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争霸----人性的较量》
第26节

作者: 小学―未毕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打败楚国大胜而回的阖闾非常高兴,先建长乐宫,后筑姑苏台,毕竟现在吴国已经进入强国之列,城市化建设自然不能落后。高兴之余,阖闾想起几年前越国偷袭吴国之事,顿时来了脾气。而且之前吴国打败楚国,阖闾信心大增,看谁不爽就想打谁。
  我欺负你可以,你欺负我就不行,蛮横的阖闾用自己蛮横的思维模式思考决定,兴兵伐越。
  还没来得及行动,阖闾知道了越齐结交的事,而且还刚好发生在吴国即将攻越的当口,当即火冒三丈,在心里把齐景公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
  怎么,不给面子是不是,有脾气有实力的阖闾将矛头指向了齐国,谁敢和我过不去我就打谁。
  过了那么多年,虽说阖闾年纪比以前大了许多,但是脾气依然没变。

  此时已经是相国的伍子胥站了出来。
  不管这场战争最后谁输谁赢,最终必将血流成河,无数个家庭家破人亡,更重要的是,现在吴国虽说实力很强,但也不宜树敌过多。
  伍子胥说出了自己的主意:“两个诸侯国结交是很平常的事,未必是针对我吴国,现今太子波元妃已死,不如趁这个机会向齐国结亲,为太子讨个老婆,到时候如果齐国不答应,则说明齐国心里有鬼,我们再打齐国也不迟啊。”
  话说伍子胥在阖闾心中还是有一定分量的,毕竟同甘苦共患难那么久了,而且听伍子胥的主意还不错,在不费一兵一卒试探齐国态度的同时或许还能帮儿子讨个老婆,这样好的计策阖闾自然不会拒绝。
  便派王孙骆前往齐国求亲。

  得到消息的齐景公很是犹豫,现在他身边只有一个女儿,自己很是喜欢,说到底就是自己不舍得让女儿去和亲,但今天的齐国终究不是以前的齐国,齐景公不希望曾经在楚国发生的屠城事件发生在齐国发生。
  两害相权取其轻,虽然不舍得也是没办法的事,就这样齐景公宠爱的女儿少姜成了太子波的老婆。
  少姜到了吴国,心却留在了齐国,一心想承欢膝下的少姜思国思父,终日郁郁寡欢,而太子波对少姜又甚是喜爱,看着老婆愁眉不展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让少姜重回齐国已是不可能,为了聊解爱妻的思乡之苦,太子波便向阖闾请命在吴国的北面兴建一座城楼,让少姜站在城楼之上眺望北方的齐国。话说齐吴两国相去甚远,站在楼台之上又怎能望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此举不仅却没有减轻少姜的思齐之情,反而使少姜思齐之心更加浓烈,最后竟抑郁而终。
  少姜的离开使太子波伤心欲绝,不久之后也因思念少姜,郁郁而终。
  就这样太子的位子空出来了。


日期:2010-08-10 20:07:52

  夫差作为太子波的儿子终于登上太子的位子,中间的王位之争从史料的之言片语之中难以还原,在东周列国志中也只有很简略的记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夫差登上太子的位子以及当上吴王都和伍子胥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以伍子胥和阖闾的关系,伍子胥的话在阖闾哪里自然有相当重的分量,伍子胥选择夫差有着他的道理。
  第一点,他是太子波的儿子,位子本来应该是他老爹的,现在给他理所当然,从此前发生的专诸次王寮的事情来看,把位子传给夫差是最有利于吴王室的团结与稳定的。
  第二点,当伍子胥向阖闾推荐夫差的时候,对于立不立夫差阖闾也很是犹豫,当然为了吴王室的安定团结自然夫差是上上之选,但阖闾认为夫差“愚而不仁,恐不能奉吴之统”,而伍子胥却认为“夫差信以爱人,敦于礼义”,究竟二人谁说的对,多年以后才会揭晓答案。
  而此次阖闾听了伍子胥的意见,立夫差为太子。
  当然执政者有爱心,对于国内的臣民而言无疑是件好事。但相对于敌人而言这又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这就是经常所说的“妇人之仁”,这是当政者的大忌,我想聪明如伍子胥不会想到这一层,但他更多的是看到的是夫差的优点,瑕不掩瑜,伍子胥选择了夫差,没想到这个瑕竟然掩住了瑜,成了日后失败的根源,让伍子胥遗恨终身。

