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外企 - 我做会计好多年》
第13节

作者: LG漫步时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那会六大国内的人少,项目基本上是以香港同事为主,通常是香港同事带队,4、5个香港同事加上2、3个内地这边的同事。内地的同事都是刚起步,级别低,香港的普遍都是做过2年以上的。应该说大部分香港同事都是挺不错的,对内地年轻的同事也很关照,大家相处得总体还不错。虽然我们总是烦他们在一起还老当着我们面说我们听不懂的“鸟语”,但一般来说,大家没什么特别的矛盾,就是工作关系,有时候项目做久了,还能发展出友谊来。当然,也有发展出爱情的,最后结了婚,香港的人倒插门到了北京的都有。

  毛主席说过,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我们也确实碰到一些不是那么友好的香港人,尤其是有些香港同事有过留学美国啊英国的背景的,老是牛逼哄哄,尤其看不起内地人和内地的事情,很讨厌。我这个哥们,就叫他S吧,一个人被所里派到广州那边和3、4个香港同事做一个项目。带队的香港人,好像是在澳洲留过学,但也没拿什么永久居留资格,就跑回香港了。总之到了广州,这香港老兄就看什么都不顺眼,对客户也是一副瞧不起的样子。

  我这哥们儿S就痛恨这种人,所以对这香港老兄不太感冒。这老兄因此对S也不好,老是挑刺,因为S也是刚做不久,很多东西也不是很清楚,出错难免,也就忍着。终于有一天,因为一点对客户会计处理的看法不同,两个人有了点争执。香港老兄估计也忍了许久,说话有点火气,不太注意用词,说的意思大概就是你们大陆什么都不好,水平也低,还净想去香港上市,而且你们大陆人去香港,把香港弄得也不好了。那会香港还没回归呢,但已经定了97回归的时间表了。我那S哥们当时就急了说,你说我做的不好可以,但你不能说我们大陆不好。我们大陆是一个国家,响当当的国家,有国际地位的国家,我们马上就要收回香港了。要是我们不收回香港,你们香港人什么也不是。你们是英国人吗,英国人可不这么认为,连国籍都不给你们。你们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不是。你们是一些连国家都没有的人,你们牛逼什么啊。你们香港有什么啊,我们广东不高兴了,把管道一切,你们连自来水都喝不上(这个我没考证过,不是S怎么这么说的)。哈哈,这一段话,说得那个香港老兄当时就晕菜了,楞了半晌。

  后来两个人居然就关系正常化了,一直到项目结束,关系都很融洽。若干年后,我做一个项目,碰到这个香港老兄,他还向我打听S,言语之中竟有敬佩之情,哈哈。

日期:2008-10-27 11:43:00

  说说六大或四大吧。
  如果说如今在四大干了几年的人出来,感觉是给自己的会计职业生涯镀了层银的话,那我得说,10几年前,在六大的工作经历就是镀了层金了。这个原因我前面也说过了,是因为10几年前六大在国内刚起步,招聘的人的数量和现在比是非常的少,而外资企业蜂拥而入,急需大批本地会计人才。这些外资并不了解本地的人才市场的情况,少数的几个参照系就有六大了,在六大工作过的人,他们就会认为是合格的至少是水平相当不错的人才,所以,那个时候即使在六大只干过半年一年能力很一般的人,也经常有外资企业抢着要。

  现如今,每个四大的所都要招募上百个应届毕业生,而每年也都有数量不菲的四大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四大,在外面飘着的四大的人越来越多了,物以稀为贵啊,自然也不如以前那么抢手了。另外,很多知名外企,本身内部的机制也是非常不错,吸引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包括财务毕业生,这些人的竞争力丝毫也不比四大出来的人差。
  那么一个毕业生,如今还要不要打破了头地往四大挤呢?
  如果你很厌烦会计这个职业或者你很不喜欢四大那程序化的工作方式,那我觉得还是不要在四大浪费时间,不如往通用电器、宝洁、英美烟草、西门子啊这类公司去,一个财务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容易在这样大的公司里找到转型的机会。如果你热爱审计这个行业,而且性格中有做销售的因素,不在四大做,去家国内的大所,考下CPA,自己独挑一摊,也会是很有发展的。

