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奋斗与争战》
第48节

作者: 漂流一族
收藏本书TXT下载
  穆广说:“我回来还没向舅舅汇报呢,舅舅在村部吧?我到村部去一下。”
  秦晴:“我爸好像跟毛鉴民交待,让你们三个业务员赶紧把差旅费报销掉,好对电热器厂做结算。村里老老少少还指望今天分红,大家过一个肥年呢。”
  去了村部,没见到秦耕久。穆广回家,在饭桌上,穆慧说:“大哥,你们三个业务员怎么分工的?”
  穆广:“我跑江苏上海,费绍光跑江西湖北,赵贤生跑浙江福建。”

  穆慧:“噢,怪不得呢。今天碰到费绍光,说起我到江西南昌的事,他悄悄地找我把车票要去了。”
  母亲秦采芬警觉地问:“做什么?”
  穆慧:“肯定是充账了。”随后,她拿出一本书,书里夹着一叠发票,说:“大哥,你不是正在报账吗?这几张发票是我去无锡的市内交通车票,这些是潘思园去常州来回的车票。加在一起也有不少钱。你能用上吗?”
  穆广:“潘思园来回交通费肯定不行。市内交通费……”
  “也不行!”秦采芬坚定地说。“假发票一分钱都别多报。你做的事,人不晓得菩萨晓得!”她拿起发票对穆慧说,“你算算,这有几个钱?有它,我家富不了;没它,我家也穷不了。最主要的是,不能打这个主意。烧香摸屁股,一旦搞惯了手脚,今后你哥哥出差在外,心思就放在捡别人发票上。你爸爸在世的时候,经常说,贪小利大事不成!如果因为多报销几个差旅费,让人指着脊梁骨,那就划不来了。”

  穆慧:“我听说,业务员多报销差旅费,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大家都心照不宣。都说,业务员出差在外不容易,别的不说,一天三餐没人管饭,就是个问题。我这次好歹也算去了一趟无锡,有了体验,厂里一天补助五毛钱伙食费够什么呢?炒一个青菜一毛钱。打一个豆腐汤,上面连个油珠子都不见,也要两毛钱。一碗饭五分钱,那碗啊像牛眼睛那么一点大,一个男劳动力吃五碗都吃不饱。他们都在车站捡车票往上贴,贴一个是一个。”

  母亲:“别人怎么做,我们不攀比。穆广你给我实打实,一是一,二是二!”
  穆广点头。
  母亲:“如果你手上有虚头八脑的票,赶紧把它剔掉。”
  穆慧:“妈妈,哪一行都有他的行规。大哥这么做,一本正经,怕是坏了规矩,招人恨滴。”

  母亲:“你个死丫头,你怎么就忘了,穆广当这个业务员多不易啊。那毛鉴民一而再再而三阻挡。现在勉强让他当上了,姓毛的是会计,如果在报销上有什么把柄捏在他手里,你哥哥丢了这个饭碗事小,给舅舅脸上抹黑事大!你给我记着,但凡一个女人,一定要识大体。俗话讲,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混事。”
  穆慧:“妈妈,那你说,秦晴将来能做大哥的贤妻吗?”
  母亲回避这个问题,她侧过脸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这个问题应该问穆广。”
  穆广:“她贤不贤,我哪知道啊。”
  母亲:“话不能这么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丈夫应该调教。我今天跟你们讲的道理,就是你爸爸一点一滴跟我讲的,存在我心里,现在还给他的儿女们。穆广你记着一句话:当面教子,背后教妻。”
  晚上,在灯下,穆广把不实的发票剔除得干干净净。
  穆广、费绍光、赵贤生,三个人都是单独拿着发票到秦耕久书记那里签批,然后去毛鉴民那里领钱。
  签批完,秦耕久的头脑里划上了一个问号,问:“为什么穆广的业务量是费绍光和赵贤生两个人加起来之和的两倍,而他的差旅费只有费绍光的一半还不到?”
  毛鉴民说:“这有什么好怀疑的,各走各的路,盘缠不一样,不是很正常吗?”
  秦耕久:“你别打掩护,既往不咎,今年的差旅费,我要较真。先查穆广的!”

  “怎么查?”
  “穆广是六月初六出门,腊月十六回来的,半年零十天。你把他的差旅费发票按时间排列,把它排出来。”
  毛鉴民:“那是何必呢?穆广也不是小妈妈养的,要查一块儿查,一视同仁。”
  秦耕久:“好!你把门关起来,今天派一上午干这事。”
  他指挥毛鉴民,在墙上挂起三块小黑板,在地上铺着三张报纸,把三个推销员报销的发票分别摊开来。分别在三块黑板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穆广的发票清清爽爽,费绍光和赵贤生的发票牛头不对马嘴。
  秦耕久:“你看看费绍光,5月17号这天,他从九江到南昌,怎么会在同一天,又有一张他从景德镇到南昌的票呢?还有,5月18号,他从南昌到萍乡,怎么在南昌旅社的发票上显示他在南昌住了三个晚上呢?”
  继续往后看,他说:“这两张发票最假,8月19号,从荻港坐船到九江,再坐车到南昌。8月24号,原路返回。那他19号之前是怎么回来的?24号之后又是怎么去的。”
  毛鉴民:“这里有发票显示,他8月19号在从武汉到鄂州去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赵贤生的差旅费上。只有穆广的差旅费发票像齿轮一样严丝合缝。
  “潜规则”被识破了。
  毛鉴民火了:“妈的,怎么能这么干呢?”
  秦耕久:“问题出在他们身上,根子在我们身上。第一,我们的考虑不周全,没有充分考虑他们出差在外的实际,补助太低了。第二,我们的管理有漏洞。这种让老实人吃亏,耍奸的人占便宜的管理,是很愚蠢的,必须改革。”
  毛鉴民:“这次幸亏穆广……”
  “千万不能这么说,这么说,穆广是有压力的。”
  “您打算怎么改呢?”
  “按照农村改革的现成办法。农村改革是‘联产计酬责任制’,也就是包产到户,我们也一样,来一个‘联销计酬责任制’。”
  从此,从江心洲到高河,对业务的管理方法是,取消业务员的基本工资,不再报销差旅费,到年终结算时,每个业务员推销产品取得的利润百分之四十归业务员。与此同时,降低业务员的门槛,只要是本村村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可以跑业务。
  这个办法在高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费绍光、赵贤生等人都怨恨穆广。怨恨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穆广暴露了潜规则,断了他们的财路;二是基本工资取消,不能旱涝保收,无法再偷懒了;三是门槛降低,一大批年轻的业务员进入,抢了他们的地盘。
  费绍光对赵贤生说:“贤生,你知道我们栽在谁手里吗?”
  赵贤生:“不是秦书记怀疑我们,叫毛鉴民查的吗?”

  “从水磨石厂到电热器厂,也有六七年了吧,为什么偏偏穆广一出现,他就怀疑我们了?”
  “因为穆广的差旅费少。”
  “不是,他就在常州和无锡两个地方跑,车船费少是应该的。”费绍光说,“他是存心想出我们的丑。”
  “这是怎么说呢?”

  “不瞒你说,我一时昏了头,向穆慧要她去南昌的发票。穆慧肯定跟穆广说了,穆广肯定跟秦耕久说了。你想想,穆广是他外甥,就是他坚持让穆广当业务员的。还有一层关系,就是穆广的老娘跟潘厂长不清不楚。他们想联手挤走我们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