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的990个怎么办》
第46节

作者: ljj19678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几年前,两个美国电器商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经过考察,他们认为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准备回国。这时,黄光裕找到他们,表示希望与他们合作。美国人听黄光裕说他的工厂规模不大,就谢绝了他。黄光裕礼貌地送他们到机场。
  在去机场的路上,汽车发生了故障,没能赶上那次航班。黄光裕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工厂去参观。两个美国人认为这样可以打发等下一次航班的无卿,就接受了黄光裕的邀请。他们惊奇地发现黄光裕的工厂虽然是那么小,但效率高得让人佩服,产品质量好得让人兴奋。当场,他们就决定与黄光裕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建军评:机会在失望之后出现!
  在失望之后,有所作为,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希望就会出现;如果放弃努力,等待你的就只有失败了。

日期:2010-02-18 15:08:51

  28、克虏伯是怎样把危机变成机会的?
  阿里费里德·克虏伯,德国工业巨头。
  当初,克虏伯到埃森去发展。刚到不久,一场瘟疫袭击了埃森。他趁机低价买进了一块地产。瘟疫过后,那块地产的价值翻了几番,克虏伯发了一笔不小的财。利用这笔钱,克虏伯做起了日用品生意,生意很好。战争期间,他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就向作战各方出售武器,持续了30年的宗教战争使他的财富急骤膨胀。
  建军评:机会就在危机中!
  从内心深处,把危机定义为机会,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勇敢地进取,就能把危机变成机会。克虏伯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危机中独树一帜。别人视为危机,他就视为机会;别人卖地,他就买地;生意受损,别人关门歇业,他就调整经营方向;别人只向战争一方出售武器,他就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勇气和独立性让克虏伯在危机中大发横财。

  29、郭少明是怎样把危机变成机会的?
  郭少明创立的莎莎集团在2008年营业额达到30亿港元。在莎莎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两次大的危机:
  第一次危机是当莎莎生意兴旺之际,商厦的业主突然抬高租金,并限定地三天之内答复。郭少明没把这当回事,业主就把店面租给别人了。没办法,郭少明只好另租一个地方。为了巩固自己已建立起来的人脉,郭少明提前半年退出商厦。在6年月中,雇人每天到商厦把顾客接到莎莎新店。搬迁之后,营业额翻了4倍。一场危机成了发展的机会。

  第二次危机是亚洲金融风暴,生意一下子跌了三四成。郭少明认为经济衰退正是莎莎向国际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在这期间,郭少明开了11家新店,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也开设了分店。
  郭少明说:“有危,就有机。”
  建军评: “有危,就有机。”这话太精辟了!张开双臂迎接危机吧!我们失去的只是贫穷,得到的却是超常规的发展。在危机之中,积极地寻找对策,疯狂地扩张,危机就可以转变为发展的良机;悲观失望,消极应对,危机就是一场灾难。危机究竟是机会,还是灾难,全看你在危机中怎么做。
  30、张近东是怎样把危机变成机会的?
  张近东创立苏宁家电,专营空调,创立了新的经营模式,公司发展速度惊人。当时,南京的几个大的国有商场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苏宁家电。他们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降价的策略想挤垮苏宁家电。同时,他们还声称:如果哪家空调厂胆敢向苏宁供货,他们将共同抵制该品牌。没想到苏宁凭着平价优势,当年空调销售额就达到了3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空调销售商。

  建军评:感谢危机!危机就是机会,危机是生的机会,没有危机,死的危险就会降临;危机是动力,没有危机,我们就没有强有力的前进动力。把危机变成机会,需要我们在危机之中,顽强地挺起腰,疯狂地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挪威渔民把打捞的沙丁鱼运回港口,鱼的死亡率很高。他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什么效果。一次,一个渔民不小心把几条鲶鱼混在沙丁鱼中。没想到,到达港口后,一条沙丁鱼也没有死。受此启发,那个渔民在运输沙丁鱼的时候,总是在其中放几条鲶鱼,大大降低了沙丁鱼的死亡率。这是为什么?鲶鱼的存在,让沙丁鱼感到死亡的威胁。为了不做鲶鱼的口中食,沙丁鱼拼命地躲避鲶鱼的追击。沙丁鱼的快速地游动,鱼舱内的水被它们搅来搅去,有效地提高了水的含氧量,从而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只要拼命努力,危机就是生的机会。

日期:2010-02-20 19:17:30

  31、沃尔顿是怎样化失误为机会的?
  沃尔顿是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当年,沃尔顿考入耶鲁大学。他要打工来赚取自己的学费。他找到了一个活——为一栋房子的门窗刷油漆。沃尔顿辛辛苦苦地干了好几天,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一不小心,刚刚涂上油漆的门倒在了一面墙上,雪白的墙上出现了一道油漆痕迹。沃尔顿马上找来涂料掩盖那道漆痕。可是任凭他怎么刷,都无法让这一片与整个房间的颜色相一致。看来,只得将房子的内壁全部粉刷。可是,买涂料的钱从哪来呢?无奈,沃尔顿只得向房主说明情况,请求先预付工钱,以便他去买涂料。主人说:“这样,你还能剩多少钱呢?”沃尔顿说:“这是我的作品,不能留下瑕疵。”房子的主人认为沃尔顿做事苛求完美,定能成就大业。于是就资助沃尔顿完成学业,还把女儿嫁给了沃尔顿。

  建军评:机会就在失误之后出现!
  在失误之后,勇敢地承担责任,不惜一切代价把工作做到完美无缺的地步,你的人格魅力就会感动别人,你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其实,机会就在自己手头的工作中,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就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很多人为了寻找机会,四处奔波,却不知道机会就在眼前,真是愚蠢。
  32、坎德勒是怎样把他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机会的?
  阿萨·坎德勒,可口可乐公司的创始人。小时候,由于一场车祸,坎德勒落下了头疼的毛病,久治不愈。1886年,彭伯顿无意中配制出一种饮料,他给这种饮料命名为可口可乐,颇受男士喜欢。一位朋友告诉坎德勒,可口可乐能治疗头疼。坎德勒就开始喝可口可乐,没想到这种饮料对于治疗他的头疼还真有效。坎德勒认为开办可口可乐公司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坎德勒筹集5万元,又从彭伯顿手中买下了可口可乐的配方,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

  建军评:你的机会就在别人的东西上!
  彭伯顿发明了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却是坎德勒创建的;麦当劳兄弟创办了麦当劳,克罗克却成了麦当劳帝国的主宰。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我们的机会,就得付出高昂的代价,坎德勒购购买可口可乐配方付出了5万美元,克罗克以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5万,270万,在当时,都是天价!“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把握机会,就得不惜一切代价。

  33、怎样把别人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机会?
  何燕,亿万富姐。
  1993年之前,中国市场上的所有IC电话都是进口货。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准备自行研制国产的IC卡电话。何燕得知这一消息,投资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负责全部技术问题。1994年11月,他们成功地开发出中国内地第一台技术领先的IC卡电话,通过了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1995年2月,他们的IC卡电话得到邮电部的认可。1995年11月,成都国腾通讯有限公司成立,何燕任总经理。

  建军评:何燕把别人的技术变成了自己成功的机会,研究人员把何燕的资金变成了成功的机会。机会就在合作中!乐于与他人合作,可以用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可以创造出很多机会。
  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机会,可以通过购买,也可以通过合作。
  34、白炳卫为什么总能找到机会?
  一场台风携带着暴雨袭击了家乡,白炳卫发现不少人家的家具被水淹了。于是他拿出自己所有的钱从县城拉回家具卖,这笔生意,他赚了几万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