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传真来了。可我却有了疑问了,因为这个传真上把那个讲师的情况说的更细了,说这个人再往前是在六大里工作了很多年,“负责”了很多大中型外资企业的审计,是很高级职位的。而这个人他们称呼为M先生的,他的姓M是不太常见的,而我在AAA就 曾有个同事是这个姓。我于是就又打电话过去问,这个M是哪个所的,对方说他们一般不透露讲师的情况的。我就说我有同事听过一个M先生的培训说特好,我想知道是不是这位。这下对方好像放松了警惕,说他以前是AAA的,名字是M什么什么。她再说什么,我都不听了,我把电话挂了。为什么,因为我了解M啊。从2008年现在看来,他是个能力挺强的人,因为我听说他现在做的不错,而且他的性格其实是很外向,能忽悠人那种。他的技术能力一般,但很会和别人打交道,而且很善于忽悠自己的背景。但是10年前啊,可不是这样。他在AAA只做了一年,只做过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企业的年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他负责的。他离开AAA后也就是96年那个时候吧,他在一家中小型企业里做内审。我不知道他数年的财务总监经验是哪里来的,他的预算经验是哪里来的。再告诉你啊,他那会刚大学毕业2年啊。
所以说啊,有些培训机构骗人是相当厉害的。当然,参加培训的人通常都是公司出钱,发现受骗了也不心疼,只是浪费了时间而已。但也确实有些小企业,财务部门争取一次培训的机会也不容易,如果上当了,是浪费了一次挺好的机会的。所以直到现在,我选择培训的时候,还是很谨慎的,因为很多的培训机构很不负责任,而且他们抓住了参加培训的人的心里,反正是公款,发现受骗了,也没几个人会真的没完没了的要个说法的。我说的这个DPZ,这么多年了,看来还活的挺好。
所以大家在决定要参加个培训前,最好是多打听一下培训机构和讲师的情况,当然这不容易。像我这次,还是因为是M我才发现。要是这个是其他六大的,我还真可能就受骗了。
我觉得大家选择培训的时候,最好是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有的放矢,并非贵的培训就一定好、一定适合自己。比如说你想参加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培训,像是讲讲US GAAP以及它和中国准则的差异,那就最好是参加小班的授课。最好参加的人在15-20个左右。这种培训人少,价格往往高,学生和老师会有非常多的机会互动,因为价格高,参加的人里难免会有一些公司里财务的骨干,这些人问的问题往往很有难度。这样的培训,通常老师的水平不会太差,太差了他不敢接啊。我参加过一个,老师是在毕马威做了10年了,后来去了家美国上市的公司做。课上举的例子都切合实际,理论和实际都有一套,确实不错。而参加培训的,好几个都是挺有名气的公司,我记得有西门子的、美孚的,问的问题也很靠谱,不是那种下了课或者休息的时候就去问老师特弱智的问题那种,让老师都休息不好,呵呵。
当然,也有培训是宣讲一些新的法规的。比如说税法方面的,价钱不是很贵,人很多。但只要讲师是税务口做实务的,我觉得就应该还可以,这样的培训,你找个大学教授倒不一定合适。因为毕竟最终你实际操作的时候,解释权是在税务手里,你得听听人家是什么角度来看问题的。
还有一类培训,其实叫研讨会,就是seminar,往往价钱不便宜,而且是在高档酒店里。这个往往内容其实就那么回事,貌似是想通过这么个研讨会,给财务人员弄个关系网络什么的。这种的,建议大家就少参加了。通过一个研讨会,你能建立什么有价值的网络啊,你说呢。另外,你要是级别低的去了,人家是个公司的财务副总,地位不对等,人家图什么跟你建立关系啊。还有,做财务的往往都比较腼腆,这种培训很多都是一个公司的2个人一起去,中午吃饭也在一起,很少主动和别人交谈,尤其是很多女会计更是这样。所以这种培训,我个人认为是最不值的。
日期:2008-10-11 21:08:00
