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外企 - 我做会计好多年》
第34节

作者: LG漫步时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到这个问题,也顺便谈谈一个财务部门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我是觉得做为一个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这个方面是一定要重视的。女员工结婚、生育都是大事,这些事情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到她们的工作,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公司好歹是企业公民啊,也得有社会责任,不能因为女员工有这些事情就不招聘她们。尤其是财务和会计这个领域,女员工的比例还比较大。所以财务负责人要做的,就是一个要控制男女员工的比例,最好是有一定数量的男员工。虽然男员工通常想法比较多,有时不是很稳定,但他们没有产假这个问题。如果你找到合适的人,在一个时期内,男员工是保持财务工作平稳运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然,如果就是找不到很合适的男性员工,也不是大问题,那就要注意年龄的搭配,其实就是通过年龄的差距,来保证他们结婚、生育的时间尽量不重合。总之,一定要避免出现同一年龄段的年轻女员工太多这种情况。我有一个朋友,在一个中等规模公司负责财务,就犯了此类错误。他的财务部里面总共9个员工,只有1个男士,其他8位女员工只有一个财务经理是30多岁有孩子的,另外的都是大学毕业22、3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的。结果你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在去年第四季度前后,一下子有4名员工同时怀孕,而且都是那种妊娠反应比较大的那种,经常是这个今天请假,明天那个请假,更多的时候同时2、3个同时不能上班,造成其他财务同事的工作量猛增,财务工作质量也下降,让我这哥儿们非常痛苦的一段时间啊。


日期:2008-12-24 17:20:00

  这个并购整合的工作对于财务部来说,实在就是小菜一碟了。那个财务主任过来了,因为离预产期还有7、8个月,因此基本上工作没什么大问题,多了个人手,但并购后的工作量基本没什么增加,对我们来说倒也不是坏事。而资产,我们发现都比我们BBB正在用的要好,就全盘给搬回公司了。
  倒是销售部门比较麻烦。MMM的销售代表们心态比较复杂,军心不稳啊。不过,BBB销售的工资水准是比MMM高的,这个对MMM的人来说总还算是正面的一件事情,不过他们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工作能不能保住。MMM有一些产品是比较高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算是奢侈品,这个BBB以前是没涉足过的,因此相关的渠道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因此,MMM的这些销售人员的价值,就在于并购后维持和渠道的关系,等待BBB逐渐地能够接管这些渠道。

  但他们也知道,BBB本身的销售渠道管理是很强的。MMM有的那些渠道,BBB确实没染指过,但如果BBB想做,还是能够拿下的。因此,一旦BBB完全掌握了,MMM的销售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毕竟这些销售人员在MMM受过的训练,比起BBB的销售人员还是差了一大截。BBB不说有近百年至少也得有七、八十年的渠道销售经验了,总结出一整套销售理论,而这些理论通过不断的培训,强化了每一个BBB销售人员的能力。很多BBB的销售,只做到主管一级,但离开BBB后,在很多其他FMCG的跨国公司里做销售的高级职位,很多也做到了一些高科技公司,现在在西门子、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等公司,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MMM北京的CEO,尽管自己决定不转到BBB了,但他可能是觉得自己对“兄弟们”得有个交待吧。所以他在幕后出主意,让MMM的销售代表们和BBB谈条件,趁着他们觉得自己还有价值,要为他们的将来做好打算。MMM的人要转到BBB,是要和BBB重新签劳动合同,于是MMM的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消极地拖延签订合同的方式,要求在薪酬福利、合同期限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事情上有更多的保障性条款。他们不签合同,就可以在家歇着不工作,这样对BBB在原来MMM渠道上的工作有不小的影响。

