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41节作者:
老肃2009 日期:2012-02-27 10:09:14
● 万事谋则立
万事谋则立。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通盘的筹划和缜密的细节设计,这样才可能接近成功的巅峰。成功永远垂青于那些有着充足准备的人,而对空想家和空谈家一概不买账。
大诗人薛道衡原是北齐的臣僚,此人除了笔杆子和嘴皮子过硬,国家战略谋略上也很了得。北齐末年,薛道衡曾多次建议执政者采取积极对策,以防北周侵犯,可惜的是这一极具政治远见的意见未被北齐的末代皇帝所采纳,后来北齐果然为北周所灭。
日期:2012-02-27 10:11:04
大隋立国后,薛道衡兼任聘陈主使,即今天的外交官。
古往今来的外交官都是特务,薛道衡也不例外。他在多次往来江东的外事活动中,对陈朝的腐败情况做了身临其境的了解,并上奏隋文帝,要求对陈“责以称藩”,建议帝国不承认陈朝和大隋对等,不搞南北朝对峙的一国两制,实有灭陈、统一南方之意。
日期:2012-02-27 10:12:10
薛道衡这样奏云:“江东蕞尔一隅,僭擅遂久,实由永嘉已后,华夏分崩。刘、石、符、姚、慕容、赫连之辈,妄窃名号,寻亦灭亡。魏氏自北徂南,未遑远略。周、齐两立,务在兼并,所以江表逋诛,积有年祀。陛下圣德天挺,光膺宝祚,比隆三代,平一九州,岂容使区区之陈,久在天网之外?臣今奉使,请责以称籓。”
杨坚生怕打草惊蛇,过早暴露自己鲸吞江南的野心,连忙拦住薛道衡:“朕且含养,置之度外,勿以言辞相折,识朕意焉。”
日期:2012-02-27 10:13:40
由于北方的突厥未能搞定,隋文帝可不敢同时树立两个强敌,被南北夹击成人肉馅饼。
杨坚一直对陈后主百般客气,为的就是要他将稀里糊涂的太平梦进行到底,而不对自己生出任何防范之心。
陈后主果然入彀,对杨坚的态度愈发变得骄横。他听说隋文帝相貌奇异,与常人不同,就让外交官袁彦画下杨坚的肖像带回一观。当见到杨坚的肖像画,陈后主大吃一惊,连声说:“我不想再看到这个人了!”急忙叫人把隋文帝的画像拿掉。
日期:2012-02-27 10:14:33
隋文帝的相貌气度确实与众不同。在杨坚还是北周丞相的时候,陈散的骑常侍韦鼎作为使节来北方访问,见到杨坚的容貌大为惊奇,韦鼎就拱手说:“您以后一定贵不可言,到那时则会四海一统,天下一家,十二年后,老夫将委质称臣。”
这个韦鼎是南梁国第一号战神“韦虎头”韦睿的孙子,称得上很有远见的名门之后。到了陈后主坐领江南后,韦鼎立刻把自己的田地和住宅全部卖掉。
韦鼎的好友毛彪,时任大匠卿,职位相当于今天的首都城建局局长,他看到韦鼎把祖田祖宅都清仓处理,感到很奇怪,就问为什么这样做。韦鼎回答说:“江南地区的王气已经没了,我和你都将会埋葬在长安。”及至陈被平定后,隋文帝召韦鼎并授予他上仪同三司。
日期:2012-02-27 10:16:28
开皇七年(587)秋,隋帝国进兵江陵,兼并后梁国,为一统天下扫除了障碍,杨坚决定相机攻取江南。
当闻知陈朝接受后梁萧岩等人投降时,隋文帝十分愤怒,对高颎说:“我作为天下百姓的父母,怎么能因为有长江的阻碍而不去拯救他们呢!”于是命令诸将大造战船。
有人建议应该秘密准备军备,隋文帝说:“朕将要替天行道,讨伐南陈,这没有什么可保密的!”并让造船者把砍削下的碎木片投进江里,使其顺流而下,说:“如果陈朝害怕,改过自新,朕还能再要求什么呢!”
