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49节作者:
老肃2009 日期:2012-03-07 08:19:30
● 城外来了五百头饿狼
——大隋名将录之五:韩擒虎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赶得巧。
就在贺若弼率军血战蒋山脚下白土冈之际,一彪人马向着建康城的方向旋风般飞奔而来。
领头大将正是大隋庐州总管韩擒虎!
老子英雄儿好汉。韩擒虎是北周战将韩雄之子,韩雄曾为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的名字在历史上有点乱,就是呼之为韩擒豹。一说韩擒虎原名本叫韩擒豹,因生擒过一只猛虎,遂改名为擒虎;又有一说是唐人修撰隋史时,为避开国皇帝李渊祖父李虎的名讳,遂将韩擒虎改为韩擒豹的这个名字的。
日期:2012-03-07 08:20:13
名字只是个符号,但韩擒虎确实不是俗人,他“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又喜好读书,将经史百家的书看个遍。少年时,韩擒虎即受当时西魏丞相宇文泰的赏识,常令他与诸子一起在宫中交游。北周时期,韩擒虎随周武帝宇文邕征伐北齐,开始暂露头角,屡立奇功,被拜为都督、新安太守,后迁仪同三司、永州刺史。不久,韩擒虎任行军总管,击退南朝陈军对光州(治今河南光山)的进攻。杨坚为北周丞相时,调任和州(即今安徽省巢湖市和县)刺史,屡次挫败甄庆、任忠、萧摩诃等陈国名将对江北的进攻,使陈军闻名为之气馁。及至韩雄去世又承袭老爸的爵位,授新义郡公。大隋建立后,韩擒虎在高颎的举荐下,出任边防军庐州总管,算是大隋野战军驻防庐州的集团军司令员。
日期:2012-03-07 08:20:45
韩擒虎做事稳重靠谱,严遵军令。在大年初一,按着作战部署率精锐五百从庐江出发,由横江口(今安徽和县东南)夜渡长江。对岸的陈军守将正在春节联欢,个个喝得酩酊大醉,脚下无根。韩擒虎兵不血刃,一举袭占陈沿江要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守住采石矶这个桥头堡后,韩擒虎即命令主力部队渡过长江,接着挥军向建康城进发。
此时,跨过长江的诸路隋军万马奔腾,杀向江南纵深。南陈的军心、民心早被杨坚那三十万份诏书所瓦解,军无战心,纷纷倒戈,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来降。
日期:2012-03-07 08:21:33
江南地区的父老百姓早就听说过韩擒虎的威名,更是像瞧火星人一样,前来军营谒见的人昼夜不绝,长久留恋不去。
正月十七日,贺若弼、韩擒虎与行军总管宇文述三路兵马对建康已形成合围之势。
二十日这天,韩擒虎闻听贺若弼与陈军主力在蒋山大战,料知建康城兵力空虚,必然处于慌乱之中,而此刻正是活捉陈朝国主的大好时机,便不再作秀,停止接见前来拜访的江南父老百姓,亲率精骑五百,长途奔袭建康城。
日期:2012-03-07 08:22:13
五百人也敢在异国的疆土上纵横驰骋,这事怕是也只有胆大包天的韩擒虎能干的出来。
这五百人简直就是五百头猛虎,五百头下山觅食的猛虎!
韩擒虎五百人刚来到石子冈(今南京雨花台),迎面就撞见了昔日的手下败将——陈国老将任忠。
这个任忠不愧是百战沙场的老将,在白土冈下,当陈军兵败如山倒时,迅速全身而退,而且飞马如风,一溜烟就跑到了建康城内皇宫的景阳殿。
日期:2012-03-07 08:22:55
看到陈后主,任忠简单叙说了失败经过,最后说:“陛下好自为之吧,老臣是无能为力了!”陈后主忙拉住他,拿出两串金子,让他再募兵出战。任忠拍着胸脯说:“陛下赶紧准备船只,前往上游会合周罗睺统领的大军,臣当豁出性命护送陛下。”
陈后主感动得热泪盈眶,拍拍任忠的肩膀,命他到外面立即布置安排撤离建康城事宜。
任忠却揣着那两串金子,带着部下数骑一路头也不回地跑到了石子冈。
日期:2012-03-07 08:23:46
看到韩擒虎,任忠知道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掉了,索性亮出白旗投降。
手上占有不少北朝人的血,任忠仅仅投降是难以保命的,想活命得有立功表现才行,于是他决定当向导,为韩擒虎带路,去活捉陈后主。
陈朝领军将军蔡徵率军正在朱雀航守卫,老远就听到任忠的大声呼喊说韩擒虎将军到了,快来投诚!大家惊惧万分,都怕被韩擒虎像抓老虎一样将自己抓了去,刀枪盾牌扔了一地,掉头奔逃,各回各家。
日期:2012-03-07 08:25:01
就这样,任忠带领韩擒虎的军队径直进入朱雀门,门内还有一些御林军将士探头探脑,跃跃欲试,想誓死保卫陈天子。
任忠向他们挥挥手,捋着胡须说:“老夫都投降了隋军,你们还打什么?”于是御林军将士全都撒丫子跑了。
任忠离去后,陈后主便下令后宫宫女收拾行装,准备来个胜利大逃亡。可谁知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拍胸脯向自己效忠的任忠的人影。
陈后主不仅等不来任忠,偶尔转头一看,眨眼间,大殿之上,文武群臣也顿作鸟兽散,只有尚书仆射袁宪还守这里。
日期:2012-03-07 08:26:08
陈后主正大发感慨,袁宪上前正色劝谏道:“臣料隋军进入皇宫后,必不会对陛下有所侵侮。事已至此,陛下还能躲到什么地方去?臣请求陛下端正衣服冠冕,高坐正殿,依照当年梁武帝见侯景的作法等候隋军的到来。”
当年侯景反叛,以千人渡江,攻下建康台城,去“拜见”梁武帝。面对八旬老翁,侯景犹觉天威难犯,一直惶惶不敢正视梁武帝的脸。
陈后主哪里有梁武帝的半点胆魄和天威,心中呯呯乱跳,嘴上却说:“非唯朕无德,亦是江南衣冠道尽,吾自有计,卿等不必多言!”
