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安------心中的盛唐》
第20节

作者: 电波青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转眼看向他,她不禁有些窘迫。然而下马亦不是,说话亦不然,连伊就那么静静坐着,尴尬之余,莫名几分炽热。
  广安王也没有与她讲话,倒是呵斥起众仆从,责怪他们怎么能让一位小姐单独奔行在前方。众人有些无奈,毕竟连伊自己跑得快,他们也没有办法。骂完后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从山下牵来备用马匹。而连伊下马望着被黑熊撕咬而亡的坐骑,眼中满是伤悲。这匹雪白大宛驹是千金难得的良驹,从前送给父亲的安息商人甚至高言此马与圣上的爱马照夜白同源同宗——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匹马驹与连伊一同长大,不知承载了多少蜀中回忆。如今那熟悉身影倒在远山他乡,少女连伊又怎能不伤悲。

  广安王把一切看在眼里,没有作声,只是吩咐众随从掉头,先不行猎了,要送连伊回去。
  连伊有些感动,看看马上的广安王,像是从不认识了一般。
  于是受惊的连伊被送回别院后,便一倒头睡了去。而一觉起来已是入夜,山中禽鸟归声,院内华灯初上。此时,众人刚从山里归来不久,收获颇丰。小奴列鼎烹羊,美眷移屏开宴,不相称的炽热展开在终南山的如水夜色中。
  连伊换上了轻纱襦裙,黛眉花鬓、高髻斜钗,十分动人。然后院中有小奴前来引路,带着她提灯在山夜林风中过,最后来到宴厅。
  这宴厅虽不及长安高宅奢华,却别有一番山中趣味。连伊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许多人都已入席,于是她连忙前去一一行礼。而崔王妃见到连伊便执意让她与自己同坐。连伊有些不安,赔笑问道:“那广平王殿下呢,霸占了王妃,王爷该生小女的气了。”

  崔王妃叹了口气,斜眼瞅瞅宴厅另一处,有些发狠地说道:“不打紧,他带了沈氏来,不会管我死活的。”
  连伊顺着崔王妃目光看了过去,只见广平王坐在厅中另一处,身旁有个明眸带水温婉似月的女子正在为他斟酒,于是她顿时明白了大半,便在王妃身旁乖巧坐了下来。(怕人物太多,大家晕了头,所以剧透一下:这个沈氏,可是后来唐德宗的亲娘呀)
  过了一会儿,寿春公主和建宁王还有广安王一起进了来。广安王见到连伊,便往这边过来。连伊好像是第一次见到广安王没心生反感,虽然她自己完全没意识到这些吧。
  而下一刻,建宁王与寿春公主也跟着广安王过来。众人与崔氏虽不甚亲密,却也相熟,便顺势坐在了一处。
  连伊真心感激,起身向广安王行礼道谢。广安王手一挥,大概是示意何须言谢吧,嘴角却泄露出一丝美好的上牵。

  建宁王打趣广安王道:“还是连伊能治你呀,连猎都不打了。”
  广安王脸有些涨红,连伊却没有留神。寿春公主也在一旁笑笑,对连伊说:“打猎什么的,年年都有,这次没尽兴,下次再来。”
  崔王妃这时竟又摆出了高傲脸孔:“等到日后连伊跟晓儿成了亲,可以让舅舅(杨国忠)在终南山北麓划套气派点儿的宅院,连伊到时想来便可以来了。”
  此话一出,连伊不禁眉头紧蹙了起来。一旁广安王更是十二分的诧异。
  要说广安王,平素在外虽然傲气满满,但每当皇族云集高席华宴之时,他却不太言语。可此时听到崔王妃的话,竟顾不上那许多直接问道:“这话怎么说?连伊和杨晓订过亲了?”

