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村庄》
第55节

作者: 59285105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1-05-20 07:47:41
  磨黍面和稷面的过程,和白面也一样,也需要事先把黍稷洗一下。这些粮食,都是在土做的场里边,用碌碡轧的方法打下来的,晾晒的过程也往往在土地上,虽然扬过了,没有其它杂物,但是里边沾的土,肯定不会少。第一遍上碾子,是去外皮,这个时候就跟碾小米一样,碾盘上的粮食铺的比较厚。一遍碾下来,外皮碎了,用簸箕把碎了的外皮儿簸出来,然后上碾盘继续轧,压成细面。黍子面和稷子面,都是蒸年糕用的:稷子面蒸发糕,不黏,吃起来类似于小米面,但是比小米面软,口感稍好一些。黍子面蒸粘糕,做成窝头的形状,边壁上加几个枣,热着吃的时候很软很糯,口感很好。不过粘糕一旦变凉,就非常之硬,根本咬不动,咬一口一个白茬,到了嘴里也嚼不动。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传说,说我们附近村的人去走亲戚,回来的晚了,天黑了,遇到了劫道的,结果就用篮子里的粘窝窝扔过去,把劫道的打死了。故事的真伪没经过考证,不过说明了两点:一个,粘窝窝在冬天确实够硬;二一个,那个时候治安并没有某些人说的那样好,劫道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一进腊月门,村里的碾子是得不到休息的,大家自觉地排队,即使前边一两家一时半会儿推不完也要等,把东西留下,派一个人在那看着。从早到晚,夜很深了,碾棚里仍然会灯火通明。否则,没时间磨面,这个年可是过不好的。
  碾棚,就是碾子上边盖的一所小房子,有门有窗,但是没有门框窗框。碾盘外边加一个木框,可以插上木棍方便人推,也可以套上牲口拉。据说解放以前,有的财主家里人多,每次推碾子需要套牲口。我记事的时候,牲口都是生产队的,村民推碾子是没资格用集体的牲口的,只能用全部的家人上阵。碾棚是碾子的保护建筑,同时也是村里各种小道消息的集散地,是非之地。因为一般白天都要下地干活,家里即使有人也不全,而每个家庭每天都是要吃饭的,要吃饭就要推碾子。所以每到傍晚开始,碾棚里开始热闹。如果家庭主妇计划不周,没有提前安排好,晚饭等着推碾子,等米下锅的情况也不少。等到夜深了,碾棚里冷清下来,往往又成了那些走村串户的小毛贼、外出讨饭的流浪者藏身之地。也因此,碾棚里,曾经发生过不少的故事。

  日期:2021-05-20 12:14:35
  过年之五  蒸  糕
  我们村的土语,形容一个人说话爱絮叨,没有条理,会用“粘窝窝不搁枣—瞎粘”这样一句歇后语。粘窝窝,就是现在所说的粘糕的不同形状,也是过年的时候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在蒸锅里蒸热了,就只能用筷子插着吃,因为太黏了,会粘手。
  稷面和小米面差不多,只是没有小米面那样硬,也有一股小米面没有的甜香味。稷面也是用来做年糕,就像蒸窝头那样发面,或者烫面,蒸成圆盘状的,叫发糕。蒸好了后,糕的里边均匀地充满了米粒大小的气泡,切开来吃,不粘手。发糕吃起来口感比馒头要好,有一股甜香味,没有馒头那样软,但比窝头要萱多了。
  不管是粘糕还是稷面糕,待客的时候都不会用,因为每家都不会缺。大概那个时候的人们都清楚,人是杂食动物,吃的粮食不能太精细。而且,过年的时候吃得比较油腻,而且都是荤油居多,需要吃些粗粮来吸收油脂。所以,过年的时候磨这两种面,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用量不像麦子面那样多。现在的很多人想尽办法减肥都不怎么见成效,原因大概是食物当中的油脂太多,而主食又特别精细,导致消化不了,在身体里堆积。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太难。那个时代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胖子极为稀少,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时候供应的粮食以粗粮为主,精米细面很少见,任你是高官家庭,也离不开粗粮,身体肥胖的自然就少了。

  之所以过年大家都蒸糕,除了增加粗粮的摄入,还有讨彩头的含义在里边。糕者高也,尽管日子艰难,大家却不会安贫乐道满足于贫穷的现状,总盼着自己家的日子会芝麻开花节节高。所以,除了发面的稷面糕,黏面的年糕,还有一样糕是年三十的中午必不可少的,就是白面的枣糕。枣糕蒸的比较大,吃的时候需要像切大饼那样切开,每人一块,意味着所有人都步步登高。
  日期:2021-05-20 16:39:10
  黍子面的年糕和粘窝窝,只能热的时候吃,凉了会变得很硬,硬到牙口好的也啃不动。这大概就是黍稷面的特性,越热越软,越冷越硬。硬到什么程度?村里有个传说,说是过年的时候有人去亲戚家拜年,晚上回来晚了,天黑了遇到劫道的。被抢劫者情急之下,拿出篮子里的粘窝窝不断地向劫匪扔过去。等到篮子里的粘窝窝没有了,再看前边的劫匪,躺在地上不动了。原来,劫匪被粘窝窝打中了头,死了。

  从过了腊月十五开始,过年的气氛就开始笼罩着每个家庭。所谓“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这只不过是临近年关的时候气氛更浓而已。在这之前,每个家庭都要开始蒸糕,蒸馒头。尤其是馒头,需要蒸很多次,足够一家人吃到正月十五以后。大概正月十五以前不做主食,是人们心里约定俗成的传统吧,直到现在似乎这传统仍然没有改变。蒸好的馒头在盖帘上晾凉,然后放进一个小缸里,既能保湿,又不会发霉。

  腊月的这个时候,各家的灶台几乎就没有空闲的时候。蒸完发糕蒸粘糕,蒸好年糕蒸馒头,蒸完馒头烫猪头,炖肉等等。大概到了年三十的上午,中午的宴席准备完了,才算结束。接下来包饺子,就不会再要求男孩子们参加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