日期:2012-03-07 08:27:12
古人有言曰:“疾风知劲草,世乱有忠臣。”
陈后主看着袁宪,感叹地说:“我平日里对待你不比别人好,可今日只有你还留在我的身边,不遇岁寒,焉知松柏啊?这不只是朕失德无道所致,也是由于江东士大夫的气节全都丧失光了。”说着,转身向殿外蹿去,叫着“兵刃之下,不能拿性命去冒然抵挡,我自有办法!”原来陈后主打算躲藏起来,能躲一时算一时。
十余个宫人跟着陈后主逃出后堂景阳殿,看到一口井就要往里面跳。
日期:2012-03-07 08:29:23
在任忠的指引下,韩擒虎冲入宫中。不料宫殿中空空如也,兔子大的人影也没有一个,尤其是陈后主不知去向何处。
抓住敌国的皇帝,可是头功一件。
韩擒虎当即下令彻底搜查官苑,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到陈后主。
很快,在隋帝国大兵的长枪戳指下,后宫佳丽们都集中在景阳殿前大点名,听候隋军发落。查来点去,只是不见张丽华与孔贵妃二人。
更要紧的是还没有陈后主的消息。
日期:2012-03-07 08:30:17
眼见红日西坠,韩擒虎原本古铜色的面色在余晖下开始变得红紫。陈后主虽然无能,但如果一个有野心的人利用他起事就会牵扯出一连串的大麻烦来。
韩擒虎挺立着一动不动:“继续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在这一刻,后花园发出一阵欢呼声。
原来在官苑深处,隋军某搜索小分队在小太监的指引下,搜寻到陈后主藏身的井口,先是趴在井口旁大声喊叫,但井中寂然无声。
日期:2012-03-07 08:31:06
士兵中有人建议用大石头投入井中,这时井中忽然传来讨饶的声音。
于是隋军用粗绳系一箩筐坠入井中,众人合力牵拉,觉得异常沉重,大家还以为皇帝的龙体真的是千钧之躯,不同凡人。等到把人拉上一看,才发现坐在箩筐中的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三人紧紧地抱在一起。
士兵们一见欢声雷动,大笑不止。
日期:2012-03-07 08:31:54
据传由于井口太小,陈后主三人凑在一齐挤上来是,张丽华的胭脂被擦在井沿上,从此,大家都把这口井唤做“胭脂井”。但也有个别江南人对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这种行为感到羞耻,叫它为“耻辱井”。
其实,皇城内的御林军何止三五千人,且刀枪在手,弓弩齐备,只消陈后主登高一呼,韩擒虎纵然有五百头猛虎,如果拼死一搏,最终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啊!
日期:2012-03-07 08:32:31
当时陈朝宗室王侯在建康城中还有一百余人,陈后主不但未发给他们武器保卫帝国捍卫自尊,反而担心他们会趁乱发动政变,便悉数召进宫内,命人严密看管起来。直到台城失守以后,这伙人相继向隋军自报家门,惶然请降。
诺大后宫,嫔妃无数。在这场数十年难得一遇的翻天覆地的大混乱中,唯有沈皇后仍像往常一样,翻看佛经,神情自若,淡定淡然。
日期:2012-03-07 08:33:36
太子宫内也是格外的静寂。刚刚上岗的皇太子陈深当时年仅十五岁,他轻掩殿门,安然端坐床榻上,太子舍人孔伯鱼在一旁侍立。一队隋军兵士呼喝着推门闯入,陈深端坐不动,和声问道:“你们一路上鞍马劳顿,还不至于过于疲劳吧?”
战败国的皇太子依然还是高贵的人物,不卑不亢,神圣而不可侵犯?!
隋军这些莽撞的大兵惊讶不已,顿时收敛起不可一世的神色,纷纷向他躬身致敬。
日期:2012-03-07 08:35:28
当足以掩盖一切罪恶勾当的夜幕降临后,台城内的若干角落开始晃动着举止龌龊的身影。在身影下回应的是女人痛苦的呻吟声。
这些身影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这就是闯进台城的那五百头猛虎。此刻,他们不再是五百头猛虎,而是五百只饥饿中的色狼!
不知苍天是否真的有眼,也不知人死后是否真的有灵魂?
如果有,不知苍天会怎么看?也不知“南国战神”陈霸先的在天之灵面对此情此景会有什么感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