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风云战沙场》
第10节

作者: 暗夜三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听镇上的说,已经快到我们镇了,你还是快些换了衣服,可不得让人家笑我教子无方。”

  王禅一听,这才低头一看。
  自己因为起得早,所以现在还穿着睡时衣服,也是因为天热的原故,所以显得有些随便。
  “母亲放心,孩儿这就去换,还请母亲在堂屋休息片刻,孩儿必不会让母亲失望。”
  王禅不再纠结,对于想不通之事,他生性随意,并不会深纠。
  堂屋内此时王彩霞作为家主,已坐在首位,而李悝则依然坐在左侧首位,并未带其它随从,显得很随和。

  “李相国守时而来,让小女实在有愧,禅儿一切安好,还望相国放心。
  只是禅儿自小喜欢新奇之事,十分顽皮,到是在镇上惹了不少麻烦。”
  王彩霞十分礼貌的介绍王禅这三年的生活。
  “以夫人之智,该已经在教灵童学识,应该大不一样了。
  孩童天性,顽皮一点也好,来此之时我也略有耳闻。
  灵童十分聪慧,善口舌之辩,实仍难得之玉,只需去掉蒙昧,它日必成大器。”
  李悝是此时楚国相国,有通天达地之才,话语里也略带周易八卦之语。
  八卦之中第四卦山水蒙,蒙卦主卦是水,代表着灵动、危险,上卦是山,代表静止。
  山水蒙,艮为山,坎为泉,山下出泉。
  泉水始流出山,则必将渐汇成江河,正如蒙稚渐启,又山下有险。
  因为有险停止不前,所以蒙昧不明。
  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必然蒙昧,所以是教育的当务之急,培养孩童纯正无邪的品质,是治蒙之道。
  李悝之语说得十分隐涩,并不言明,可王彩霞却听得真切。
  微微一笑道:“这三年之中,又有其它诸侯使者来过,探试禅儿。
  禅儿虽蒙,随时也可化作蹇,涉险济危。
  而李相国却从西南而来,利见大人。

  所以我才放心禅儿,也定然不忘固本,至于他能领悟多少,还请李大人亲查。”
  刚才李悝所说的是山在水上,视为蒙卦。
  此时王彩霞回的却是水在山上,视为蹇卦,山阻水流,就是蹇,意味着有危险、困难。
  正所谓山高水深,困难重重,人生险阻,遇险而止,必然要寻求大人的帮助,才能涉险过关。
  同时也预示着只要修德养性,志高自信,坚持不去,自然能冲破险阻。
  正是群山难阻流水,万折千回,必然向东之理。

  李悝一听随口念道: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来誉。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来反。
  六四、往蹇,来连。
  九五、大蹇,朋来。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正是此卦的卜辞,也算回应王彩霞。
  李悝说完,王禅人未至声音已到。
  “山高不阻水流,水在山上流,自然往低处,若是持高,必然难成大事,只要冲出危阻,大事可成。”
  王禅初读过周易八卦,也懂这易中之理,所以随口答之,人却已来到堂屋。

  对着李悝一拜,再拜,再再拜,算是行君子之交之礼。
  一行完礼,王禅就失了礼数,跑到李悝身边,盯着李悝道:“李伯伯,你这般高深的学问,什么时候能教教我,听说此易理之术,能通天达地,可卜天地变换,知身前身后之事,学了多了不少乐趣。”
  王禅再聪慧他也只是一个六岁的娃娃,娃娃的天性使然,那就是爱玩。
  可在赵府大院之内,能和他玩的却没有人。
  就连最小的侍女奴仆也有十六岁,算起来整整大他十岁,而且这些奴仆都没有赏识,与他没有兴趣之处。

  若说其它三家,王彩霞也不愿多带王禅去。
  纵然是带他去王氏一族大院,也只是看一看他的外婆。
  而王家的孙儿一辈,都一见王禅就躲,因为看着他额头上的鬼宿之相,始终有些害怕。
  “学识可以让人增广见闻,知天地自然之变,懂人间处世之道,并非玩乐。

  刚才听你所言,也算懂些易理皮毛,我此次来带了些古书,就是给你的。
  不过得有些条件,你若能达成,我自然传你。”
  王禅一听,小脑袋顿时摇了摇,摆了摆手道:“那不我学你的学识了,如此太无趣了。”
  王禅说完,脸挂了下来,装作生气的样子,坐到李悝对面。
  “禅儿,不可无礼,李相身居高位,学识渊博,你只学几日皮毛,怎能如此说话。”

  王彩霞一看,知道王禅是欲擒故纵之术,所以也在为王禅打下埋伏。
  一是夸赞李悝学识渊博,二是对比王禅只学了一些皮毛,这渊博与皮毛怎能相比,若是条件达不到,自然也有说辞。
  李悝当然也听出王彩霞的话中之意,所以只是一笑,到对王禅的理由感起兴趣。
  “禅儿,你刚才为何又不想学了呢,可有理由?”
  王禅知道李悝必会问起,早就想在胸中,只待发问。

  “李伯伯,学识之道,因人而异,有些人纵是你想教也教之不会。
  万千学识藏在书中,若我是书,自然也希望有人能识。
  就如同李伯伯一样,有楚王之识,才能让伯伯满肚学识得以发挥,若加了条件,反而失了学识之乐趣。”
  王禅言外之义,已经很明确,你满肚学识若不教我,教了旁人,怕也教不会,学识也如同千里马一样,也需要伯乐。
  李悝一听,虽然王禅有些自负,到是不失为可朔之子。
  想当年他学富五车,却也投靠无门,不也得主动展示自己所学。
  若真是条件太多,怕他也不会成为楚相,大展拳脚,发挥所学。
  这其中当然少不得楚王的慧眼识珠了。
  李悝也是哈哈大笑,看了看王禅道:“禅儿,你所说也不无道理。
  可你可知,这学识为先辈所书,含至理之义。
  刚才你也自比明珠,可你是否真的明珠,却也要让人相信。
  若不能证明,我又怎么会轻传。更加不可确定你就能学会我所传之学识?”
  “证明可以,我还以为李伯伯要什么黄金珠宝物什,我可就没有了。

  还有若是李伯伯要让我学了你传的古书之后,要为谁效命,我可不愿意。
  我若学成,自然会依天下之势,择明主投之,若无明主,我自己便是我的明主。”
  王禅的话虽然有理,却让李悝还有王彩霞听得脸上阴沉。
  在大周天下,如何能说无明主,兼之此时虎踞镇属楚王领地。
  如此说就有暗讽楚王非明主之意。
  若是在外面说起,这可是杀头诛九族之重罪,所幸只是在堂屋里说说。

  “禅儿,此话不可妄言。
  天下之大,何来无明主之说。
  你小小年纪,切要记住为娘之话,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当有自知。”
  王禅一听,也知道自己刚才说得有些狂妄,失了君子谦谦之礼,也是有些自责,脸上顿时吓得苍白。
  自小他还没受过母亲如此责训,也是一时之间失了主意。
  “禅儿,你若有志,却也得懂得藏拙,若处处露之锋芒,则易于折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