  粗线条的崔王妃也没想那么多,随口答道:“还没正式下聘过礼呢,前几天听家里人说的,但基本定下来了,只是今年晓儿犯太岁,等到明年开春便去连伊家下聘。所以呀,连伊也算是我半个娘家人了。”说罢王妃伸手搂了下坐在身旁的连伊,十分亲昵。
  可连伊听了,却着实没乐起来。广安王一旁寻思了片刻,也不言语。
  正当寿春公主发现气氛不对,想岔开话题时,寿王和嗣岐王两位殿下进来入了上座。于是小宦官们鸣音数下,只为引得众人注意。众人对亲王和嗣王微礼过后,丝竹声起,席展宴开。
  下一刻,嗣岐王在高堂之上对宾客们笑言道:“前一阵子,高仙芝高将军率领我大唐勇士,在西域大破石国。最近那被俘的石国国王还有宫眷已经被押解到了长安。前日本王去选了些,貌美能舞者甚多呀。今日特地备下一位绝色舞者,供各位一赏。这胡女能歌善舞,就是不懂汉语,不过更添得几分神秘呀。”
  众人听了,都纷纷祝贺嗣岐王喜得美人,嗣岐王几分得意,接着说:“石国人善舞,但石国的舞,想必大家都没怎么见过吧。上次看了,实在惊艳不已。不过这种西域舞,和北疆的胡旋还是诸多不同,他们那儿叫做柘枝舞,在西域当地很有名。好了,百闻不如一见吧,来人哪,鸣鼓,展屏,开舞!”

  ******************************************************************
  注一:大宛国盛产大宛驹,因大宛马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昔日嗜好宝马的汉武帝曾经特意铸金马一匹,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拒,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上好的纯种汗血宝马很是难得。从前,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注二:石国,也称赭时国,西域古国,昭武九姓之一。波斯语,石之意。今为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最早见于《魏书·西域传》称为者石。《隋书·西域传》称为石国:“石国居药杀水,都城方十余里其王姓石名涅……有粟麥,多良馬。其俗善戰……南去鏺汗六百里东南去瓜州六千里”。唐贞观八年,遣使朝贡。石国人善舞,有柘枝舞流行唐代长安,到宋代仍流行。
  天宝九年(750年)唐安西大都护节度使高仙芝攻陷石国,并擒国王(突厥人的吐屯)及妻子押归京师。第二年,在中亚由此而生了历史意义重大的怛逻斯之战,各位看官,敬请期待……
  日期:2012-02-25 21:48:50
  嗣岐王一声令下,只听得四周有低沉紧促的鼓声响起,宦官数人展开挡在舞池正中的屏阙,一名棕发如缕碧目春水的绝色女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而后乐声渐浓,鼓韵铿锵,这身着五彩绣罗的西域女子,踏出了曼妙舞步。那衣帽间着缀的金铃清脆作响,再到凭鼓乐颤抖的红靴纤腰,厅内众人无不恍然入神——而繁星万里,林风沙沙,仿若都已被这异域的婀娜颠倒迷魂。
  女子眉目之间也风情万里,厅中男宾上至王侯公爵,下到将军门客,无不凭那如水目光遐思不断。下一刻,女子开始了绚烂如梦的旋转。一圈又一圈,就这么转向了宾客席间;一圈再一圈,如此让所有人忘神。
  只是,一个短若惊鸿的片刻,女子袖中仿佛晃动出冷月般的银辉。
  众人还来不及反应,石国舞女早已转至寿王身旁,从袖中亮出一柄弯刀。
  说时迟,那时快,当大家还在惊诧,建宁王早已跳了出来。弯刀落下,建宁推开寿王,自己手臂却被深深刺中,鲜血旋即沿着少年的锦袖流淌而落。

  这时羽林侍卫们才反应过来,一众扑上按住了女子。而这边宦官奴婢们忙上来搀扶建宁王。
  女子下一刻被押着离开宴席,来到厅中远处。
  身旁卫士呵斥让她跪下。她听不懂,也不肯跪,只梗着脖子站在那儿。
  嗣岐王却吓得要命,连忙向寿王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并让人要好好审问女子。
  被惊的寿王一时也不安得很,另外自然十分地不愿意嗣岐王,只转过头看看受伤的建宁,十分感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