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德意志大国崛起的普法战争》
第5节

作者: 永远的草根阶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1-10-20 22:44:06
  很多法国将军不愿意正视这种数量上的差距,认为有克里米亚战争、意大利战争和墨西哥战争经验的法国老兵,会轻轻松松碾压普鲁士的新兵蛋子和匆忙征召起来的预备役。也有人看到了问题,批评法国兵役制度的弊端,说有些法国兵太老了,五六十岁的都有,明显活力不足,另外还酗酒成风,成了兵油子兵痞子。在这种氛围下,新兵也被老兵带坏了。农民宁可花上2,400法郎,也要买个人替他们当兵,您想这招来的兵都是什么素质?很多都是没有文化的社会渣滓。因为薪水低晋升慢,军官也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位,整个法军的文化程度很低,甚至高级军官也有很多大老粗。

  普奥之战后担任法国战争部长的阿道夫·尼埃尔(Adolphe Niel)元帅,想减少士兵津贴,刹一下酗酒之风,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大批当兵的不干了选择退伍。按说有钱可以招新人顶替他们,但是买人的钱都被皇帝拿来赏赐亲信,或者还赌债了。再加上1860年代法国人口增长停滞,到1870年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尼埃尔也想引入普鲁士式的预备役制度,把法国的兵役制改为九年,五年现役四年预备役,要求拨款征召并培训40万预备役人员,这些预备役人员战时集合起来,用于需要的地方。可惜的是,预备役的成型需要几年时间。1868年法案送往议会审议,自由派的议员们最讨厌这种“穷兵黩武”的做法,咔咔咔就对法案动起了刀子,把他的计划砍成了空架子。普遍兵役制要求征召所有适龄青年入伍,结果1870年只召到9万人,训练了20多天。为了不被“军营的腐败污染”,这些人一年只训练了14天。由于担心拿破仑三世到处穷兵黩武,议会要求这些征召起来的人,不能部署在他们家乡以外,这样动员起来的预备役成了“不动”的地方武装。负责训练军士是从部队上退下来的,武器是军队多年以前淘汰下来的旧货,这也让法军的预备役比起普军的预备役来,简直天壤之别。

  日期:2021-10-21 11:27:56
  尽管法军认为普鲁士军人不够专业,是一群“律师和医生”组成的队伍,但是普鲁士这些不专业的军人,有一大优势是法军不能比的。普鲁士军人普遍接受过初等教育,能识字会算数,领先法国十年,法国人普及初级教育是1880年代的事儿了。这样普通的普鲁士士兵就能看懂图示和地图,可以接受相对复杂的战术训练。三年紧张的军事训练,给他们灌输了纪律、服从和秩序,让这些人成为合格的后备军人,随时可以奉招重新入伍投入战斗。这些人一旦被动员起来,就是来保家卫国,爱国情绪和主观能动性自然会高于已显疲沓的法军。

  法国兵也有一项技能是普鲁士军不能比的,那就是枪打得准。这一优点让法军觉得一俊就可以遮百丑,打得准就是好同志,不过近代战争比的可不仅仅是枪法。
  普鲁士军官比同级的法国军官要年轻上十到三十岁,您没有看错,就是十到三十岁。法军的军官是从军士开始一级一级升上来的,熬到少尉通常需要十年!因此1870年的法军,中尉的平均年龄是37岁,上尉是45岁,熬到少校平均要47岁,五六十岁还是低级军官的大有人在,这么老的人去带兵打仗,思想如何僵化就不用提了。
  当然法国这种职业军队的做法也不是一无是处,法军更适合打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拿破仑三世上台以来的一系列军事胜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双方充分动员起来进行搏命的总体战,比的可就不仅仅是现役军队了。
  日期:2021-10-21 22:50:35
  普军最优于法军的地方,是他们的总参谋部。毛奇将军领导下的普鲁士总参谋部由60位精挑细选的军官组成,这些人从普鲁士战争学院(Kriegaakademie)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精于情报收集和计划制定。1857年就任总参谋长后,毛奇就开始改善普鲁士军队的作战效率。为了加快动员速度,他把普鲁士军队的军费从堡垒上挪到铁路上,把私人的铁路也纳入到总参谋部的掌控之下。这样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的铁路,战时都可以用来运输军队和物资。毛奇也是欧洲最早利用电报通讯的将军,对丹麦的战争和对奥地利的战争中,在柏林的指挥部他就可以利用电报,遥控指挥前线战斗。有了电报,大规模的合围战也就有了可能。《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英克曼之战》,俄军虽然计划完美,但是没有相应的通讯手段,部队一出发就无法协调行动,而现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了。普鲁士军队充分利用了这些技术上的进步,在1866年奥地利人临时抱佛脚,匆忙制定对普鲁士作战计划的时候,毛奇就已经开始实施预先经过周密策划的方案,三路进兵在克尼格雷茨包围了动员缓慢的奥地利军队。战后奥地利元帅海因里希·冯·赫斯(Heinrich von Heß)在总结教训的时候说:“普鲁士军队充分展示了一支做好准备的军队的战斗力。现在战争进展如此迅速,没有做好准备的军队来不及准备,而准备充分的军队的战斗力,是准备不充分军队的两倍。”为了准备对法战争,1860年后毛奇就把他总参谋部的军官们派往法国各地收集情报。普鲁士的参谋们穿着便服,侦察了法国东部港口,绘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地图,计算了法国西北部每个城镇和地区食品供给的情况。毛奇派驻巴黎的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Alfred von Waldersee)少校,跟拿破仑三世的副官交上了朋友,获取了大量法国军队的情报。通过这些情报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毛奇针对性地制定了对法战争的方案,1869年计划完成,普鲁士军队将分三路“寻找敌人主力消灭之”。

  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
  法军完全没有可以与普鲁士总参谋部相比的机构,尽管尼埃尔1868年的《军事法案》(Military Law)也开始向普鲁士学习,但是转型才刚刚开始,三心二意的法国完全比不了毛奇和他的总参谋部。法军中保守势力抵制着改革,论资排辈的基层拒绝军校毕业的学生,说他们没有战斗经验。学习普鲁士的进程并不顺利,计划、图上作业和演习完全被忽视。1859年法军参加“解放意大利”的对奥战争,军队竟然没有地图。1867年卢森堡危机的时候,将军们也发现给他们的德意志地图,居然是三十二万分之一的,而普鲁士军手里的法国地图是八万分之一的。1868年弗朗索瓦·阿希尔·巴赞(François Achille Bazaine)元帅接到拿破仑三世的命令开往德意志边境,巴赞要当地的地图,一直没有结果。

  http://img3.laibafile.cn/p/m/305495767.jpg阿道夫·尼埃尔元帅
  法国也缺乏一位像毛奇这样强有力的人物,尼埃尔的确是一位卓越的具有改革意识的将军,1869年拿破仑三世也考虑让尼埃尔担任普鲁士式总参谋部的领导,但是随着尼埃尔在胆结石手术中去世,法国军事改革便没有了下文。到1870年,法国还是没有总参谋长,总参谋长的职责落在了名义上的军队最高统帅皇帝本人身上,皇帝依靠他的助手巴塞洛缪·勒布伦(Barthélémy Louis Joseph Lebrun)将军和战争大臣勒伯夫同军队联系,而勒布伦的太太跟普鲁士人交朋友,透露了大量军事信息给了普鲁士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