  如果你有志向在财务/会计这个领域发展,也愿意忍受四大前几年繁重乏味的工作,那么我建议你还是应该努力进入四大,这个对一个财务人员是大有好处的。因为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你进入了一个圈子,就像读了名校MBA的人,有个校友的圈子一样。这个圈子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比如我离开AAA后到了BBB,这个公司财务部门很多人都是六大的人。亚太区的CFO-安永的,中国控股公司两任财务总监-安达信的,中国公司会计高级经理安达信的,中国公司负责市场投资的高级财务经理-安永的,中国公司两名审计高级经理-一个普华的一个毕马威的,华南区高级财务经理-德勤的,我的顶头上司-永道的。六大的人都齐了!我说的这些人都是香港人,香港是我们亚太区的总部。六大在香港的发展比在内地早很多年,所以这个六大占了很多财务管理高级职位的情况,最终或者说也许已经在我们内地出现了。

  尤其是有意思的一件事,我刚进入BBB时中国公司的财务总监是位女士,以严厉著称,我的顶头上司非常怕她。我到了BBB大概2个多月的时候,这位财务总监来北京视察,他们叫做office visit。我老板是如临大敌啊,弄得我也和他一样特别紧张。等到见了面,财务总监看见我,和我大概聊了一下,等知道我是BBB出来的,就问我认不认识KKC。我说我认识啊,太熟了,这个KKC那会刚升职成合伙人,我和他一起做了一个项目,待了3、4个月呢,人很好。你猜怎么着,这个KKC是这个财务总监的老公啊。这一下,大家关系感觉就融洽了很多。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是我和财务总监聊天了,我老板也很高兴啊,省得他没话找话了。


日期:2008-10-28 17:57:00

  所以说,年轻的同行们,如果刚毕业,或者是毕业2、3年内的,有机会的话,可以尽量试试去四大工作。尤其是未来不太有可能出国深造的人,四大几年的工作经验,有可能是未来你应聘其他工作唯一的亮点了。
  不过,四大毕竟不是在每个城市都有分支机构,即使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四大一年的招聘总数也是有限的。目前类似校园招募的这种方式,又往往并非只对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英语专业的、计算机专业的等等过去觉得跟四大八杆子打不着的人现在都在往四大钻。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清华大学学计算机的,前两年毕业,直接进了普华。另外,四大现在也会专门招一些有海外读书背景的人,不一定是名校的。我认识一个人,女儿在国内没考上大学,家里花了几十万给送到英国读了个一般学校,拿了学士学位。在国外不好找工作,回来了。学了几年,毕竟英语好啊,进了安永。这些都使做会计的人进入四大的难度越来越大。

  所以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不要在一棵树上吊着了。目前类似埃森哲、波士顿咨询、麦肯锡这样的咨询公司,也都是在国内招大学毕业生的,另外通用电器、英美烟草、宝洁、联合利华这些公司也都有很好的类似管理储备人员计划(management trainee program),这些都能给财务这个大类的毕业生提供很好的机会。在这些公司工作的经历,对将来出国读书深造大有益处,一点儿都不比在四大差,甚至有得比四大还牛。

  另外,对审计有兴趣的人,也可以考虑去国内其他大中型的会计师事务所试试。很多所的实力是相当强的,所里的合伙人、高级经理的很多都有四大或海归的背景。这些国内所和四大不同的是,你即使是个刚进去的新人,你也可以为所里找项目,如果你社交能力比较强或者相关的关系比较到位,你要是能拉到大的客户,在所里晋升也会很快。在这些所里干上几年,比四大干同样时间的人,通常对外的关系更广,跟税务、财政啊相关政府部门关系比较紧密。四大更多是靠它的那块牌子在国内混,所里一般的个人是和外面没有太深的关系的。国内所则不同,个人能力会受到锻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