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张作霖与其所处的风云时代》
第1节

作者: 待到花儿开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9-29 21:43:00
  各位朋友:从今天起我将要连载我写的长篇历史纪传体文学《枭雄张作霖与其所在的风云时代》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没有个人杜撰。因为史料纷繁,一般采用正史和当事人口述回忆为基础。为了把文章写的好看一点,我采用了简单明了的口语,但是并不意味着是我随意而写和虚构的。我的文章的一些历史事件的描述会和大家在教科书上观点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我所说的更接近原来的事件!在文章中还会有一些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大家感觉有错误和补充的地方,欢迎大家指点和拍板砖! 希望各位朋友茶余饭后来消遣阅读,并给我捧场!一般我在十月长假后会坚持天天更新,当然,要看我的文章的人气啦!好啦书归正传吧!

  枭雄张作霖与其所处的风云时代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渡过了我的而立之年,闲来翻看史书。感叹100年前的仁人志士为国的昌盛所付出的努力和探索,无数有识之士为救国于列强虎视瓜分之下。无数的期望与失望;为救国于大厦倾倒之间。开出了无数的“药方”改良的君主立宪派;激进的民主共和派。无数的屈辱和失败,无数次的开出更加猛烈的“药方”所谓病重用猛药。回首百年有无数的感慨!

  本人生在西人称之为满洲,国人称之为东北之地。从小听说太多在这片土地上的风云人物,本文就介绍人称之为东北王的张作霖的事迹。斯人虽已去,可是事未久远。我怎敢胡说乱造!本文由主人公一人展开到整个时代;重点突出了我们的东北王生活的地域和关乎的时代背景。因为看过太多艰涩难懂的学问书,本文力求用大家能听懂的话还原一个世纪前那骁勇机警,为国殉难的大帅。和那个在今天褒贬不一波澜壮阔的时代!

  我要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所以大家现在就拿起自己脑子里的黑板擦。把里面的“黑暗的旧社会”“反动的、落后的阶级封建军阀”“幼稚的革命党”等名词都擦掉吧!毕竟我要给大家还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让我们看看100年前那些风云人物,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中华上下求索的经验教训!聆听一个世纪前人们梦想缔造的共和之梦吧!

  时光返回到18世纪下半页,大清国在职业神汉洪秀全的折腾下,已经是风雨飘摇。若不是这群神汉们集体短视和内斗;曾国藩等汉臣的全力扑杀下,大清国的国祚几乎断绝。关于太平天国,让近代的历史学家实在处于尴尬的境地。毕竟作为正面反抗压迫的典型雕刻在了纪念碑上,可是论说起缘由;实在是很拿不上台面上的一件事情。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一位屡试不第的秀才,看过太平天国的教义和理论。估计咱们的这位秀才的水平也就是可以写几首打油诗的水平。1837年咱们的洪大教主第三次科举失意,回到家中极其脆弱的大病一场,据说死去七天后还魂;俱说天话,魂游高天。梦见上帝召见,当然这位上帝不是咱们脑海中顶着光圈,周围飞着带翅膀的天使的耶和华上帝。而是身着黑衣黑袍,背负龙泉宝剑的白胡子老头,授予我们可怜的落榜生洪秀全一把宝剑。让他回到世间斩尽妖魔,难怪在后来伟大的天王的种种行径中,对杀人和酷刑是带着神圣的使命感的!起初罗马教廷听说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有燎原之势,极其兴奋。革命若成全球增加了四分之一教民;专门派人来华考察,考察的人一来到广西。洪教主的嫔妃上百;记不住名字采用现代化的数字化管理;杀人的刑罚最低的是凌迟处死。鼻子差点气歪!估计上帝和咱们洪教主的大哥耶稣听见也会背过气去。1864年洪秀全在呼唤天父天兄的声音中病死,天平天国灭亡。教科书中对于天平天国的灭亡抱以同情和正面的评价;这大概是我们的老学究读马,列读的走了火,殊不知太平天国若成。中华传统文化道统一百年前就被灭绝!人们不知礼仪,私产俱归天朝。为咱们的教主洗脑而山呼万岁!不辨正邪道德沦丧,正如曾文正公讨太平天国檄文中写到:“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

  经过洪教主这么一折腾,大清国已经是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紫禁城里的咸丰皇帝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过着锦衣玉食,其乐融融的帝王生活。相反他的这个皇帝做的相当郁闷!外有英法联军;内有太平天国。玩赖可以可是没有这么玩的,最后咸丰皇帝又气又恼又郁闷没有看见“耶稣的二弟”驾鹤西游。自己病死在承德避暑山庄。当初道光皇帝立储的时候颇费了很多心力;早年大阿哥因为读书不用功被老师告到家长——皇帝那里。我们的节俭皇帝道光那可是相当要面子的!家长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大家没有猜到,不是用鸡毛掸子,也没有跪洗衣板。而是直接一脚直中要害。可怜的未成年少年死在暴力家长腿下,到了后期只剩下符合条件的弈詝和奕䜣两个候选人。最后,大家知道他选了咸丰帝弈詝。历史没有假设也无法重演:如果可以的话我告诉我们的暴力家长。你的选择大错特错啦!道光爷的根据是弈詝仁厚,也就是厚道。为君后可以守成天下,善待弟弟奕䜣。可是历史证明咸丰的厚道也是有缺陷的,他缺少果敢和主断。又倒霉的遇见了千年没有的变局,手足无措后自我麻丨醉丨。(未完待续。。。)

  日期:2011-09-30 20:47:19
  有缺陷的,他缺少果敢和主断。又倒霉的遇见了千年没有的变局,手足无措后自我麻丨醉丨。三十岁夭寿,留下了烂摊子。而奕䜣寿命很长,又有开明贤达的名声。有好事者搞了个模拟智商测验,发现奕䜣的智商和乾隆大帝不相上下。纵观后期奕䜣大力推广洋务和开明的洋务派大臣挽救了清朝的危局迎来了同治中兴。而此时他只能在他那顽皮的侄儿和权力欲极强的嫂子-慈禧的手下尽一位不被信任的亲王所能做的一点点事而已。

  1875年正月,北京紫禁城被哀伤的气氛笼罩,顽皮的半文盲少年—同治皇帝。撒手撇下了他美丽的皇后阿鲁特氏;严厉而尽心为儿子看护江山的慈禧太后还有让他的皇阿玛忧愤而死的大清江山。同年二月慈禧太后的外甥载湉—清代最让人同情和慨叹的苦命皇帝光绪入继大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