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幻象》
第3节

作者: poseidonnep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本书从基本的经济知识谈起,在分析大量客观翔实的统计数据和生动可感的社会实例基础上,对货币、金融和投资泡沫的基本原理和历史教训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实质和根本原因,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前景做了大胆判断。结合投资理论、历史经验和未来经济前景,本书提出了未来3~5年内的投资看法。
  最后,感谢宋东坡编辑、范鹏宇编辑、缪鲁编辑等为本书顺利出版付出的辛勤工作;感谢杨济东先生为本书设计插图;感谢身边朋友和家人的无私奉献。需要特别感谢的,是天涯论坛上百万素未谋面的网友们,他们两年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是我走完这一年没有周末苦修之路的最大动力,希望本书能够对他们的殷殷期盼能有一个满意的交代。

  由于本人学识所限,书中难免出现挂一漏万的错误,敬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本人电子邮箱地址:jinronghuanxiang@126.com。本人在和讯网站上专门为本书开辟了一个博客,博客地址:http://freeminds.blog.hexun.com/。
  2010年2月10日于香港

日期:2010-03-12 21:32:28

  第一章一买一卖的经济
  故事版本之一。
  在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一位经济学家遇到了一个因缺水而濒临死亡的年轻人。经济学家身上带有足够的水,完全可以救年轻人一命。经济学家心里一算计,觉得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可以和这个年轻人做一笔好买卖,把水卖给年轻人。
  但是水应该以什么价钱卖给这个年轻人呢?显然,死神逼近,一瓶水对于年轻人的价值是无穷大——几乎等于他的生命。所以年轻人应该很乐意为一瓶水出个好价钱。
  因此,经济学家提议一瓶水的价格是一百万美元。问题是,年轻人身上只有100美元。经济学家不愿吃亏,他很聪明地想到一个办法:他要这个年轻人和他签一份劳动合同,规定做他的佣人30年,报酬是只管吃住。年轻人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同意。30年里,经济学家带着这位青年四处讲学,青年人在做佣人的同时也顺带学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经济学知识。三十年快到了,青年人变成了老年人。

  有一天,经济学家和他两人走在一处人际罕至的森林里,经济学家不小心掉进一个深洞里,摔断了腿。他要仆人救他上去。这时,仆人也就是原来的青年也得到了交易的机会。他应该为救人的服务定什么价钱呢?他为自己出价一百万美元。经济学家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这个价格,并且心里暗喜:这个傻瓜,经济学还是没有学透,即使要价二百万美元我也会接受的,这次我赚了。

  故事版本之二。
  另一个经济学家在沙漠里旅行同样遇到一个因缺水而濒临死亡的年轻人。经济学家带有足够的水,就卖给年轻人一瓶。考虑到将水带到沙漠里的费用,这位经济学家提出一瓶水的价格是一美元。年轻人得救了,为了报恩,他希望给经济学家做佣人。经过商量,他们签了一份劳动合同,规定青年做他的佣人30年,报酬是一百万美元。从此以后,经济学家就带着青年四处讲学,青年人在做佣人工作的同时也学到了另一些所谓的经济学。过了快三十年,有一天,当两人走在一处人际罕至的森林里时,经济学家不小心掉进一个深洞里,摔断了腿。他要仆人救他上去。这时,仆人为他救人的服务要价一美元。经济学家也得救了。

  这两个故事开头相同,结果也一样,两个经济学家都付出了一百万美元,年轻人也都做了30年的仆人。但是由于两个经济学家不同出价方式,导致年轻人的付出不同。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劳动合同下,第一个故事中的年轻人会心甘情愿地做佣人,肯定工作效率肯定不高;第一位经济学家当然知道他内心不乐意,因此也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做监督工作。虽然他自认为在两次交易中都得到了好处,但最后,表面上两位经济学家付出相同,其实得到的反而不如第二个故事中的经济学家多。

  第二个故事里,经济学家只出一个美元的价格,是因为他认为不能趁火打劫;而第一个故事的经济学家出价一百万似乎也有道理,因为年轻人接受了这个价格。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这两个故事同时在上演。投机分子就是第一个经济学家,只要能够找到下家,根本不在乎价格有多疯狂;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经济行为都在按照第二个故事情节发生,价格不能脱离基本面。价格的决定因素非常复杂,投机力量的兴风作浪更使得价格变化难以预测。第一个故事里,经济学家用一瓶水强占了一位风华正茂年轻人30年的劳动,他心里一定得意洋洋。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将来有一天他自己也会为此付出同样的代价。

  第一节最伟大的发明——交易
  在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不是轮子,不是铁,更不是四大发明,而是交易。
  铁匠拿一把锄头跟农民换50斤粮食,铁匠和农民之间的交易本身没有增加任何成本,也没有产生额外的产品,但是交易使得物品被交换到了不同所有者,满足了新所有者的更大需求。农民和铁匠都因为交易提高了福利。交易的本质就是交易双方在不增加总成本的前提下通过交换直接提高双方的福利。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说,交易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并不为过。

  当人们纷纷发现交易带来的好处之后,交易的范围便不断扩大,交易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出现了固定的交易时间和交易场所。货币的出现更是天才般地克服了物物交易所固有的不便,使得交易双方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交易的效率更高。
  交易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几乎所有有用的东西都被人们用来交易。以性交易为例。早在春秋时代,公元前640年左右,齐国的宰相管仲就开办了第一家官办妓院,“齐桓公宫中女市七,女闾七百。”西方也文明不到哪里去,大概在公元前594年,政治改革家梭伦在雅典开设妓院,时间只比中国晚了50年左右。性交易恐怕还不是人类祖传的。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母黑猩猩很可能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学会了用身体换取食物,可见卖淫并不是人类的首创。

  至于交易人命,例如奴隶贸易和赎买死罪,在中外历史上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例如,明清两代官方记载中就有赎买死刑的详细价码,根据罪犯的年纪、性别、成分、官阶等等给出了不同的价码;而在民间,械斗中的人命甚至可以提前预订和分期付款。
  交易的广泛存在和不断扩大,使得任何产成品能够被交易传递到最能发挥其效用也最愿意出高价的人手中,因此交易范围的扩大事实上是交易品效用不断被交易放大的过程。古董、古玩、字画等为什么要交给拍卖行拍卖而不去市场上直接出售呢,因为拍卖行有渠道找到愿意出高价的收藏家,拍卖过程本身更是放大了需求的迫切性,因此对卖家来说,支付拍卖费用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投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