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眼看日本(一个中日混血80后的在日生活以及所见所想)》
第44节作者:
七小少 日期:2010-03-17 20:26:09
先gruby同学~对不起啊~看到你的回复就瞎调侃了~现在看到你的回复觉得有点后悔~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是个老百姓,我想过点老百姓的日子,说点老百姓的话题。也希望你能了解。
对于中国我想说,它辉煌过,暗淡过,懈怠过,努力过,其实没什么不好,一个人想成才还得苦心智,饿体肤,磨筋骨呢,何况国家。中国人以前大概是很骄傲的,后来被整了,可能是又有些自卑了,但这些都是情绪,不管骄傲也好自卑也好在现代社会都不管用,人又不会你抬头他就低头,你低头他就扶你一把。所以大家现在都说,只有强大才是硬道理。但我甚至觉得强也好弱也好,在历史时间里也不大管用,活到现在的那些个排的上号的国家谁还没强过弱过?
所以我觉得中国走过这么长时间的盛衰荣辱,学到的不是骄傲自卑,也不是一味好强。中国历史这么长,上等子民也做了,四等贱民也做了,做到了被四海拜也做到过被四海踩,但是直到今天,中国还是中国,以后也是。因为中国不知不觉中练就的是打不死踩不烂,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绝技,说的明白点就是坚忍不拔。我想这个才是中国洗净铅华以后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吧。爷上过天堂,下过地狱,万众敬仰过,万人唾弃过,强到没边界过,弱到边界没过,都成精了,爷还应该骄傲么?还会去自卑么?还看不透今天强明天弱么?爷就算自己还有点晕乎,但这个看透的智慧早刻在骨头里了。
中国是智慧的,智慧就在他知道了只有坚韧不拔才能面对荣辱,才能永远是中国。
日期:2010-03-18 09:04:28
接着更新
除了上面说的几大交通主力运输工具以外,在路上跑的还有摩托车。在天上飞的还有飞机。
其实摩托车的分类我一直搞不清楚,大家都知道它是机动车,但我一直觉得它是自行车的加强版,动力不同而已嘛。就好比纸飞机也叫飞机一样。当然自行车是因为自己做动力,那就应该把自行车和摩托车算在一起叫两轮车吧~在这个问题上汽车,摩托,自行车的称谓很混乱。当然,在日本更混乱,摩托用英文的bike发音成baiku,而自行车就完全用很中文的表示,自转车,发音成jitenxia。就此推断,摩托车对日本来说也绝对是个引进品。
摩托车可能是安全系数最低的交通工具了,记得很久以前中国流行过一种叫幸福250的摩托车,当时风靡全国,后来逐渐就没有了。这批开幸福250的人大概是中国第一批摩托族,而且听说几乎已经全出车祸死完了。可见这个幸福250的牌子取得有多二百五~囧~在日本也是差不多,交通事故频发的大多都是摩托车,但不像中国已经很难见到了,还是满大街跑的,造型普遍比较帅,很拉风,而且基本都有改装,一发动那是震天动地如鬼神泣,相当的扰民。当然了现在要标榜自己的最好方式好像就是骚扰别人。所以很多日本青年就会搞摩托车队。广大涯友看客同学们一定知道暴走车队,就是这样的摩托车队。我见到过很多次,特别是在晚上的闹市区。有次在一条商店街里就见到几十辆摩托排成一条,骑车的人都身披传说中的特攻服,很有特色,像是大夫的白大褂,上面写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搞笑的是他们几十个人都穿唯我独尊,显然是没有搞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能很多人一看这架势就被唬了,其实他们不算青少年犯罪团体,最多就是个兴趣爱好团体,和cosplay团搞展览差不多性质,就是开个摩托车制造点噪音,在大街转转吸引下眼球,还是比较安全的。估计他们这个暴走族是模仿了美国的哈雷大叔们,大叔们虽然都比较铁汉,其实很柔情,日本的摩托特攻青年们也差不多,看上去彪悍的很,其实也就是群喜欢摩托车爱出风头的小伙子。
再来说说飞机。最感慨的是去年坐了趟日本航空公司的飞机,然后,它破产了。。。这个破产事件在日本影响挺大的,加上小泉首相当时花那么大力气去邮政民营化就能看出来,其实在这年头,有政府背景的大公司大多混得都不好,据说当时日本航空的社长都是做电车上班,在员工食堂吃饭,都弄成这样了,不管是不是形象工程,反正是花了大力气也没救活。飞机没什么好说的,全世界也就那几款。说点安检。有两件事情印象很深,一次是我带了个打火机,过日本安检的时候顺利过关了,结果过中国安检的时候要没收!你们搞什么啊~一个让带一个不让带~这不是合伙忽悠我打火机么?不过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当时硬是没让他们扣,去了趟厕所别在皮带扣上,成功蒙混过关,很有点当了恐怖分子的快感。还有就是当时猪流感很流行。