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上显示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是关乎全国股民身家财富的重要指标,但在段暄眼中不过是两个带两位小数的数字而已。段暄一有空都会看这两个数字,然后偷闲在本子上记录了一些东西,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四年。
班主任曾经告诉过段暄,单独的几个变量是没有联系的,但是围绕同一个事件的大量数字必定能呈现出某种规律,就好比抛硬币,前一次抛出来是正面或者反面,对下一次抛出来的结果是没有影响,但如果把硬币反复抛上一千次,一万次,正面和反面的次数肯定是接近相同。当然这个规律有时很简单,有时非常复杂,但是段暄对这种规律的探索工作乐此不疲。
盒饭摊档是小本生意,利润很薄,因此要多赚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减少浪费。这也是段长卫最头疼的事,今天生意很好,盒饭不够卖,于是第二天就多准备了几十份,但常常又遇到营业厅的人突然又变少了,盒饭又根本卖不出去,尤其到了夏天天气太热,卖不掉的盒饭只能扔掉,让段长卫心痛不已。
段暄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每天能卖出的盒饭数量与到营业厅的人数是相关的,而影响到营业厅的人数最主要的是大盘指数以及天气情况。天气的因素比较简单,天气好,来的人自然多;如果是倾盆大雨,来的人肯定寥寥无几。而相比较,大盘指数似乎比天气更加重要。即便是风和日丽的春天抑或是秋高气爽的秋日,如果大盘跌的一塌糊途,往日热闹非凡的营业厅也会变得冷冷清清;反之,如果大盘土匪猛涨,即便是烈日炎炎或者大雨倾盆,营业厅内也是人头攒动,热情高涨。
因此,如果能预测准大盘指数每天的涨跌情况,就能预测出每天盒饭的销售量。段暄觉得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所有的经济学家、基金经理如果知道段暄这个原始而简单想法,肯定会郁闷之极。在他们看来股市就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而大盘指数是放映股市最直接最直观的指标,这么重要的经济指标竟然被段暄用来预测一个摊档每天能卖出的盒饭数简直是大材小用,说的严重一点,这是对金融业的亵渎。但是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并不认识段暄,他们也不知道段暄会有这么奇怪的念头,即便知道了,他们也没法阻止段暄。
其实,卖盒饭原本就是国家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只不过比起国家的外汇储备,进出口指标而言,一个小摊档卖盒饭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既然大盘指数做为经济的晴雨表,可以反应国家经济宏观层面上的状况,那么用来指导一个微观的经济活动,例如卖盒饭。
段暄在营业厅卖了四年盒饭,积累了足够丰富翔实的数据,现在可以开始着手实施这个思考多年的想法。
段暄现在还不知道世界上已经有了一门技术叫数据挖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数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段暄更不知道无数数学大师呕心沥血已经发明了诸如神经网络,决策树等数据挖掘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指导数据挖掘的过程,快速的发现一些未知的信息。当然,这些经验模型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引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同时,也在限制了人类的创新思维。
段暄没有这些经验和理论的帮助,没有束缚的同时也缺乏指导。因此,他只能借助自己有异于常人、能够产生原始极限理论和朴素微积分思维的数学天赋去努力发现如何预测大盘指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对于一个天才来说,强悍天赋已经足够了,就好比一个登峰造极的武林高手,即便手无寸铁,仅凭心中的意念和气息也能杀人于无形。
