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扯西拉——我的人生感悟和经商心得》
第25节作者:
弘律 日期:2010-06-11 16:32:48
今天先来发个发泄的帖子,娘的,郁闷死我了。哈哈!骂一通就会舒服。
痛并忍受着——艰难的转型和升级之路
首先我要特别说明一点,所有的看我个人的帖子的人,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承受能力。我不会讨好你们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主,还是穷人。我特别的反对反人道的经济学观点。眼下中国已经进入了这样的一个时期:它以前所作出的种种错误的决策都开始得到报应了,尤其是最近的三五年,这种报应将给中国各阶层带来巨大的痛苦。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企业家,还是工人,还是农民。我们整个民族都面临着这场深重的危机,慨莫例外。经济危机会和社会危机夹杂在一起,使得我们每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会痛苦不堪。但是,我们所有人都别无选择,只有痛并忍受着,该来的躲不掉。你们任何一个阶层都会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生不如死。转型和升级之路是艰难的。
中国长期以来执行的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这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我无意于再在这个问题上做过多的说明。我们早该在2004年前后就对人民币进行一次性大升值然后再逐渐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以调节这种错误的方向,但是现在说这些无济于事,我们错过了一个绝好的历史机遇,不用说决策层当时顶守不住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公众赚钱赚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也不乐意当局突然搅那么一棍。全世界有一批苦心孤诣的经济学家一直在劝说东南亚各个经济体在经济向好的时候调整自己的新重商主义政策,逆转出口导向型经济,不把本国国民应得的财富补贴给他国国民,害得自己的内需发展不起来。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最近舒默这个令中国人感到像恶梦一场一样的美国参议员又出来了,发动美国政府启动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中国政府已经苦苦支撑着,在很多问题上不惜牺牲自己的盟友支持美国以换取时间,但是美国国内强大的舆论浪潮是不会轻易罢休的,因为美国的失业率太高了,政府抗不过民众的呼声。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是巨大的。通货膨胀也是不可避免的了。多年以来,国家反市场经济原则的通过国家粮库收购的手段去调节粮价,让粮价人为的贬值,以降低城市的生活成本,加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这种损害农民的利益以换取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的做法早该在十年前就中止了。但是遗憾的是,政府到现在还在用这样的政策,因为中国的出口型企业现在面临四重瓶颈:人力成本上升,通货膨胀,货币升值压力,市场需求不振。
国家只好再次牺牲穷人和刚刚快要步入中产阶层的一群人的利益,以换得短暂的喘息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农产品价格一上来国家就打压,2009年房价会暴涨的原因。这种刺激政策虽然可以短暂的延缓中国经济崩盘的速度,但是却在长远上加深了对中国经济的危害。因为农民们利益受损,农村消费就起不来。中产阶级受损,本来可以起来创业的一个阶层就全部被房奴这道枷锁锁得死死的,不敢再冒险创业了。这样客观上损失了本已经十分可怜的内需的同时,也损失了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机会。
日期:2010-06-11 16:34:39
没有错误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因果报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错误的政策导向不会使得经济发展的问题得到解决,只不过暂时性的压制了一下,压制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报复就越严重。
迈克尔波特教授说,贫困是一个国家不能强盛的原因,而不是这个国家不强盛的结果。这句话很多人会感到费解。穷国的国民不是应该贫穷吗?不,贫国的国民的富裕程度应该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控得到提升,低工资会造成内需不振,这从长远上来说是造成这个国家一直处在贫困状态的重要原因,因为发展不起来内需,就必然没办法可持续的增长力,因此穷国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去调节国民收入,让富人多缴税,穷人多得福利。但是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另一部分穷人做点牺牲,比如通过政府收购来平抑农产品的价格,通过故意压低城市生活成本来压低劳动力成本,取得国际竞争上的成本优势,换取发展。
这种颠倒的做法使得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今天的基尼系数说明了一切,穷人消费不起,富人们可能觉得穷人们穷对自己没啥损失,但是实际上这是最大的损失,因为穷人们消费不起,你的企业就不可持续,国际市场是不可能长期靠得住的,一方面,别的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渐发展工业基础,他们的工业基础成熟了后,他们在成本上的优势就比我们明显多了,我们的产品就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内在的痼疾,每隔十年八年的要发作一次,发作后外需马上减少。而国内因为穷人太没钱,外需一减少,内需打不开,企业就陷入极为可怕的亏损状态。据我所知,眼下中国的很多企业就处在这种状态。这些企业的老板精神压力很大,火性特重,只要跟他们接触一下就知道,他们处在人生最暴躁的阶段之一,焦虑和暴躁通常会使人丧失理性。理性一旦丧失,就会回归到动物精神上去,他们怪罪政府,指责工人。一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白今日危机的根源所在,二是长期的补贴型经济政策降低了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导致他们在今日的危机面前一筹莫展。苦无出路,工厂在苦苦的支撑。心中的怨恨无处发泄。我在帮助这类企业走转型之路,正身临其境,对此体会是十分深刻的。
经济危机所酿发的社会危机更为令人恐怖,这我就不多说了,说了我的帖子会被删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