(我一向不怕这些流行病,想当年萨斯横行的时候我都视他们如草芥,天天在外面混吃混喝),过日本安检的时候很轻松,在中国安检的时候,工作人员看到我就和看到病源猪一样,被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我就是出来前洗了把脸,头上有点类似汗珠的水珠,至于么。所以虽然大家都说日本人办事认真,我却觉得日本的安检比中国的松弛得多,有次从关西空港出发,快迟到了,走的还是机务人员专用道,几乎就没被检。还有行李问题,不知道是我运气好还是怎么的,从来没有被开箱检查过。记得有次和我一起回日本的兄弟,被开箱,里面一本红果果的有色杂志,内容还是空姐cos,感叹他很会借题yy。另外称重的时候也有很多窍门,必须得挑和眉善目的那类,面由心生嘛。所以我掂量一下自己超了就会观察一会,认准了那些一脸不苟的坚决不去那儿排队(这个世界上笑面虎还是比较稀有的), 万一还是被退了就出去转一圈,然后再挑别人,屡试不爽。总之坐飞机窍门很多,我还在不断实践摸索中~
说了好多交通工具,想说点题外话。大家都说衣食住行,我觉得行和衣食住还是有点点区别的。古代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会有人觉得吃一万顿饭,穿一万件衣服,住一万间房子也能和读万卷书比。因为行里面还有个求知的过程。当然就算你甩断两条腿那也不能长知识,只能长肌肉,主要还是在沿途的风景人事。在中国古代很多名人没事儿就游遍名山大川,这些路都不是白走的,除了和尚可以在家顿悟以外(他们悟的也不是人生),大多数人都在旅途中感悟人生。在日本,旅行和出去玩是两个不同概念。玩那就是玩,旅行是要走过想过,然后成长过。所以才有了青春18票,那是鼓励青年们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有了毕业修行,书本读完了一定要走一段路来回味。一个国家对我们来说太大了,我们每天看到的所谓社会热点,国家大事不过都是一个一个的点,站在自己的一个点上,看到无数的小点,但从来不知道这些小点都在一个大到想都想不到的面上,可能一点都不起眼。在家里能看到的顶天了不过是个社会,不是国家。千里江山如画,这在新闻联播里是看不到的,在天涯论坛上也是看不到的。只有走过山川才能知道国家的胸襟,只有走过江河才能知道国家的岁月,只有走过乡间古刹才能知道国家的情调。其实人心应该宽过天地的,但我们的心都被夹在楼于楼之间,人与人之间,自己的小圈子之间,想不狭窄都不行。囧~现在人说到出门,大概脑子里想的就是出门,然后目的地,完了。其余的就是要怎么舒服怎么快捷的完成这段距离。可有时候感悟就藏在那一段距离里,被无视掉了。
啊~~~我又煽情了~~涯友看客同学们~请无视我!囧~
Ps
在行篇的最后,脱离交通工具,来说一下日本的签证。广大涯友看客同学们都知道日本的护照好用,那是真的好用,可以去世界上128个国家。所以在日本很容易实现环球一周游。比如有一个和平号油轮每年都会来两次环球旅游,耗时半年,逛遍90多国。我也相当的想这样体验一下海贼王生涯,做把当代哥伦布。相对于世界人民给与日本人的拥抱,日本人也还算大度的,他们对世界上60个左右的国家免签。他们的免签国基本集中在欧洲,南北美,而对阿拉伯国家就不大开放了。广大涯友都知道中国护照不好用,虽然可能有各种限制,但可以免签(算落地签)的国家也有20来个,其中有很多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对中国都很友好。相比不大好用的中国护照,其他国家的护照碰到中国那就更不好用,估计中国人在嘀咕外国不对中国开放的时候也是要考虑一下全世界人民的痛苦心情的~囧,就比如美国人整天当世界丨警丨察,他们想去中国还得老老实实的办签证。事实上中国只对三个国家免签~他们是文莱,新加坡以及日本!对日本是出于政治原因还是经济原因暂且不谈,总之是欢迎来玩的~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文莱,这么个小地方中国对他免签,而文莱对日本的免签却非常苛刻,只有15天。(免签一般都是三个月,最短也该有一个月)没啥猫腻那是打死我也不信啊。此外日本人要是去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也要签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当地油田和日本的关系。签证这个东西实在是研究世界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相当好的偏门材料啊。我不研究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广大有志于此的涯友看客同学们自行研究啦。
行篇就暂时说这么多~囧~小宇宙没有发挥出来~~明天开始新篇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