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索罗斯在中东欧商学院演讲时提出,如今美国所面临的信贷和杠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比上世纪30年代要严重得多;1929年时美国的信贷余额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0%, 到1932年增长到250%;而2008年初这个数字已经高达365%,还不包括30年代时金融市场上尚未存在而如今广泛使用的衍生品(derivatives)。高杠杆催生的经济增长如同充气娃娃一样,看上去鼓鼓囊囊,非常结实,但是只要轻轻一戳,就会缩回原形,之前的美妙图景不过是金融幻象。
奥巴马在美国民意的压力之下,不断加大金融监管改革力度,金融机构规模被压缩,资本要求提高,业务回归传统化简单化,这就意味着美国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进程将继续进行。伴随着美国金融系统的去杠杆化进程,美国消费者将不得不努力平衡自身资产负债表,减小负债规模,增加储蓄,消费者的去杠杆会致使美国的总消费能力将面临缓慢下降的趋势,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比较低。
危机之后,全球的资金风险溢价成本可能会缓慢上升,与低的基准利率相配合,部分抵消了降息的作用,因此实体经济面临的实际利率水平可能会处于比较中性的位置。不过降息的好处基本上都通过发钞和国债发行落到了美国政府手中。金融体系风险偏好被压缩、实际利率水平处于中性偏下位置,意味着经济体很难进入过去债务膨胀式的增长。失去了资产泡沫和债务膨胀的助推剂,经济增长的实际动力非常薄弱,因此我认为,全球经济在未来3-5年之内,甚至可能在10年之内,都将面临比较黯淡的前景,最好的状态是中性通胀下的低增长,最差的状态是高通胀负增长(滞胀)。
经济要恢复增长的动力除了债务膨胀和消费推动之外,还可以通过重大的技术进步和结构性改革实现。未来10年内可以预期的重大技术进步,包括更加廉价能源例如热核技术 、通讯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科技等等。经济体的结构性改革,包括更公平的财富分配机制和税收制度等等。但是这些领域要取得重大进步谈何容易,因此从经济增长的另外一个引擎来说,我依然倾向于未来经济增长可能会长期低迷,如下图所示。
未来经济可能长期低迷
随着长期低利率被大众默默接受,高于经济实际增长率的通胀会把本来要在2年左右疾风骤雨式的破产和萧条中承担的痛苦分散到5年,甚至10年,一直熬到美国经济体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享受低程度的痛苦就得以延长痛苦的时间为代价。
全球经济或许会因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展以及非洲的人口和资源更大规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增长。但是这种以资源投入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带动全球经济走出泥潭,最多相当于全球经济下滑过程中的一颗横向生长的“树”,所有人都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但是搞不好连这棵看似健壮的树也会被向下的冲力连根拔起,一起滑落泥潭。
为了维持经济的表面增长,各国政府的国债发行规模将会继续大幅上升,央行货币发行规模更会刷新记录,基准利率长期保持在低位,各国恐怕都会患上流动性瘾君子之病。膨胀的债务和流通在外货币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四处寻找“突破口”。在经济增长低迷期,货币乘数较低,他们或许会陷入沉睡,不过偶尔一个“哈欠”,就能让金融市场吓得腿软;如果他们睡足了,经济可能会表面好转,但是泛滥的流动性会让通货膨胀率长期处于高位。
我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可能大致会走出如下轨迹:
美国经济长期不景气——美元超低利率——全球多个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热钱涌入——新兴市场资产泡沫——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加息抑制通胀——经济紧缩——美元贬值——美国出口好转——美国经济反弹——美元长期反弹——美国通胀上升——美元加息——美元进一步走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主要新兴市场经济危机——大规模银行坏账——国际经济政治制度出现重大调整
如果上述步骤先后顺序颠倒一下,新兴市场国家资产泡沫先于美国经济反弹而崩溃,未来经济的走势轨迹可能如下:
新兴市场资产泡沫破灭——新兴市场大规模产能过剩——银行坏账危机——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通胀压力持续下降——美元进一步走强——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第二波大跌——新兴市场经济陷入困境——国际经济经济政治制度出现重大调整
国际储备货币重新布局
持有货币的实质是放弃现在可以享有的消费权利,因此提前使用货币的人(借贷者)必须为此支付利息;因此任何人持有货币都会要求有收益;要有收益,就必须以某种资产形式存在,例如债券和股票。我们都知道,债券和股票属于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而资本市场只会在一个稳健的经济体和成熟的金融市场配合下才能产生。储备货币也是货币的一种,不可能背离货币的一些基本特点。一种货币要成为储备货币必须建立一个成熟的资产市场;因此在目前条件下,没有成熟资本市场和强大经济体支撑的超主权货币是不可能成为储备货币。
未来国际储备货币的走势应该如下。第一步是储备货币多元化。预计,美元所占的比例会逐步下降,储备货币会日益多元化。人民币要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争取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一种,其中成功的关键是资本市场的开放性。第二步,随着全球化进展和国际融合走势,未来可能会出现类似欧元的政治协商下的超主权货币,主要经济体出让货币主权,逐步建立超主权货币标价的资本市场,储备货币实现超主权化。
第二节 美国崩溃之论不足取
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上,诞生了无数国家,但是史学家们基本认可的人类古代史上的世界性的强国大概有六个:古埃及帝国、波斯帝国、印度孔雀王朝、中国汉朝、古罗马帝国、中国唐朝;而近代史500年中世界性的强国有四个: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
一个国家成为世界性的强国有很多因素,从表面看,国家实力强大最直接的表现在军事,强大的军队,先进的武器。例如,一说起美国的强大,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美国的航空母舰,隐形战机。不过军事力量只是一个国家强大最表面的反应。世界强国的关键在经济。经济是支持一切政治和军事行为的基础。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二战结束时,美国本土没有经受战火破坏,美国在战争中通过武器贸易等大发战争财。美国也是全球的债权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一半,黄金储备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三,一半以上的国际贸易以美元结算。
美国经济强大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运气好吗?因为传统强国林立的欧洲地区经历了两次大战,交战双方两败俱伤,所以上帝眷顾美国,美国幸运地成为了世界霸主?世界上没有这么好占的便宜,美国强大的主要原因不是运气,而是美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制度。
强大的核心在制度。美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确保经济活力经久不衰;在经济制度之上,美国建立了一套能够协调内部利益冲突,制衡权力扩张,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意志集中,同时具有自我更新和重生能力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美国各项制度设计的吐故纳新和自我更新,避免了制度僵化和因循守旧,保证了其灵活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