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某某公司,在福建的某某石化,他们的项目大小和你们在建的这个是完全一样的,工艺也完全一样,设计师设计的也是闸阀,但是实际工作里,闸阀完全不能胜任,几乎每月就损坏一门!我去现场去研究了,是因为介质的粘性有粘附,所以在密封面就形成膜,时间一长就使闸阀泄漏!
所以,我们在你们的这个项目使用球阀!球阀的效果也是经过上述两个石化厂的验证,最可靠的,目前用了2年尚未更换过!
所以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理念,我们在投标时投了球阀!
希望专家们,认真考虑实际运用情况!你们这样的项目,一旦用闸阀,必然会发生和上诉2个厂一样的问题,与其让他发生,不如在采购时就杜绝问题的发生!
停顿了下,我看会场几乎没人再敢出来提问,这是个奇怪的现象,你越会,越是懂行,提问的越少!你越是不懂,提问的越多!可能这是中国喜欢打落水狗的原因吧!
我看会场一时没有声音,就吹牛道:
我在化工行业销售阀门12年,希望能有机会和各位专门领导,充分交流阀门上的问题,这对我们企业的生产也是有帮助的。
我还想说下去,就被招标主持人打断了,主持人问,大家对ALD公司还有没有问题?
没人回答,
“没有了”。商务设备科汪科长说。
于是我的答疑结束了,我和何双虎退出了招标大厅!
11点半的时候,何双虎接到商务设备科汪科长的短信:
“你们中1,2包,三川公司中第三包”。
何双虎很是激动,手都有点抖了,拿短信给我看。
我说:走,我们去找个好饭店,然后约汪科长去吃饭。
在饭店等了一会,汪科长就一个人来了。
酒过三巡,汪科长说,你们专门报价那么低?
我说:我们让利你们就是想拿个单子,做个样板工程,没考虑利润!
汪科长说:第一包你们比三川便宜15万,第二包你们比三川便宜10万。你们是以最低价中标的。。
我说:哦,对了,程总有没有在评标会上说什么?
汪科长说:本来在技术上还有争议,罗总认为三川的样板工程多,技术经过验证,在技术还是比你们ALD有优势的!
何双虎插话:这个B人!
汪科长说:定调子是程总。程总说,质量是你们考察评估过的,招标也应该招质量同等水平的!质量同等的基础上,谁的价格低就选择谁!程总这样说话了,于是你们就最低价中标了!
我说:主要还是你汪科长的前后奔波的功劳了!
拿到这个总价400多万的阀门合同,我对何双虎说:
现在算在重庆开了个好头,但是你们每个人3000万的任务,任务很艰巨,而且通过这次招标,你也看到了,我们的竞争对手三川公司的业务员水平也很高!这次他们输在他们在明,我们在暗!输在他们第一次和我们交锋,不了解我们的套路,但是这个合同我们拿下,势必引起他们的警觉!所以以后的销售工作你要全力一付,千万别去想当然!
这个案例告诉你:
即使客户喝你同吃同睡!但是也不一定会帮你!
何双虎苦笑着说:知道了,倪总,我会认真思考,学习这个案例的!这个案例给我的印象刺激太大了!也佩服对方的销售员,隐藏的那么深!幸亏请你来了!不然这个单子肯定没戏了。
我说:都犯错误了。三川公司犯的错误是,太想完美了,太想一口吃个胖子了,殊不知正是他们设置的倾向他太明显的杠杆才引起你的警觉,才让我们明白有高手在幕后操作,所以我们才有机会翻盘!
我接着说:他如果不那么冲动,只是在标书稍微点一下,不显山不漏水的话,我们这个单子死在那里我们都不知道。
何双虎说:是啊,汪科长和我一讲专家组的评估招标意见,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竞争对手做工作了,甚至障碍了!
我笑了笑说:你的这个三川公司的竞争对手战术厉害,但战略不行?