  这会儿就是考验一个公司的实力和管理水平的时候了。

日期:2008-12-28 14:31:00

  那时的BBB要是用现在的劳动合同法来衡量,是个超级不错的公司了,公司的原则就是合法做生意,而在人事管理上也严格遵守各地的法规及公司的人事管理规定,有的时候你甚至觉得BBB有点迂腐。
  比如,BBB在北京的工资水平是怎么定呢?他们是先找咨询公司,就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所谓的四大中的一家来做薪酬调查,主要调查是从这几个方面:公司的性质,比如外资还是内资,国有还是私营;公司所处的行业,高科技还是传统行业,是劳动密集还是资本密集;公司的规模,比如营业额、人数等等。然后他们还要对每一个职位做深入的定义,就是要了解同样一个职位,在不同公司有什么不同, 就是通过对比每个职位的job profile或者称为job de ion (JD),给不同公司的岗位一个公认的可对比衡量的标准。

  而BBB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在人才市场的工资水平居于75%点,就是在100家公司里,同样的JD的岗位的工资,BBB的岗位工资要高于75家的水平。这个结果就是连公司最低的职位如前台,工资居然是每月3000,这个可是10年前啊。那时你给1500-2000都可以找个很好的前台了,可这个是BBB的薪酬体系最低的一级了,必须给这个数。确实有点迂腐。

  所以,BBB在并购MMM的时候,自然不会想什么鬼点子去为难MMM的员工了。前面说过了,BBB的工资水平比MMM高,所以MMM的员工过来,工资自然就给涨上去了。BBB的社会保险很全,MMM的员工过来,也都一个不落地给上了。要说BBB这样的雇主也算不错了,现在你要求它给你更多的保障,比如包括甚至是几年内不得解雇之类的,这个连BBB原来的员工都没得到过这种条款啊。

  说到这里,顺便批评一下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我们2年前也有并购,但我们并购后,给那家买过来的公司太多的例外待遇了,现在管理越来越难。当年我是坚决要求不搞特殊化,并购过来就立刻按公司既有的规章制度办,我们老板不同意,非要搞个“以人为本”,一切都为了让他们满意,这到底是个什么逻辑,我到现在也接受不了。
  BBB啊,现在想想这种百年老店的公司能撑上百年,自然有他的一套。BBB很明确地表态,MMM的员工从并购那天起,他们就是BBB的员工,他们享受一切BBB原有员工的待遇,他们是公司宝贵的资产,尤其实在MMM原有的销售渠道上。所以,BBB真诚地欢迎每个原MMM的员工,希望他们早日签订合同,尽快开始工作。对于拖延签订合同的员工,如果对BBB的offer不满意,BBB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解雇补偿,然后不再聘用。原MMM的销售渠道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维持,但公司不会因为这个渠道的事情破坏全球定下来的规则。

  在整个并购过程中,BBB的态度以及我们这些并购委员会成员的态度,都是温文尔雅的,凡事都抱着有事好商量的态度和MMM打交道,但确实从来没有失去过原则。而BBB的这个表态,态度之强硬,超出MMM员工的预期,但其实也在我们这些人的预料之内。这个做法比我现在所在的公司的做法,不知要高明了多少倍啊。

日期:2008-12-30 12:13:00

  一个“普通会计”的职业之路 (一家之言,敬候抛玉,呵呵)
  因为“yuxinzhener”朋友问到了做财务的去哪个行业好这个问题,我回了贴,但觉得可能讲的还不够,所以在这里再多说两句。还是要先声明一点,这个根据我个人的经历而来,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的,而且也许换一种道路,我也许混得更好。不过,至少目前来说,我觉得这个道路不是最好,也是比较合理一些的途径。大家看一看,开拓一下思路,也可以引来更好的玉。

  先定义一下标题的“普通会计”,就是像我一样的土鳖吧,呵呵,IQ平平,没什么显赫的教育背景的。
  看了我的帖子的朋友,看到现在也大概知道我前两个工作,一个是AAA,就是四大之一;另一个BBB,算是个比较大的跨国公司,行业里排前三。如果不考虑在四大一直做到合伙人,想终身从事审计事业的话,那么我这个职业道路还是比较合理的一个选择 ――― 就是离开四大之后,应该找一家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跨国公司去待几年。为什么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