  登上王位,葬了阖闾,夫差将自己埋进了仇恨的海洋中,每天早上都有士兵在他的耳畔叫起,夫差不由的回想起当年的画面,仇恨,一刻不曾忘记。如此三年,如不灭越,誓不为人,此时他的信念如伍子胥一样坚定。
  伯嚭训练兵士,伍子胥操理内政,吴国国力更胜以前,祖辈的荣耀将在我的手里重现光芒。
  面对这样的情形伍子胥非常高兴,现在的吴国正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步的前行,虽说阖闾的死出乎伍子胥的意料,但夫差也算他伍子胥选定的接班人。等灭了越国,他的老上司以及老朋友阖闾没有完成的称霸梦想将在他的手里实现。
  到时候夫差将会以一代霸主的身份写进历史,当然也少不了他伍子胥,伍子胥会心的笑了,自己心中宏伟的蓝图在夫差的手里不断的展开,美不胜收。
  夫差矢志不渝报仇的时候,勾践在干嘛呢。

  可以说此时的勾践并没有什么作为,而是仅仅的等待,等待着吴国的复仇。
  镜头直接转到三年之后的夫椒之战。
  这是勾践与夫差之间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
  到了夫差二年,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吴国国力大增,便倾全国之兵向越国进发,誓报当年之仇。当吴国打来的时候,和上次一样,出现了一面倒的现象。
  对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越国的大臣的态度分为两种:以范蠡为首的坚守派和以文种为首的主和派。

  总之,没有人支持这场以卵击石的战争。
  勾践,自从击败阖闾之后,信心大增,我连你爷爷都杀了,你夫差算什么东西。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的勾践还是三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听说阖闾孙子夫差前来报仇,随即准备主动迎战。
  看看当年勾践是怎么对文种和范蠡说的:“二卿言守言和,皆非至计,夫吴,吾世仇也,守而不战,以我不能军晔。”
  什么是至计,那就得听我勾践的,主动出兵和吴国人打,就算打不过也不能让吴国人把我们当做孬种。

  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勾践,好志气。
  此时的范蠡看着此时的勾践,隐约间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样子,不禁觉得好笑,原来自己也曾如此这般年少轻狂,这般自以为是。看来这场战争是在所难免了,毕竟自己也年轻过,对于这个年轻的勾践范蠡再了解不过了。
  范蠡知道现在对勾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行不通了,只希望那个结果不要太过惨痛,至少得有个可以挽回的余地。
  力排众议,最终确定主动迎击吴军的勾践在国内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征兵活动,广大市民纷纷参与,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征集到了三万壮丁。

日期:2010-08-11 22:34:53

  可以说这三万人是越国全部家底,此战胜则越国存,此战败则越国亡。
  勾践召集了三万精兵,多少有了点底气,想想三年前阖闾来攻打越国也只不过率领的三万人而已。
  然而此时的吴国已不是当年的吴国所能比拟,况且当时阖闾心高气傲也就带了吴国的一部分兵而已。但此次不同,夫差伍子胥此次带着仇恨而来,要的是灭越国,杀勾践,倾全国之兵而来,大约有十万人左右。
  当勾践知道吴军带来的是十万大军的时候,便想到如果让这十万人进入越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勾践想在吴军尚未达到越国之前,拒敌于国门之外,并将夫椒山作为此次的作战地点。
  这就是著名的夫椒之战,夫椒为山名,是夫山和椒山的合称,同为为太湖中的两座小山,彼此相邻,据说椒山便是今天的马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