段暄在卧室的墙上贴了几张白纸,把大盘的走势、成交量以及每天卖出的盒饭、收入、支出的曲线画在上面。对着纸上那些高低起伏,曲折无序的图线,段暄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凝神静气,全神贯注,如同入定的高僧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段长卫对儿子这种类似走火入魔的状态已经习以为常,略为不同的是以往只有一个星期,而这次却持续了一个月。
天才异于普通人之处不仅在于其彪炳的天赋和智慧,更在于天才能全身心的专注于一件事。段暄就是如此,大盘指数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吸走了段暄所有的精气神,整个人都变得浑浑噩噩,卖盒饭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
“你找错钱了!”一个甜美的女孩子声音让段暄猛地一头惊醒。
段暄看着自己手上那张皱巴巴五十的钞票,才醒悟过来,眼前这个斯文的女孩子刚才给了他二十,应该找回十块而不是五十。
段长卫赶紧停下手上的活,从钱匣里面找了一张崭新的十块递给女孩子,然后连声道歉。段暄也不好意思的对女孩子报以尴尬的一笑。
段暄这尴尬的一笑似乎产生了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眼前这个漂亮的女孩子浑身一震,然后目光惊异、直直的盯着段暄,看了足足五秒钟。
段暄被女孩子异样的关注弄的有点手足无措,赶紧低下头配餐,回避对方专注的目光。
女孩子也觉察到自己有点失态,加之后面等待买盒饭的顾客已经开始表达不满,女孩子不好意思而又急急忙忙的拿了盒饭,挤出围在摊档周围的人群。
段暄看着不远处,那个女孩子有点慌张的背影,一脸茫然。
卖完盒饭已经快一点钟了,段长卫和段暄这才一人拿了一份盒饭,坐在摊档旁边的石阶上,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段长卫把自己盒饭上不多的几块肉夹给段暄,就没有更多的语言。段暄看了父亲一眼,然后又陷入沉思中。
“小喧,你最近在忙什么?”出于对儿子的关心,段长卫忍不住还是开口问了一句。
段暄对段长卫的问话充耳不闻,脑子里面萦绕的全是墙上那些弯弯曲曲的图线。这段时间的研究,段暄又取得了一些不小的发现。
“小喧!”段长卫有点不满的又喊了一声,故意把声音加重了一些。
“哦,嗯……”段暄这次终于回过神来,愣愣的看着段长卫,“爸,怎么了?”
“你最近怎么了,老是心不在焉的,是不是生病了?”段长卫停下了手中筷子,直直的看着儿子。
段长卫知道儿子没有生病,只是注意力全部被本子上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吸引了,而对之外的任何事物变得异常冷漠。段长卫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太了解他的儿子了。
段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段暄不知道该怎么对段长卫说,或者即便是说了,段长卫也不一定能明白。
从小到大,段暄就很少把自己的想法跟周围的人沟通,他不善于或者是不情愿与别人沟通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段暄是个异类,或许天才都是如此。
段长卫看了段暄一眼,段暄也看了段长卫一眼,父子俩都没有多余的话。
段长卫不指望能从段暄口中得到只言片语的答案,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关心自己的儿子。
段长卫习惯了这样跟儿子交流,借助一个眼神一个表情,而不是语言和文字,但这并不影响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父子俩正大口大口的吃着盒饭,一个女孩子走到他们跟前。
父子俩不约而同的抬头一看,原来是中午那个女孩子。
女孩子长的非常清秀,长发披肩,脸颊干净而白皙,虽算不上美丽动人,但是给人一种秀外慧中的感觉。
段暄看了女孩子两眼,试图从她清澈的眼眸中寻找到她的来意。
“小姐,怎么了?”段长卫站起身来,满脸堆笑的问那个女孩子,心里面暗暗担心是不是盒饭出了什么问题。虽然段长卫对自己盒饭的用料检查得也非常用心,不过也难免会出一些差错,比如青菜中偶尔会混入一些小虫子,米饭中的小沙子没有完全清理干净。
女孩子睁大眼睛,又盯着段暄看了几秒,然后试探着问段暄,“你,你是段暄吗?”
段暄愣了一下,惊异的神色在眼光中一闪而过,然后又恢复了平静不留一点痕迹。
段暄点了点头,还是没有多余的话。如果换作旁人,肯定会问对方,你是谁?你怎么认识我?
段暄继续埋头吃饭,这种反应有点不太礼貌,但女孩子似乎一点都不介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