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争霸----人性的较量》
第16节

作者: 小学―未毕业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当利益的诱惑突破人的心理防线的时候,就会铤而走险。对于这次孙武所采取的行动说的好听点就是出奇制胜,说的难听一点就有点投机的味道,关键是看他的对手能不能发现这个破绽。(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虽说囊瓦不会打仗,但是他会撤退,有了这个保命足够了。

  面对吴军的猛烈攻势囊瓦一直撤到汉水以南,依靠着汉水作屏障才勉强扎住脚,然后回去求援。
  此时的囊瓦心中忧虑颇多,就连晚上做梦的时候也会想到吴蔡唐三国联军度过淮水要了自己的命。
  直到有一天囊瓦知道吴国的船只都留在了淮水拐弯的地方,终于一颗悬着的心平静了许多,渡河是要船的,没船怎么过河。
  在焦急的等待中囊瓦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战友沈尹戌。
  沈尹戌了解了大体的情况之后,狡猾的笑了出来,吴国太欺负人啊,这一招对付囊瓦这种废物还可以,只不过这次他遇到的我是沈尹戌,沈尹戌随即作出了作战计划。
  沈尹戌所做的任务分工很明确,分一部分兵给囊瓦,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吴军度过汉水。而自己前往方成继续召集士兵,然后绕到吴军的背后先将吴国停靠在淮水的船只给烧了。

  最后和囊瓦的军队一道前后夹击吴军。
  总得来说就是围而奸之。
  围而奸之听起来总是那么的好听。
  如果此战胜利,那么历史上就将改写,但历史又容不得假设,偏偏要让吴越两国成为冤家。

日期:2010-07-16 20:55:06

  听到这个策略连囊瓦也拍手称快,至少打败吴国,自己还可以继续做官,继续贪污,如果被吴国打败那就不好说了。
  囊瓦很清楚吴国此次伐楚的目的,其中就有一项是针对他囊瓦的。
  囊瓦虽然是个小人,但有些时候还是清醒的,因为他知道如果此时楚国成被破,自己的小命极有可能保不住了,但沈尹戌前脚刚走,囊瓦就被武城黑和史皇忽悠的便找不到北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囊瓦的身边聚集了大量的小人,纷纷为他排忧解难。
  排什么忧,解什么难,那当然是对吴战争胜利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了。
  就这样经这些人一鼓捣,本来还想以国家事业为重的囊瓦动摇了,对啊如果这次防御措施取得了效果,击败了吴军,那么他沈尹戌的地位势必会超过自己。

  上面已经有个昭王了,现在再来一个沈尹戌,我囊瓦往哪里放。
  准确的说囊瓦的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国家,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前提下顺带着考虑一下国家。
  现在的囊瓦意识到了,如果按照沈尹戌的策略战胜了吴国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先前几次囊瓦被吴军打的落荒而逃,总之坚决不能这样做,沈尹戌获得极大声望的同时自己也必须将名声扫地。
  而且他的亲信史皇也给囊瓦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现在度水攻击吴军,趁着吴军疲惫,必胜。
  两相比较,囊瓦知道了,即使按照沈尹戌的策略战胜了吴国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作威作福了,但是如果现在自己度过汉水攻击吴军,那么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两相权衡取其轻,所以囊瓦这次决定铤而走险主动出击,攻击吴军,至少按照武城黑以及史皇描述的自己不会败。

  此次攻击史皇为先锋,吴军那边是夫概为先锋,夫概选取了吴军三百勇士,每个人手里拿着跟十分结实的大木棒当做武器,不由分说劈头盖脸的朝楚军打去。
  就这样楚军仓皇而逃。
  囊瓦看到失败回来的史皇,心里有些火大,我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听你的,你却这了我这样一个结果,你还有什么脸回来。
  此时的史皇不认错不说,又给囊瓦出了个主意,夜里偷袭吴军。
  按说囊瓦也该长记性了,但囊瓦就是个不按正常思维考虑问题的主,就这样挑选了精兵数万人偷袭驻扎在大别山地区的吴军。

