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职业生涯感兴趣的原因,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很感动。这个女孩在芸芸众生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今天的她平凡如你我,虽然她也会经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几乎可以判定若干年后她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很多的人仰视,慨叹她的幸运和机遇,但很少有人知道那是因为多年前她给自己树立了坚定的职业目标并一步步地为之奋斗才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这个案例有着非常现实的参考意义,正如一个网友所总结的,这个女孩从现实出发,渡过了一个阶段的迷茫期之后在工作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围绕自己的目标开始一点点地积累资源。在此过程中,这个小姑娘没有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去工作,这样的格局和气度确实是很难得的。其实我个人的经验,职业(其实不仅仅是职业)的成功需要vision,passion还有action,当然还有一点点的运气。Vision属于战略范畴,一般大家认为有点虚,就是大家一般说的职业生涯规划,我谈到的选择和职业目标都在此列,它是要解决你往那个方向走的问题。大家可能会说很多人没有vision一样能够成功,就如同很多的企业没有战略一样能够生存。我也承认这种现实,但是一是有了清晰的方向,能够让你少走弯路,能够加速你的成功,它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必要条件;其次是现在的职场环境和几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化的人才越来越多,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前没有vision照样成功但不意味着今后可以成功。三是有的人认为环境变化太快,计划跟不上变化,设定了目标也没有什么意义。这个观点流毒甚广。前段时间我们的地产集团讨论战略,竟然还有的人提出来讨论战略意义不大,意思是这个市场机会主义者或许能生存的更好,我就指出来,我们非常有必要讨论战略,或许我们的战略导向只能占到40%,但我们要逐步提高到80%乃至更多,逐步由机会导向走向战略导向,否则企业很难发展。战略定了以后本身并不是议程不变得,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调整。Passion介于vision和action之间,制定你的发展方向的时候要考虑什么事情能让你又激情,你有激情才能够积极地去行动。Action当然更为重要,其实现实中很多人发展不顺利不是方向的错,入对了行也选对了企业,但就是不能把事情做正确。我举得这个案例从这三个方面都会对我们有启发,比如在action层面这个小姑娘作事情的态度,连台湾老板都觉得这个小鬼作事情还是不错的。当然还涉及到理财,人脉关系的处理等等,我在后面都会讲到。
日期:2007-11-30 21:34:02
职业生涯步步高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很多的职场人士尤其是刚刚进入职场的人,许多的烦恼恰恰和兴趣相关,而大都是因为对兴趣的误解而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职业选择的时候忽略了要考虑自己的兴趣。许多人在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主要的根据就是公司给出的薪酬或者说社会所认可的就业热点。我并不是说金钱本身有什么不好,追求高薪本身就是职业价值的一个体现,问题在于,过分考虑金钱往往导致你忽视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导致你做出错误的职业选择,这样的后果就是你获得了短期的高薪,但长远看来,即使从金钱的角度,你也是得不偿失的,更不用说你失去的工作乐趣等等其他方面的东西。我所认识的王先生是个很不错的技术人员,很喜欢钻研,因为技术不错,他们公司犯了技而优则仕的毛病,希望他能出任技术经理。本来王先生是有所犹豫的,但技术经理的薪金待遇让他最终作出了决定。没想到,上任后他不善沟通的缺点暴露无遗,工作的非常辛苦,工作的业绩可想而知,再回到技术人员的岗位上面子上又抹不开,最后只好辞职。刚刚工作的前几年,经济压力比较大,也比较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几百元的薪水差异就让决策变得轻而易举。这样的时候要更多的追问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你真正想要的决策。
在这里,要指出一个很多人存在的误区。很多职场中人都过分重视能力和技能,一些职业指导书籍也强调要自问“我有哪方面的专长”或“我有什么技能”这一类的问题。这一现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很多人找工作时强调专业对口。技能评估当然很重要,但是在职业发展上“我想做什么”比“我应该做什么更重要,”“我是否对某件事感兴趣”也比“我是否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更重要。”每个人最大的竞争优势,往往并不是自己当前的技能,而是来自于自己愿意以最大的热忱和渴望所作的一切努力。唯一能保证你职业成功的实际是你内心里的渴望,你一定要成功,这种渴望会引导你一步步克服障碍,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并最终走向成功。
