我这再招收20名辅兵,所有人安家费都是一样的,如果表现好的辅兵或者有立功的表现好的,以后也可以转为战兵。”
  “选为战兵的,你们也不要高兴太早,如果训练不符合要求,或者作战不勇猛的,将会降格为辅兵或遣散。”
  说完这几项,众军士才明白想象以前那样混军饷那是不可能了,但是这里的待遇实在是诱人啊,多吃点苦算什么呢,大部分人都是劳苦大众出身。
  经过了一天的筛选,人数最终确定下来了,新兵中战兵招募了三十人,辅兵招募了20人,铁匠招募到了二人,木工也招募到了二人。

  赵阳将新兵和老兵编制重新划分,因南宋的军制太过复杂,比如三人一小队,3小队为一中队力量实在太弱,而蒙古人是以10户为一个基本的最小作战单元,这些基本单位如果遭遇恐怕会吃大亏,赵阳决定大队以下的基本作战单位采用明朝的编制。
  当然名称上还是需要做些改变,要知道明朝的作战单元可是经过了对元蒙实战,比宋朝的三九兵制更适合对抗元蒙。
  于是将50人的战兵共分为五个中队,每中队10人,但不设小队长,分别由于和、张虎、张彪、张万三和李远担任中队长,由张虎带领的那队每日除基本训练外还划拨了10匹战马用于练习马术并且肩负情报任务。
  另外20名辅兵也分为两个中队,中队长从原来的小队长里面选拔,由于这20人是没有编制的,只能暂时归纳在张虎和张万三名的旗下,本来赵阳还可以从军中提五个副中队长,但暂时不需要这样做,等后续有比较合适的人再破格提拔,这样也可以给其他的部下一些机会。
  李远由于还不能独立带队,目前这中队由赵阳亲自带队,并且自己的狙击弩交与李远练习,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这些士兵赵阳准备放弃南宋的训练提纲,自己重新编写了训练教材,完全是按照后世人民军队训练的那一套,但开始训练强度不能太大,这些兵一个个瘦的跟猴似的,如果没有把握分寸怕是适得其反。
  于是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从简单的列队作为基础训练,但这些人连左右都分不清楚,教了很多遍还是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实在无奈只得像刚开始训练张万三他们一样,在这些人的脚上绑根红绳作为标记,最后才慢慢的记熟,当然这一切已经不需要赵阳亲自来执行了,有了张彪和张万三这些苗子,赵阳倒是落得个轻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