那几天每天都在想这个事情,和上次在制药公司和外交部之间的选择不同的是,这一回完全可以由我自己做主。其实那1200元的工作对我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办公的大环境也要比AAA那边好,毕竟那是在国际大厦,那时还是北京市比较顶级的少数写字楼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当时去两家公司面试后的感觉,是觉得AAA的人的素质好像高一些。另外看了介绍的小册子,发现AAA原来是挺知名的所谓“六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看一些介绍,好像六大进入中国大概是80年代的事情,但都是以代表处的形式存在。等到可以建立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的时候,好像都是90年代了,而且初期发展的也不是很快,人比较少,做业务都是从香港那边派人过来。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一个机会,一个国际性的大公司新开辟一个市场,肯定有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如果能在比较早的阶段进入这个公司,应该说是个好的机遇。
这个问题花了我大概一周的时间反复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去AAA,宁可少拿50%的工资。我觉得这是我职业生涯中到目前为止少数几个正确的决定或者是抉择了。
这个决定做了,下面就是要把手头那点工作交出去,然后让局里同意我走。这两件事,应该是先让局里同意我走,餐馆这边才会同意我开始交接的。但局里那边是铁板一块,我自己又跑了一次局里,见了人事处的人,人家口气很硬,没商量,交钱也不行。因为刚放走了一个,他们不敢再放了,估计怕向上面不好交代。而且,对他们来说,那个年代,不让你走的,一般来说你还真不敢走,因为你的档案都在人家手里,正规的公司都是要档案的,你拿不到档案人家怎么接收你啊;另外我们还是“国家干部”身份,强行走了,真的被开除了,就没这个身份了。那是个“铁饭碗”,谁想丢掉呢?!
而餐馆这边发现我也没拿到局里的任何批复,说明局里根本不会同意。这个情况下,我们主管也不敢说让谁来接我的工作,她真那么做了,就等于她同意我走了,在那个体制下,我能理解她的处境。当时很着急,但想到应该能有2到3周的缓冲时间来想想解决的方案,我就想再看看其他的解决途径,不能冒进,得罪了局里毕竟不好。
可偏偏这时,接了AAA的一个电话,让我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是一天早上,到了财务室,刚照例收完下面收银员送的钱,制完了单,就开始发呆想我怎么能够搞定局里让我走这件事。电话响了,对方说是AAA的,问我交接的情况怎么样,到底哪天能够来上班。我很奇怪,前两天刚跟他们通过电话啊,干嘛这么着急问啊。对方说,现在临时有几个项目特别需要人,想知道你明天能不能来上班,而后天就要出差去海口那边做个项目。
我当时就有点发蒙,这边局里还不放呢,更何况工作没人接啊。中午我没吃饭,在公寓里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理了理思路。首先,我觉得我在局里没关系、没背景,想要通过正常程序在短期内离开是不可能了,所以,只能一不做二不休,我“强行退出”了――既然都死机了,只能关机。为了个人事业发展,我觉得明天就去AAA上班。其次, 既然做了这个决定,剩下的就一定要把工作交接好。我也在论坛看有人发帖说,能不能不交接就走了。我说能,但不好。做会计的人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责任心”。我要是知道一个干会计的人责任心不强,我是万万不敢用的。
下午上班,我什么都没说,埋头把手头所有的单子都制完,盘点现金,清理支票,自己也不知道交接单应该是什么格式,因为我来的时候就没有正式的交接工作,但我还是按照我的理解,把我做的工作、每个工作的状态、存在什么需要跟进的事项很详细的写了满满一篇A4纸。
都弄完了,找了个时间,办公室的同事都在四处溜达休息,人比较少的时候,我跟我们主管说,我明天就去上班,局里批不批我不管了,大不了开除我了。我的工作内容也不复杂,我都写在这个单子上了,您看看,觉得行,就签个字,算是正式交接了。觉得不行,我就把单子放这里,我自己留一份,将来哪天能交接了,我就回来交接。主管看我去意已决,似乎也没什么办法。不过我还是要感谢她的是,她在交接单上签了字,这多少也算给了我这个“强行退出”一点点合法的认可。我也跟她说了,有些未达账项是有些历史问题的,一直没解决,如果有问题,我将来找时间回来可能多做些解释工作给下一个人。我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后来从海口出差回来,还专门回去了一趟,和接了我工作的人,把未达账项的一些事情理了清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