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男人的自白》
第19节

作者: 过期酸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来人呐,将沈驸马带下去,好生伺候着!”白果洞洞主大手一挥,没等沈临风有所辩解,便果断下令道。
  于是两名侍卫,行动如风,看起来十分小心的一左一右,直接架起不断挣扎的沈临风,向屋外走去。
  “那个,圣女阁下,救救我啊,有话好商量啊,何必要拿自己的终生幸福开玩笑啊!”沈临风大声嚷嚷道。
  只是圣女珠儿却仿佛有误解了沈临风的意思,点头道:“公子放心,珠儿说到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等到洞房花烛夜,你一定可以见到你心爱的何小姐,不对,应该叫何妹妹才对?”
  “我……”沈临风还想说什么,却只觉得嘴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封住,再也难以开口说出一个字。
  沈临风眼角的余光,仿佛看到了两位侍卫的促狭的冷笑。
  他心中咯噔一下,感觉到无奈之极,仿佛认命一般,或许知道一切反抗都无济于事,只能颓然的停止了挣扎。
  一间宽敞的卧室,布置得古色古香。
  那精致的陈木家具,纹路清晰,色泽朴素,细细一嗅,仿佛隐隐有一股奇异的香味,一看就不是凡物。
  雕漆的横梁,都是一些奇异的雕刻纹路,手工细腻精致,圆润自然,颇具匠心,仿佛像是天然生成一般。
  洁白的地板,仿佛是玉石砌成,哪怕没有阳光,也一点都不显得昏暗,反衬出靓丽的色彩……
  只是面对如此美丽的一间屋子,沈临风却是没有时间去多加关注,反而一直愁眉苦脸,摇头叹息,兀自思索着什么。
  “唉,想不到,在梦中还能够遇到这种事情,逼婚,真够奇葩的。”
  “难道说,真的是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心理暗示才会如此强烈?”沈临风一脸无奈的苦笑道。
  人的一生,一步一个脚印,到了什么阶段就应该做什么事情。

  否则就像是另类,不仅会徒惹烦忧,还有可能留下终生遗憾。
  只是,梦中的一切是如此真实,以至于沈临风都有一种沉沦其中的错觉。
  他甚至有些无法分清楚,这梦境中的一切,到底是他内心执念所化,还是在这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世外洞天,他无意中走进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其实,对于所谓的逼婚,沈临风并不是太过在意。
  难道他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一个经历过无数现实诱惑的现代人,还怕这种刁钻的伎俩。
  而无论这事成还是不成,反正他一个大老爷们,也不怕会吃亏。
  只是,一切果真如同他想的那么简单吗?
  当然,如果这一切仅仅只是建立在梦境之中的话。
  无论这梦境有多真实,有多荒谬,沈临风一点也不会有任何担心。
  只会当做一次别样的梦境旅程,该享受的享受,该无视的无视,或者快意恩仇,或者逆来顺受,人生嘛,不过如此。
  可是沈临风偏偏知道,这不是一场梦那胶简简,它早已和现实扯上了关系,若是纠缠不清,恐怕会惹出什么乱子。
  “唉,祸福难料啊!”沈临风愁眉苦脸道。

  那本《我要相信你》的奇怪书籍,已经连续两次出现在他面前,上面“不见不散”的约定,在梦中也已经实现了两次。
  这是否是一种预兆,会让他陷入一种莫名诡异的境地之中。
  沈临风可是清楚的记得,在现实中,他已经遇到过至少两次,根本难以解释,或许蕴含着灵异和恐怖的事件。
  而这一切都和那本书有关系。
  第一件,是来自于老朋友袁亮。
  不仅忽然给沈临风寄来了那本书,还在电话里为他提醒,让他好好的看一看那本书,还说什么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沈临风通过这本书,找到了那本书的作者“爱你的猫”的通讯账号。
  还约定了要在什么老地方见,最终有了沈临风第一次奇怪的梦境之旅。
  第二件,是来自于沈临风的学生小倩。
  言称曾经捡到过一个白衣女子,送给她一本书。
  可是沈临风通过学校的监视录像,只看到小倩在校门口仿佛对着空气在说话,并没有发现任何女子的影像。
  这接连两次的灵异事件,让沈临风感到很深的压力,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甚至对自己的人生和世界观都产生了一些怀疑。

  如比一来,若是沈临还一直保持着以前的那些可笑认知,还天真的认为,梦境和现实真的没有关联的话,那就真的是脑袋秀逗了!
  “不对,我这哪里是脑子秀逗了,分明是精神错乱,臆想太过丰富所致。”
  “这是在发魔怔,发癔症,看来果真是病的不轻!”沈临风摇摇头。
  他用牙齿用力咬了咬舌头,只感觉一阵剧烈的疼痛,让他意识一阵清醒。
  只是这深深的沉痛,并未改变什么,周围的景象一点也没有变化,这让他不禁一阵苦笑。
  作为一名文科生,逻辑性思维不是他的擅长,反而联想和发散性的树状思维才是根本。
  作为一名学霸,研究汉语言文学,沈临风曾经接触过不少古代的书籍,特别是对心学有着独特的认知和研究。
  对于所谓的魔怔,或者说癔症,沈临风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

  他认为,发魔怔,或者发癔症,其实就是人脑的一种常态。
  就像我们的思维和意识,都是被无数的观察和经验一点点的累积起来,哪怕再理性的思考,也难以绕过经验的堆积,这就是所谓的世界观。
  但实际上呢,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如何去破除虚妄,如何客观的观察,寻找真实,都要受到社会和个人的经验的影响。
  也无法摆脱个人的天赋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或许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隔着一层面纱,无限接近于真实。
  人类通过不可靠的感官来观察和感知一切。思维和真实的起源,本就来自于虚妄。
  就如同这颜色之分,不过是一点可见光的频谱波动,只是有限的真实,眼睛也只是工具和窗口。
  实际上的真实,又是什么样子,难道仅仅凭借人类的肉眼凡胎,洞察一切?

  再比如说,宏观的世界,微观的世界,我们又是通过何种方式,见到或者感知和认知。
  是肉眼?感觉?仪器?思维?等等。
  这一切的一切,本就是不可靠的东西,即使可以将一切“看”在眼里,但并非是真的真实。
  或者说只是思维的定式,有限白的真实罢了!
  所以说,发魔怔是一种常态,也唯有通过臆想和魔怔,让我们可以窥探真实,但却永远也无法触摸到真实。
  因为我们感知到的这一切,与真实隔着一层模糊的边界,因为无法窥探到真实,方能适应这个世界的变化。
  只是,有时候,当我们的意识产生动摇,当魔怔与真实的界限变得有些模糊,难以隔离和分辨。
  一些真实的虚妄,未知的神秘,就会乘虚而入,侵蚀我们的感官世界,灵异和恐怖就会接踵而来。
  这或许也说明了,个人意志,以及可靠的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性,这是一种认知,也是一层保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