日期:2007-12-4 12:02:54
职业生涯步步高
很多人都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当前的专长选择职业,却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事实上,有很多人工作上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真正的兴趣,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金手铐”现象。虽然自己并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但是当前不错的收入和保障,又让他们很难下决心去改行做符合自身兴趣的工作。有一天去银行办事,碰巧在大厅的电视上看到一个参加非常6+1的小伙,因为非常喜欢魔术,辞去了很多人眼中看似不错的公务员的工作,象这种用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人,几乎可以断定,他们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模式,一个人能够在某条职业道路上发展,但是假如不是建立在职业兴趣的基础上,他的工作热忱就很难持久,更不可能把该职业作为终生的志向和追求。爱因斯坦可能会成为数学家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歌星,刘德华可能成为一个导演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数学家。
日期:2007-12-4 12:03:57
职业生涯步步高
二是对兴趣的理解过于泛泛。比如经常遇到有的人说我对管理感兴趣,其实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管理根本不了解,甚至有的人读mba就是为了将来从事管理,但却没有融入行业或职能的意识。其实在现实的世界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纯粹的管理工作”,真正的管理工作都是具体的,也就是说:管理工作必须与某一专业和行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管理意味着具体的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等;从行业的角度来说,管理意味着更加具体的房地产行业的销售管理、外贸行业的财务管理、家电零售行业的人事管理、电缆行业的生产管理以及IT行业的技术管理等等。据我所知,除了一些比较大的集团化公司偶尔会设置企业管理部的部门,还很少会有哪家公司会设置管理这样一个职位。再比如有人说我对物流比较感兴趣,我对IT比较感兴趣,其实物流有海运、空运和陆运、综合物流等等,还可以分的更细,不同的方向要求也截然不同,IT行业更是如此。这么讲,都是对兴趣的理解过于泛泛。
日期:2007-12-4 17:53:36
职业生涯步步高
三是不愿意去叩问自己的内心,而将发现自己的兴趣寄托于什么职业测评或所谓的职业顾问。在这里,我不是否认职业测评的科学性也不是否定职业顾问的作用,而是说你这样的手段毕竟只是参考,你很难依赖他们来发现你真正的兴趣。兴趣与本人的成长环境和个人阅历息息相关,既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而发现的。没有人比你自己本人更了解你自己,其他人的建议都只能作为参考。
我在这里推荐几个有助于发现你职业兴趣的方法,大家可以有机会尝试一下。
一、工作观察法
1、你对目前的工作哪些方面最满意?哪些方面最不满意?你认为理想的工作是怎样的?
2、你曾经做过的什么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
3、你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哪些你学得很快并且非常有兴趣学?哪些学的很认真但总是很吃力而且掌握不好?
4、记下你的成绩、受到的肯定、觉得有收获、充实的事情。
记录以上的东西,大约3个月或半年左右分析一次,如是几次你就能够逐步的明白你的兴趣所在。即使你没有参加工作,你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类似的资料。
二、羡慕他人的工作
我们都曾经有过羡慕别人工作的经历。在人生的某个特定阶段,或者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比如我们参加某个培训或者论坛,我们觉得如果我们能够从事那个人的工作该是多么的幸福。有些羡慕只是一个很短暂的念头,很快就消失了;而有些羡慕会在我们的脑海中一直徘徊。
当然我们的这种羡慕往往是对我们所理解的被羡慕对象最光鲜的一面的片面理解,当我们理解了那份工作的全部,或许我们并不喜欢很多背后的东西。但是毕竟我们羡慕别人的工作,这种感觉往往是我们自身兴趣的一种投射。一个喜欢IT的人会羡慕比尔.盖茨而不会是周杰伦;一个对管理感兴趣的人会羡慕张瑞敏的工作而不太可能是王朔的工作。所以找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回忆在过去的某段时间里你曾经对某个工作比较强烈的羡慕经验,从中是否可以体会出你乐意为之奋斗的工作。
三、如果现在已经达到了财务自由,那你最想从事的事情是什么?不要告诉我除了享受你什么要不想干,如果是那样的神仙也拿你没办法。
四、职业生涯兴趣测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