何双虎说:战略?倪总给我讲讲战略吧?销售的战略是什么样的?
我说:
条条道路通罗马
战略就是找到那条最近到达的路
怎么找?
这就需要你积累行业知识,全局的眼光,事务本质的判断,人欲望的判断等等个人的素质综合的反映!
比如说你这个项目的战略,锁定的是走关系路线。具体到战术就是找各个和我们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关系公关,关系到位了,就可以视为工作完成了。。
竞争对手的思路和你的思路相同,这个项目也是走关系战略。然后指定搞定关键人的战术。你们的打法是类似的。
何双虎问:倪总,这个项目你是什么战略?
我说:你的战略在先,所以我的战略是在你的基础上,做到极致!然后在具体的手法上和竞争对手做到一点差异!
何双虎说:就是这样简单?
我说:越是简单的,越是困难!
困难在于:明明优势占尽,却要布局让竞争对手感觉仍然很大机会或者领先,让对手麻痹大意自认为很有机会!这样不继续做下步工作,从而我们以小的代价拿下。
日期:2010-03-09 10:04:47
十:
年轻,总按捺不住想昂首。
只有成熟了,才会俯首,惟有饱满的麦子,才会充实的低头。
不知不觉已经是5月底。
由于连续半个月才出差,我回到上海休息了几天,天天就是吃吃睡睡,我的朋友rain知道后直骂我是猪。不过林真说王安的高低货已经做好了。我安排送货的那天是个晴天,阳光很是灿烂。5月份是江南桃花雨连绵的日子,连续多日的梅雨天气,让人的心情很是懒散郁闷,猛一下看到熟悉的太阳又暖暖的撒在我的窗前,我的心情也是十分的舒畅。所以趁这是个晴朗的天气,我下午参加了一个酒会,一个号称评选华东区“中国最优秀经理人”的聚会,这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聚会,我有幸被邀请参与。我是工业产品销售界的代表,偶遇了一个培训界的大哥,这个人的确是个大哥,身高一米八,比我高半头,他是培训界的代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培训界的很多人都是从销售界跑过去的。所以培训界和销售界还算有点渊源。那家伙就有点关注我。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出版界的经理问我什么职业,我告诉他我是个销售员。
我在向外表露身份的时候从来都是告诉别人我是销售员,而不是告诉别人我是个总经理,或者董事长。这些虚名对我来说,谈都不好意思谈,我这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销售。所以我一直以自己是个销售员自豪。
于是这个出版界经理人就邀请我说:’倪先生,什么时候给我们出版社的策划发行部门给上上课,给他们培训一下,增加市场敏感度”。
我说,培训啊,这个务虚的工作有专门的培训师可以干啊,他们专业培训,培训的效果比我们务实的人效果好。我们只会干,不会说。
“你的意思我们只会说,不会干喽?”,一个高昂的声音钻进我的耳膜,我一看,就是我上文提到的那个身高一米8的培训大师。
我一看来者语气不善,而且这个公开场合于人争辩不是我们职业销售人干的事情,于是我就轻声的说:‘从目前的很多人的反馈分析,培训只是当时情绪激动,恨不得大干一场,但是几天,几周过去,你还你,培训还是培训,效果不是很好。”。
“哼~~看你的理解,你就是是个销售员的水平,我们不是一个层次的,我懒得的教育你”。培训大师说完走了,就又去广发名片去了。
我看过一个所谓培训大师的影碟,据说是培训界世界最NB的培训大师,他是见人就发3张名片,据说这个美国佬来中国培训的时候,在现场,他每个衣服口袋都装满名片,不停的散发,而且外衣口袋的名片散发完了,就打开内衣,内衣里也装满名片,内衣的名片发完以后,他解开皮带。
天哪,皮带里也隐匿几盒名片,于是他有散发皮带里的名片。
皮带里的名片他散发完了,我想,这个大哥的表演应该结束了吧?
NO
NO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