  当然孙武早已布好了阵,等着囊瓦往口袋里钻。
  结果可想而知。
  自知中计的囊瓦仓皇而逃,却在半路遇到了蔡侯和让后,二人居然还没忘向囊瓦要回自己的东西,囊瓦的脸红的像猴子屁股一样,当然也非常生气,但是现在生气也没用,还能和别人拼命不成,囊瓦没这个胆量,准确的说他的命不是用来拼的,而是用来贪污的。

日期:2010-07-17 23:28:40

  虽说武城黑是个小人,但也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就在囊瓦被唐侯和蔡侯羞辱之时拼相厮杀,将囊瓦救了出来。
  刚走了不远,又有人来报,自己的大本营被伍子胥端了。
  此时的囊瓦知道害怕了,领着那几个残兵败将一路狂奔逃到了柏举。
  这次囊瓦果断的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反正是败了,那就先回去向昭王求援吧。
  此举受到了史皇的强烈反对,可以说现在囊瓦镇守的地方时通往楚都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现在弃城而逃那和将楚国送给吴国没有什么区别。
  此时的史皇表现出了男儿应有的血性,就算战死也不撤回去,这样至少也能混个为国捐躯的好名声。
  刚刚被蔡侯以及唐侯羞辱过,又被部下一番刺激的囊瓦此时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

  正在囊瓦犹豫着要不要像史皇那样所说的为自己赚个好名声的时候,昭王派来的援兵到了,有了兵就有了话语权。
  所以有了兵的囊瓦准备和吴军再战,至少也要挽回点面子不是。
  刚刚到达这里并且了解了吴楚两军交战经过经过的薳(读wei)射不干,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说就是营造堡垒,坚守不出等待沈尹戌的到来。虽说囊瓦官比自己大,但薳射心里瞧不起囊瓦这个人,所以他才坚持自己的看法。
  而囊瓦的意思是趁着现在援军刚到,士气正足,应该和吴军拼硬拼,前面之所以差点被吴军包饺子,那是因为自己的兵力不足,现在双方兵员差不多,应该拼一拼,就算拼不过再逃回来就是了。
  薳射认为囊瓦不懂兵法应该听自己的,囊瓦认为自己官比薳射大,应该听自己的。
  双方争执不下。
  谈不妥那就分道扬镳吧,就这样各自带着各自的部队安营扎寨,看似互为犄角,其实就是谁也不服谁。
  打仗的事岂能儿戏,说到还是个度量问题,就凭这一点,谁也没有瞧不起谁的资格。

日期:2010-07-18 23:45:24

  二人面和心不和?夫概派出的探子给他带来了这样的消息。
  有戏,此时的夫概,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便向阖闾请兵,要求突袭囊瓦大营,结果出人意料,阖闾没有同意。
  君行其令,臣行其志。
  整个随行大军里也就夫概敢说这样的话,敢做这样的事。原因很简单,他是阖闾的弟弟。但如果就此认为夫概是个莽夫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
  阖闾求的是稳,阖闾认为如果现在偷袭囊瓦并不能确定薳射不去援助,毕竟打仗不是儿戏,薳射应该不会意气用事。如果薳射去增援囊瓦的话,夫概的军队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而夫概看到的是一个不可放弃的机会,如果薳射不去援助囊瓦的几率只有10%的话,为了那10%的几率也应该试一试。

  风险的大小决定收益的大小。
  所以夫概在未经阖闾允许的情况下,出兵袭击囊瓦大营。
  孙武知道了此事,立即派伍子胥去增援夫概。
  此时的囊瓦说的正香,隐隐约约听到外面的厮杀声,慌忙起来,才知知道自己被夫概偷袭了,连车都没来得及上,在武城黑的舍命保护下一路小跑跑出了营寨,眼看要被吴军捉到,此时史皇恰好领兵赶到,给了囊瓦一辆马车,让他快逃,而史皇则奋力厮杀为囊瓦逃跑争取时间。
  结果出人意料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武城黑、史皇力竭战死,囊瓦连楚都都没敢回直接跑去了郑国。

  这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三个人的不同表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