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9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宣称他看到了异像,委任他为十字军东征的领袖......那些前来参加他的队伍的领主们,也都和他是一丘之貉,但是不管怎样,这位带着贵族头衔的强盗竟然在莱茵河中段区域集结了一支相当大的队伍。他在当年春季沿着莱茵河而下,据猜测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科隆是一个十字军的集结点。他在5月29日抵达了科隆,一路上就在他们路过的城镇里劫掠和屠杀犹太人。

  最后,这批人渣---我们可以称呼这支队伍为人渣十字军......带着他们抢来的大量赃物,逆莱茵河而上,然后穿越到了匈牙利边境。同上次一样,科罗曼国王拒绝了他们的入境请求,于是战争发生了,这次被击败的还是十字军。艾米赫这位暴徒就在这个时候不知所踪,下落不明,但是他的人渣队伍里的一些幸存者,一路来到了意大利,甚至还有几个人竟然混到了君士坦丁堡,但数量很少。

  我们看到这3支队伍具有非常明显的暴民特征,其中的人渣队伍甚至直接就是一伙土匪,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而且以此为专业。隐修士彼得所率领的队伍要好些,至少没有什么资料或者证据表明,彼得的队伍攻击过犹太人,但是我们肯定都还记得,这支队伍首开杀戒所针对的,也是平民,虽然的确有导致他们愤怒的起因,但我想没有人会认为他们屠杀平民的举动是正当防卫性质的,所以我想彼得的这支队伍,可以被归类为半暴民队伍。

  我们也看到这些队伍的共同特征,如同前面提过的,就是整体平民化,散乱化,或者甚至匪徒化,既无正规性,也无军事性--如果不把他们中许多人手里拿的锄头草叉算作正规军事武器的话。这些暴民队伍同正规以及军事化的十字军主力是不能划为同类的。
  但是显然这些平民队伍的出现,为这段东征的历史增加了很多复杂性,以及被许多人所诟病的题材......虽然这些队伍走得最远的一支,也只刚刚渡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他们也让十字军东征的动机这个问题变的尤为复杂。
  但我想,将这些根本就没有教会的正规授权的队伍从十字军主力军团中分开审视,是客观观察这段历史的合理方法,从官方角度他们根本就不是十字军,可是他们同样佩戴着十字军的标志......先不管是从哪里搞来的,他们的出现也是因为十字军运动的兴起,所以我也赞同把这些人也当作十字军东征运动的一部分来看待,但是把他们看成全部十字军显然是种断章取义,他们也绝对不是真正的十字军主力。有句老话叫做拔起树来带起泥,我想这些平民甚至是盗匪十字军,应该就属于这些“泥”。

  我想我们都能理解,教皇乌耳班的本意,是不可能让这样一批人去进行东征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十字军东征是一次纯粹的群众运动,虽然主力军团实际上都是由显赫的贵族们率领的。教皇的呼吁是直接发给全体民众的,包括贵族,这个举动很可能和当时的形势有关--在教会推行的克鲁尼改革运动的进行中,教会对于摆脱世俗势力的干扰进行独立的运作具有强烈的呼求,这不可避免的导致教会和世俗政治势力之间的摩擦和博弈,我们从教皇格列高里和乌耳班的实际境况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那么也许教皇直接向民众,而不是向皇帝,国王,以及公爵们发出呼吁,是顺理成章的,这又不可避免的导致出整个运动的一些边缘效应,因为历来的群众运动,尤其是底层群众运动,都是散乱的,而且普遍带有暴力倾向。
  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论述够多,以后不再打算专门论述。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对十字军东征的讲述,已经不再能看到这些“平民”的身影,具体的说,如同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的,这些平民十字军已经被自然淘汰,这也符合群众运动的另一普遍特征:短暂性,纯粹自发而没有受到强势政治集团鼓动和组织的群众运动,历来都是短暂的,就像一场巨大风暴,泥沙俱下转瞬即过,却已满目苍夷。

  所以后面的章节,我们只会看到真正的十字军主力的东征历程,也就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真正历史,主干。
  不过我们还是会偶尔看到隐修士彼得的身影,他所带领的十字军已经湮没在历史中,但他本人还会继续出现。

日期:2010-07-31 19:50:20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那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
  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
  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
  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
  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圣经.旧约.传道书1:1-1:18


日期:2010-08-01 14:38:34

  继续历史进程之前,我们再停一下,来审视一个不能不审视的问题,一个人类社会中存在了千年的问题:犹太人被袭事件。
  首要问题是:犹太人为什么会被袭击?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总是保持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却非常恶劣的地位。他们总是被当作外来者看待,中世纪欧洲城镇里的各种社会群体,一致把犹太人看作陌生人。
  国王们和主教们曾经鼓励犹太人在莱茵河沿岸的一些城市里定居,而犹太人喜欢通过发放利贷来谋利的这一传统,让当地人对他们的痛恨,有了一个很实际的借口。犹太人独立的信仰和文化,也让他们无法融合到当地人社会中。
  犹太人的权利,虽然受到当地政府的保障,但实际上,他们对于暴力行为的抵御力非常脆弱。而在1096年的激烈气氛中,暴力行为很容易爆发出来。

  绝大多数的十字军队伍,在经过这些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的时候,都没有对他们发动袭击。这并不是说,十字军们对犹太人的感觉很良好或者对犹太人很友善,只不过,在队伍的领袖不鼓励这种暴力行为的时候,这种袭击尚未出现。哥特沙儿克应该并没有鼓励过这种暴力行为,但是我们知道他的这支队伍是真正的穷光蛋队伍,并且他们希望能够依靠这片地界讨出生计。用攻击基督的敌人为借口,来攻击和洗劫犹太社区,是一件极其方便的事情。

  那位抢劫犯伯爵所招来的手下,如同前文说过的,都是些无恶不作的人渣,甚至这些人中有几群来自法国的人渣在五月的时候,就正在梅滋攻击犹太人,可见攻击犹太人这个事情,这些人渣大多已经轻车熟路。他们的手法还具有典型性:这些人渣首先给犹太人两个选择,要么受洗要么被杀掉......这倒和土耳其人的手法异曲同工。这种假冒信仰的名义来进行的暴行,总是伴随着对被杀者的财产的洗劫。这种屠杀加洗劫的灾难,在斯派尔这个地方曾经被避免过一次,当地的主教在自己的教堂里为犹太人提供了一个避难所。沃姆斯主教曾经也想这样做,但是这群人渣冲进了教堂里,并且杀掉了所有人,这件事发生在5月18日。

  我们首次可以确认那位抢劫犯伯爵对于屠害犹太人负有罪责,是在此后不久,地点在美因兹。当地的大主教关闭了城门来阻挡这群人渣,这是因为犹太人向这位主教付钱来寻求保护,可是两天后,犹太人被出卖了。城门被打开,然后抢劫犯伯爵带着杀人犯们冲了进去,杀掉了所有他能找到的犹太人。而那位大主教和犹太人支付的钱,一起失踪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