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3-16 21:28:00
书接上回
很清楚的记得,在堂叔家里第一次闹鬼到第二次闹鬼,平静了6年时间,记得这么清楚,不是三刀惦记着堂叔的2块大洋(说实话确实有惦念的),是因为堂叔家里第二次闹鬼之后,我就作了一个总结,我要弄清楚这闹鬼事件是否会与风水有关?
上一回囫囵吞枣的讲了公鸡的典故,我觉得这是不负责任的写法,需要补充一下道家的说法。
相传桃都山上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桃树,盘屈3千里,桃树上有一只天鸡,每天日将出时,天鸡就会鸣叫,天鸡一叫,天下的雄鸡也会跟着打鸣。天鸡脚下有两只神,一名郁,一名垒,手中拿着苇索,专等不祥或不遵守天条的鬼魂,捉到就把鬼杀掉,所以,公鸡打鸣也就代表着阴阳临界点,尘归尘、土归土,无论阴阳都必须各走各自的轨道。
公鸡亦称雄鸡,有着不凡的身世,据说是天衡星散开而变的,象征着南方,代表着阳气,三刀再得罪一下“同行”,很多风水师在为人解决桃花时喜欢教人以公鸡把门或者放在衣橱内,我觉得这很可笑,公鸡是桃山的守护神,是保护桃花的,又怎能破桃花呢?这岂不是荒天下之大么谬?公鸡是刚阳之物,岂不是加速家里的男主人更加好斗…?
民间有很多关于雄鸡风水用法,象公鸡鸣叫代表“功名”;鸡冠高耸表示“高官”;家里挂一幅雄鸡、旁边画一朵鸡冠花的画寓意“官上加官”;一只雄鸡带着五只小鸡的画,可以视为“五子登科”……等等,三刀对这些验证得少,不能肯定这些是否全部有用,见仁见智吧,我们姑且不予讨论。
雄鸡好斗,也能辟邪,道家认为,公鸡具“五德”分别是文、武、勇、仁、信,文是因为头顶红冠,武是由于脚踏斗距,勇是见敌能斗,仁是找到食物能召唤其他同类分享,至于信,是由于它很守时,会每天自觉报告时辰。如此正气之物,用作辟邪是可以起到相应的效果的。
嫌我说得太多了吧?嘿嘿,才说了个开始呢,今后还有更多更深入的典故,我还会更啰嗦呢
再说回鬼魂,解释太多,《礼记.祭法》说:人死曰鬼。《说文解字》说:人归为鬼。一种朴素的说法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三魂七魄,分藏在人的五脏六腑,当魂魄全部离开人体时,人就死了,魂魄就成了无体可依附的鬼,我们称之为鬼魂,有香火供奉的,可做家神,没香火、没阳人跟寻的,就成了游魂野鬼。这一节回忆中的饿鬼,就是此类。
未完待续… …
日期:2010-3-16 23:08:00
书接上回
前文说到,我又惊又怒,挣扎着要爬起来,可是,一阵刺心的疼痛让我一下子再次跌坐在地上,回过神来看看恶鬼,也是一副惶恐的样子在“咿呀”着怪叫,却不敢扑上来,我定了一下神,一下子明白了,我的五雷咒灵验了,神兵护卫在我身旁,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怎么办?难道又要象昨天晚上哪样耗下去?耗完了今晚,还有机会捉住这害人的恶鬼吗?不行,此鬼已吸取了不少阳气,不能再放生了,不然,这样下去会成厉鬼了。想到这里,容不得我多想,扶着法坛的桌角,站了起来,右手将佛尘的鬃毛在左胸的香梗上缠了两圈,用手紧攥住鬃毛,咬咬牙,“呀”的一声将香梗拔了出来。
香梗刚拔出,只见鲜血象流眼泪一样往下流,我不敢片刻迟疑,两指并拢,合成二指剑,就着伤口蘸了蘸鲜血,面对东南方向,飞快的在桃木剑上画了神效增功咒,接着,在法坛上扯下一小片黄纸,隔空写上止血符,贴在胸口的伤口上,瞬间,也就3秒左右的时间,潺潺流水般的血就被止住了,为方便同行验证,我不妨公开一部分咒语,咒语只有四句“… …铁匠横天过,一点止血腥”。欢迎同行指教。
血止住了,我活动了一下,也许是适应了的缘故,似乎不觉得那么痛了,深呼吸,虽然隐隐作痛,但也顾不了那么多,我放下佛尘,抓起桌子上的桃木剑,筑起七星步,左手挽起剑诀,剑指捏起早就准备好的“罩鬼符”,一边念咒语一边烧化,朦胧中看见鬼魂逐渐明晰起来,我不敢怠慢,脚踏罡步,一边舞起桃木剑朝着恶鬼斩了过去。
恶鬼不敢接招,一边呼号着,“忽”的一声,朝着窗户撞出去,还是象刚才一样被完全的反弹了回来,说也奇怪,反弹之后,身体一下子小了许多,我一剑没刺着,心里焦急,再踏罡步,不顾剑法了,又是一剑砍下去,这下子有感觉了,只见剑锋到处,一缕青烟升起,得了,吃我一剑,我左手反身在法坛上将帝钟娶了过来,对着鬼魂罩了下去,青烟如听了指引一般被收到帝钟里面。
一切恢复平静,我吩咐堂叔取来一个有盖的瓦埕,连同帝钟盖在瓦埕内,在瓦埕盖子上贴上“净血湖追魂符”,我说过,害人的,连做鬼的资格也没有,这一点,不是三刀手狠,这是规矩,我不敢造次。
说到这里,各位一定还存在一个疑问,这是鬼魂入宅,似乎与风水无关吧?非也各位,覆坟“二十四山龙运吉凶“和”十二星神煞吉凶断“等来论证,其中“十二星神煞吉凶断”中说到“玄武病龙祸千端,百般灾害来相缠,一年之内血财死,六畜损伤如自然。女人堕落官司贬,诸事不祥出淫奸,自缢溺水风声烂,横祸火灾心胆寒… …辛卯未年灾祸现,合家大小哭皇天。寅年亥上切莫犯,申年丙上祸更玄,若犯人丁自退散,倒霉不知几多年”。个中意思,大家自己寻昧吧。
未完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