日期:2012-02-27 10:19:35
大将杨素率军驻扎在永安(今重庆奉节),奉旨建造大型战船。大舰名叫“五牙”,堪称古代“航母”。
大舰上建有五层箭楼,高一百余尺。又在舰的左右前后设置了六根高五十尺的拍竿,拍竿是古时一种“导弹”发射军工设备,可置于兵车、战舰上,利用杠杆和滑车机械原理,掷出石块、钉板、火种等物以打击远距离的敌方。“五牙”能乘载战士八百人,旗帜招展,堪称战列舰。
第二号战船名叫“黄龙”,即今日的“护卫舰”,舰船上可乘载战士一百人。
其余称作“平乘”、“舴艋”的舰船则为快艇,大小不等,数量更为众多。
日期:2012-02-27 10:20:38
高颎是隋文帝的第一能臣,待其赴江陵安置后梁民众归来,已是初冬,隋文帝忙不迭把他找来请教伐陈之策。
高颎献计说:“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土热,水田早熟。量彼收积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贼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竹茅,所有储积,皆非地窖。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
此为疲敌之策,惑敌高招,毒辣之极。隋文帝闻计大喜,全部予以采纳,并依计而行,从此江南陈朝政府及百姓被搞得日益疲敝不堪。
日期:2012-02-27 10:21:38
在外巡时,隋文帝还特意招来内史令李德林,与他商议讨伐南陈的计划。大概李德林的策划很精彩,杨坚在马上举鞭指向南方对李德林说:“待朕平定南陈时,用七宝来装饰您,使崤山以东的士大夫,没有人能像你那样显贵了。”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杨坚深知集思广益的好处,便要群臣开动脑筋,拿出平陈的金点子来。
于是文武百官出现争献平陈策的踊跃景象。上柱国杨素、吴州总管贺若弼以及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人都亮出自己平定陈朝的高招。
日期:2012-02-27 10:22:19
在众多平陈策当中,以崔仲方所献的平陈策略最为后人称道,其略曰:“如今必须自武昌以下,在蕲、和、滁、方、吴、海等州增加精兵,秘密进行部署、筹划;在益、信、襄、荆、基、郢等州立刻建造舟船,同时尽量壮大声势,作水战的准备。蜀、汉二江在长江的上流,是水陆要地,势所必争。陈朝虽然在流头、荆门、延州、公丨安丨、巴陵、隐矶、夏首、蕲口、湓城等地置备了船只,但最终还是要聚集大军于汉口、峡口,通过水战来与我们决战。如果陈朝断定我们只在上游部署有重兵,因而命令精锐部队赶赴上游增援,我们在下游的将帅即可率军乘机横渡长江;如果陈朝把精锐部队都部署在下游守卫,我们的上游诸军即可顺流而下,鼓行向前。陈朝虽然有九江、五湖之险可资凭恃,但失德则难以固守;徒有精锐骁勇的三吴、百越之兵,因无恩则不能自立。”
日期:2012-02-27 10:23:40
这个策略不仅设计出如何渡江的战术,还考虑到南朝的民众心理,可谓是军政双优的平陈大战略。
隋文帝大悦,当即任命崔仲方为基州(今湖北钟祥市南部)刺史,命其在汉水之滨操练水军,为征战江南做准备。
贺若弼所献的取陈十策,隋文帝看了也连声道好,赐给宝刀一口,以示奖励。
晋州刺史的皇甫续将要离京赴任,在向隋文帝辞行时,他叩头行礼上言平定陈朝有三条理由:“第一,从力量对比上看,我们是以大国吞并小国;第二,从政治状况上看,我们是以有道讨伐无道;第三,从两国关系上看,是陈朝接纳叛臣萧岩等人,我们师出有名。陈属可灭,大隋必胜。陛下如果命将出师,臣愿意效微薄之力。”
日期:2012-02-27 10:26:20
领兵打仗并非皇甫续所长,他这是专门为隋文帝的南征打气鼓劲的。杨坚龙颜大悦,慰劳奖赏皇甫续一番,然后让他去晋州赴任。
无论何时何地,用“呼风唤雨”、“山呼海啸”等词汇来形容社会舆论的发起和作用一点也不为过。
舆论力量之大历来就不被小觑。一个政治家必须时刻掌握舆论导向,让思想意识统一在自己的领导方向上。
日期:2012-02-27 10:27:00
攻心为上,大的社会舆论就是一场不流血的政治斗争。而一些著名的政治领袖都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春风化雨,从而开创出一个新的历史天地。
588年三月初九,隋文帝下诏书说:“陈叔宝据手掌之地,恣溪壑之欲,劫夺阎闾,资产俱竭,驱逼内外,劳役弗已;穷奢极侈,俾昼作夜;斩直言之客,灭无罪之家;欺天造恶,祭鬼求恩;盛粉黛而执干戈,曳罗绮而呼警跸;自古昏乱,罕或能比。君子潜逃,小人得志。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重以背德违言,摇荡疆埸;昼伏夜游,鼠窃狗盗。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可出师授律,应机诛殄;在斯一举,永清吴越。”
日期:2012-02-27 10:29:34
杨坚派专人把这个骂得陈后主狗血喷头的玺书送给陈朝,历数陈后主二十条罪状。随后大搞宣传攻势,将诏书及陈后主二十条罪状抄写了三十万份诏书,派特工到江南地区广为传播散发,瓦解其军心民心。
兵法云:攻心为上。估计这个应该是李德林的主意。
那时还没有活字印刷机,一口气手抄写了三十万份诏书?可见杨坚对江南志在必夺!
日期:2012-02-27 10:31:15
陈后主对杨坚的这些举措付之轻蔑的一笑:“跟我陈叔宝玩文字?这不是孔夫子面前卖《论语》吗?你有能耐就长翅膀飞过大江来好了!”
不过,陈后主还是小瞧了杨坚的这个政治舆论攻坚战,他将为自己的轻敌思想咽下苦果。
而杨坚说出手就出手,要立马发动对陈国的战争了。
这年十一月初十这天,隋文帝杨坚亲自驾临“九省通衢”的定城(今安徽定远),举行南征誓师大会,下令讨伐陈朝。
这一天,不知陈后主在干什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