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步步高--一位资深经理人的职业生涯感悟》
第13节

作者: landy098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能够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清晰目标并贯彻执行,事情本身就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反映。
  确立职业目标对我们的帮助显而易见,我个人的经验,至少有以下的几个好处:
  其一,会让你觉得充实,有干劲,俗话说就是有奔头。看看那些高考的学子,那个不在忙忙碌碌,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那就是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但是这个目标毕竟是自然而然树立的,是家长或者说社会为他们树立的目标。很多的人考上大学之后,没有意识到要树立新的目标,竟然不知道大学应该怎么过。不信你去问一下,所有说读大学没意思的人肯定没有什么目标和追求。同理,那些说工作没意思的人也是因为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而那些有自己职业目标的人正围绕着自己的目标一点点的添砖加瓦,每向自己的目标靠近一步就有一种内在的喜悦,怎么会觉得工作没有没劲呢。大家可以按照我所说的话作一个简单的测试,你可以很随意地问一下身边的朋友“你将来有什么打算?”,能够立即把这个问题给回答上来的一般都会做的不错,有的人可能会很诧异的看你半天,然后告诉你“这个问题,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比较正规的企业在面试一些比较重要岗位的员工的时候,这也几乎是必问的一个问题。说句题外话,一般有责任感的姑娘在选择对象的时候肯定会问一句“你将来有什么打算?”,而那些能够描绘美好前景的青年自然更容易获得芳心。


日期:2007-11-21 12:45:26

  职业生涯步步高
  其二,会让你集中精力,不干或者少干和目标无关的事情。有了目标以后会让你把精力集中到对实现你的目标最有生产力的事情方面。很多的决策就变得简单,那就是这个事情对实现你的目标有没有帮助。有的人在职业决策上患得患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有个女孩面临两个职业选择,一是作行政,工资高一些,二是作人力资源,工资稍微低一些,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女孩一致犹豫不决,其实如果有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是很容易解决的一个问题。类似的问题在你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会一直遇到,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你每一次的决策就等于没有原则,都是根据当时的某种感觉作决定,这种决定会把你带向不同的方向,几次这样的决定以后你的职业积累就消失殆尽了。


日期:2007-11-21 12:58:01

  职业生涯步步高
  如果没有相对明确的职业目标,那你告诉我,已经工作的你,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想对自己做一些必要的提升,从什么方面着手呢。是加强英语还是学习财务,是考个证书还是要去读研,是参加管理培训还是强化自己的行业经验。现状是不少的人看两天英语又学两天财务,想考研又下定不了决心,想考某个证却因为没有动力准备不充分虽然交了报名费都没有参加考试,让时光慢慢地从身边溜走,最后逐渐地习惯于惯常的工作,偶尔搬家的时候翻出以前努力学习的材料,呆呆的想上半天,知道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努力过,仅此而已。

  逢证必考是某些缺少职业目标的人的典型症状之一。这种人典型的解释是艺多不压身,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考个证,以备不时之需,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这种逻辑害人不浅,说是谋财害命也不夸张。首先“证”能不能代表“艺”实在不好说,很多的证都是某些机构谋利的手段,就连国家的学历证书都随着高校的扩招而变得水分越来越大,更何况那些短期培训而获得的所谓证书呢。你的这些证书真正的摆到雇主面前得时候往往不能给你加到期望得分数,和工作无关的证书写到简历上还会让你丢分;其次,毕竟每获得一个证书都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数量的金钱,如果所获得的证书本身无助于你职业目标的实现岂不是一种时间和精力得浪费,把这些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最有助于你职业发展的领域岂不是会产生更高的收益。我遇到的比较夸张的是一个应聘市场经理的人的简历,在证书一栏竟然赫然写着什么厨师证,看了让我哭笑不得,立即放进人才库(废纸篓)了事。

  有一次一个人来公司面试人力资源的职位,谈完后感觉不是太合适,他竟然说看看公司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职位,也是职业目标不清晰的原因。想想看,你喜欢一个女孩,女孩说我们可能不是太合适,不过我有个朋友挺不错的,给你介绍一下吧,你说好呵,我试一下吧,那后果是可想而知了。

日期:2007-11-26 8:24:31

  职业生涯步步高
  有的人认为在职业生涯的最初要有一个很长远的目标,要有一个十年甚至一生的规划。如果你能够想明白一生要做的事情,那当然很好,越早明白自己一生的追求越好,很多伟大的取得一流业绩的人物早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一生的目标并最终达成,政治家如毛泽东、周恩来等等和一些科学家如钱学森等都是这种类型;但也有不少我们看来成功的人士是有着跨度较大的职业转换的,如果你告诉我里根早在青年时代就想着将来成为总统恐怕里根也不相信,张朝阳在MIT读博士的时候恐怕也没能预料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搜狐的创始人,鲁迅先生最初的理想是做一个悬壶济世的医生。平凡如你我者往往很难看得那么远,而且周围的环境、你自己的心境兴趣等等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做一个一直滚动的1-3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更为现实,真正的目标往往是在我们职业探索的过程中一步步清晰起来的。《基业常青》的作者研究了十几家超过百年历史的常青公司,发现在创业之初没有几家拥有伟大的构想,大部分都是机会主义者,但值得指出的是他们肯定会有超越现实至少一部的目标,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并最终成长为伟大的公司。这个规划得时间我个人建议不要超过3年,太长了意义不大,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是一方面,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变化也很快是另一方面。有一次和一个做的很成功的朋友谈到孙正义,好像说他在20岁搞清了一生所有的目标,并一一实现,那哥们的评论很经典---这个星球上60亿人,恐怕只有孙正义是这么做的,不具有可参考性,再说是不是真的这样鬼才知道。我有一次听一个讲师说日本三菱制定了未来100年的战略规划,总觉得有点扯淡。


日期:2007-11-26 8:46:38

  不少人把确定职业目标搞成了一个蛮复杂的技术活,设计了n多的步骤,却最终没能够解决任何的问题。我先建议你看一下下面的小故事,你会有所感悟。
  想像五年后的你
  让我与你分享一段小故事,或许在这个阶段,可以很实际地帮助你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当时我十九岁,在休斯顿太空总署的大空梭实验室里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顿大学主修电脑。纵然忙于学校、睡眠与工作之间,这几乎占据了我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全部时间,但只要有多余的一分钟,我总是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这段日子里,我处处寻找一位善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合作创作。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內芮(Valerie Johnson)。自从二十多年前离开德州后,就再也没听过她的消息,但是她却在我事业的起步时,给了我最大的鼓励。仅十九岁的凡內芮在德州的诗词比赛中,不知得过多少奖牌。她的写作总是让我爱不释手,当时我们的确合写了许多很好的作品,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这些作品充满了特色与创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