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道馆,谈鬼说狐,岂独岛国能作:阴阳师》
第58节作者:
子不语君 日期:2010-3-12 20:06:00
正一密篆《须弥录》张子虚补录:
三苗族裔:此三苗非今日所存之苗族。其族人性贪婪,好害人,曾为上古舜帝所逐,今见之,道法妖异,祭祀血腥,可见三苗一族尚存。
罗刹鬼门:聚鬼之门,不知何物所作,三苗族罗刹鬼庙之门,触手冰凉,执念极重。
罗刹三尸门:此物藏于罗刹鬼洞之中,以三尸为名,实则三苗族真鬼门,三门前各有甬道,内藏妖异。分为贪欲门,色欲门,爱欲门。
三苗六鬼:三苗六鬼为三苗族所炼之鬼,专好夺人性命,前人已载。今见之,果然妖异,其力与妖物无二,持三苗鬼令者能役,龙虎山张青崖除之,此为天师道馆陈君口述。
三苗鬼令:非金非铜,上刻饕餮,持之能役三苗六鬼,现已用道德经之力化之。
纸作鬼:三苗族道人役鬼,将鬼物封存于纸人之内,纸人力大,能轻取人性命,唯惧火焰。此为天师道馆陈君口述。
婴骨盅:此物怨毒,以初生月余婴孩生挖五脏,辅以妖法做成,无七情六欲,唯觉肚中饥饿,好挖食人五脏,斯人于罗刹鬼门中逢之,以阳平印制服。
讹兽:上古之兽,《神异经》有载,此物善变化,好以言语挑人私欲。其状若兔而人面,为三苗罗刹醒尸之匙,极狡诈,能用腐血妖术。
三苗摄魂汤:三苗罗刹鬼血所调之汤,饮者受罗刹追命咒,诛三苗罗刹后,此咒自破。
三苗罗刹:上古之时,三苗族有骨,尸,血,三头人。三苗罗刹为三苗骨头人,极好骨。生时为绝美女子,神通不让仙人。死后化罗刹鬼尸,逢十载需六男子以命为祭。逢百之时,祭祀需有三脉为引。三苗鬼尸凌厉,今被废于罗刹鬼洞,不能再见天日。
五通:凡妖灵皆可修五通之道。五通,泛称也,大多修五通之妖孽性淫乱,今于罗刹鬼门中破之五通鬼,盖黄鼬精也。
天下精英棺:大禹所集天下精英作九鼎,余下精英为三苗所窃,此鬼棺便为天下精英所铸,能聚念力,已毁之。
——张门传人子虚添
日期:2010-3-13 14:34:00
第四章,山精庙
词曰:木叶频飞添岁寒,渔舟唱晚荡千山,旧杯饮尽换新盏。
郎岂能知啼意重,泪残犹把良人看,与君别后望平安。
——《浣溪沙》
(1)谈圣书社
风清云淡,清晨刚刚下了一场雾,雾散过后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照在人身上,如同温柔的酥手抚摸一般。街道湿润干净,在没有行人的青石路长街上,你能听到自己悠闲的跫音。如若你慢慢行走,还能看到八角街上某一位店主,他正缓缓的卷起竹帘,对你微微一笑。天气是好的,微笑是好的,你会觉得,生命本身,也是好的。
乾元书馆中,一名年轻人正坐在椅上读书,正是天师道馆的主人张子虚。而另一个年轻侧身过来,看看他手中的书,笑说道
“没事看什么《抱朴子》,莫非你想学葛家炼丹?”说话这人,正是陈卓群。
张子虚听了他这话,只是笑笑,说道:
“不思天道,执着于丹药有何用。这抱朴子中,很有些急功近利的蠢话。只是这金丹篇中有讲到九味丹药,其中有两味,的确存在。
抱朴子言:‘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行度水火,以此丹涂足下,步行水上。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第八之丹名伏丹。服之即日仙也。以此丹如枣核许持之,百鬼避之。以丹书门户上,万邪众精不敢前,又辟盗贼虎狼也。’
这两味丹药的确存在,但却远非如此神奇,《须弥录》记载,第一味名曰水火还神丹,涂之于足下,能水火不侵,如履平地。若口服之,固本培元,能愈身弱神虚之疾。第二味名曰借灵丹,食之能使周身借神灵之力,喝退妖邪。这两味丹药,我曾经在阳爷那里买到过。现在还存在天师道馆里呐。”
“你这话要是被葛娴听到,肯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不过这阳爷是好久没在这里来卖货了啊。”陈卓群笑说道。
两人话中的阳爷乃是一个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中年人卖货人,不知姓名,只是让人叫他做阳爷。在这个时代他还走街串巷,时常来这里卖些杂货,他卖的东西非常多,针头线脑,泥人布偶。除了这些,他还卖些正常人根本用不到的稀奇东西,比如符箓丹药之类,不过他所卖的东西,一直都是非常好用的。
陈卓群曾问过张子虚他是谁,张子虚也是茫然不知,只是说这神州大地内,多的是隐逸高人,既然别人不愿意说,我们也不要去问。
而此时陈卓群将话一说完,看着张子虚哈哈一笑。张子虚想起葛娴,只得无奈的撇撇嘴,然后合上《抱朴子》,对那谑笑着的陈卓群说
“走走走,开门,哪有功夫去想那个小煞星,我要去晒太阳了。”
却说两人嘻嘻哈哈哈的将店门打开,却见到对面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她正拿着一根笤帚正在打扫店铺前的道路。那女子身形修长,十分美丽,一头披肩的长发,一双杏核般的眼睛,穿着一身绿色的衣裙,衬着粉红色的双颊,活脱脱一个中国古画上跳出来的美人,就连她扫地的姿势,也是专注而典雅。
陈卓群看罢这陌生的女子,然后抬头看看那店铺上方一块崭新的匾额,上面用烫金篆书题着五个大字——谈圣书馆。
书馆对面开个书馆,这开店的人明显是来与乾元书馆唱对台的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