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奋斗与争战》
第2节

作者: 漂流一族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游,铜陵大桥下,一艘巡江艇穿过大桥墩。江水高涨,水位抬高,桥梁变矮,汽艇下穿时,开得很慢,小心翼翼。
  秦晴:“易洲我告诉你,采芬姑姑跟我爸爸不是亲兄妹!江心洲这个地方,从长江江心慢慢长出来,还不到一百五十年;江心洲开发还不到一百年。我家是从江南旌德迁过来的,采芬姑姑娘家是从巢县大梨树迁过来的。她嫁到穆家,因为穆家是小地主。1969年,长江大水,姑父为救生产队的耕牛,落水淹死了。从那以后,采芬姑姑就把我爸爸抓着当亲人。我爸爸是大队书记,毕竟姑父因公殉职,什么补偿也没捞到,我爸爸就做个顺水人情,人前人后,有意关照采芬姑姑。就是这么回事。剧情一点都不复杂。”

  易洲:“这么说,我真的做了对不起穆广的事了?”

  秦晴:“没听懂你的意思。”
  “如果是这样,我只能把你完璧归赵,送还给穆广兄弟了。”
  秦晴霍地站起来,小船猛地一晃悠,秦晴不管不顾:“屁话!我是阿猫阿狗啊,给你们俩推来推去。你有什么资格讲这样的话?”
  易洲:“我本来以为你们江心洲很落后,表兄妹也可以结婚,我故意横插一杠子,拆散你们,也算是移风易俗……”
  “姓易的,闹了半天,你不是喜欢我才跟我在一起的,你是在拿我做幌子,你高高在上,移风易俗。你以为你是传教士?是牧师?是救世主?普渡众生来了?”接着重重地坐下,“划船,靠岸,再不靠岸,我跳江了!”随后轻声嘟囔,“不就是个破小学教师吗,还是我爸爸给的。”
  易洲正要说什么,江面传来喇叭声:“小船上的两个同志!”
  易洲一回头,是巡江艇上的声音:“说你呢,划船的小伙子。”

  巡江艇上飘着两面旗子,红的是国旗,蓝的是艇旗。蓝旗上写着“长江委员会”。船头甲板上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喇叭,喇叭口朝这边。看上去像这人长了一张大嘴巴,特别滑稽,秦晴噗嗤笑了起来。
  易洲低声问:“这这什么情况?我们怎么妨碍他们了?”
  秦晴又好气又好笑,说:“易洲,那是巡江艇,肯定有消息,赶快划过去。”
  易洲委屈道:“我们不就是追着白鳍豚欣赏欣赏吗?又没伤害它,能触犯什么法律?”
  “哎呀肯定不是这事。”
  离巡江艇还有三十米远,风浪增大。艇上的喇叭筒说:“别靠近,危险!我告诉你们,你们回去报告江心洲的乡村干部,告诉他们,长江第四次洪峰已经过了九江,让他们做好准备——重复一遍!”

  易洲放下船桨,双手合成喇叭,把话重复了一遍。秦晴大声喊道:“消息准确吗?不是讲今年的主汛期已经过去了吗?”
  艇上人说:“谁说的?主汛期过不过不取决于你这里下雨不下雨,取决于中上游,知道吗?”边说边指着西边。“你这儿天晴,上游下雨,变成洪水,来了!”
  易洲划船靠岸,说:“这么重要的通知,就这么随机喊话吗?假如没遇到我们怎么办?难道就不通知我们吗?”
  秦晴:“前几次都是穆广带回的消息。”
  “又是穆广。”易洲笑了笑,“江心洲哪里都有他。”
  在江心洲惹人注目的三间大瓦房里,穆广用芦根煎水送到母亲秦采芬床前,妹妹接过来喂母亲喝药。
  母亲身上背着两种疾病:一个是青光眼,一遇急事,眼压升高,疼得在床上打滚。另一个是妇科疑难杂症,腹腔有一个血块,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在上,有时在下,虽然不很疼痛,但它是母亲、也是全家一块心病。
  穆慧端着脸盆给医生洗手,医生扭头对秦采芬说:“首先呢,要探明它是良性还是恶性,再考虑怎么拿掉。”
  穆广急忙说:“医生,据你看,应该不会是恶性的吧?”
  医生:“多长时间了?”

  秦采芬:“生过穆超,月子一过好像就有了。”
  穆慧补充道:“我家穆超都十九了。”
  医生:“带在身上十九年。看来是良性的。”
  秦采芬:“只要是良性的,不死人,就不管它了,一直把它带到棺材里算了。”
  医生:“那可不一定,良性也可以转化成恶性。这就跟人是一个道理,好人可以变坏人。”
  此时,秦采芬靠在床上,从穆慧手上接过碗,三口两口把药灌下去,擦擦嘴,打了个饱嗝,说:“如果推迟个十年变恶性,等你给了人家,穆广跟穆超成了家,那时候,我眼睛就可以闭上了,任它转恶性。转过恶性,我就手到底下见你爸爸了。”

  这些话,让一家之主的穆广想一想都非常痛苦。穆广说:“老娘你能不能别讲这样丧气的话,等我有钱了,我一定带你到芜湖弋矶山医院,找个好医生,不管良性恶性,一刀割掉它!”
  窗外传来呼叫声:“上堤啰!男劳力全部上江堤!”
  秦采芬:“穆广你赶快上江堤去。水火无情,你在江堤上,一定要多长一只眼睛,照看你舅舅。”
  穆慧递给母亲一方毛巾,说:“你拿人家当亲的,人家女儿到底还是甩了我哥哥。”

  穆广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低头收拾泥筐子。
  母亲:“就秦晴那个大小姐的坯子,哪家供得起?”
  穆慧:“人家爱她长得好看呢。”
  秦采芬拿眼瞟着穆广,故事拉长声调说:“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就她那个脾气,送给我做媳妇,我还得掂量掂量呢。”她把毛巾还给穆慧,说,“穆慧,以后不许你说这样的话。凭我们家穆广,一表人材,有大腿还愁没裤子穿吗?”
  穆广一手提着两只泥筐,一手拿锹,一边往外走,一边说:“老娘批评得对!穆慧,你终究就是人家的人,少评头论足,少得罪人,别闹得以后回娘家,被人唤狗咬你。”

  穆慧生气道:“妈妈你瞧他,哪像个哥哥,老是想着把我往外赶。我在你们穆家,还不是想给穆超多挣点积蓄吗?”
  穆广撇了撇嘴:“拉倒吧!”
  “爸爸要是还在……”穆慧的眼眶涌出泪来,忙背过脸去。
  秦采芬吼道:“穆广,你给我滚蛋!”
  这是1983年6月,长江汛情紧急。已经过去三次洪峰,江心洲行政村,在党支部书记秦耕久的带领下,确保了江心洲安危无恙。濒江大堤上,可以看到他们一层层垒起的蛇皮袋子装的土包。
  江心洲面积大约有十平方公里,住着三百六十多户,一千五百号人,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
  江心洲的南边和东边濒临长江,洪流的压力主要在南边。
  江心洲的西边是石板洲,两洲之间有一条河,当地称为小江,或者夹江。这条夹江沿西线折向北边,沿北线往东,通过一个闸口,汇入长江。北边,过了夹江就跨上著名的无为大堤。那是省地县正规防汛队伍防控着,那是安全的。问题是西边的石板洲,他们朝夹江里排水,夹江水位上升,就在西边给江心洲形成压力。
  秦耕久书记说:“我们必须两面作战:防控南边的长江和西边的夹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