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里的盐(让你40天成为管理及改善行家)》
第36节

作者: 云外明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长话短说,第二天永久对策有了,关于菠菜怎么不炸糊,就是控制锅里的水,原先只规定了加多少毫升,但这个不好掌握,现在规定用标准的炒勺,两勺整不多不少,经过了厨师验证这个量最好,因为多了浪费电和燃气,费钱。而少了菠菜就糊了,所以要验证几次才行。老李那里查是因为杏仁买多了,所以放在外边一部分,而这部分保管条件不理想,对策是以后不能买多且都要放在冷柜里保管不能放在外边。

  这样就用对策有了。
  第6步是改善效果确认。长话短说,经过这个改善后这个菜再也没有出事被投诉过。
  第7步呢就是要举一反三了,对于类似的冷盘,大家也做了个头脑互动,找了10多个菜品,把类似出现的问题和对策都按照这个步骤做了问题调查和解决验证。
  第8步是标准化和庆功会。大家把上述做法标准化,以后出现了问题都按照这个流程了。林老板对于这个做法很支持,表扬了整个团队。当然老李、徐经理特别还有范大厨对他们倆人的态度都转变好多,工作也支持多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尤优也从cell试验被否决的阴影中走出来与范大厨有说有笑。

日期:2010-08-15 19:14:56

  大家好,本集主要写品管方面的抽样检验,含加严检验,允收水准,OC曲线等。
  第39集
  按下此事不细表,我们再来看尤优在这天上午碰到的另一事件。
  上午上班没多久,后厨又传来一阵争吵。
  原来是送虾的小贩过来送货了,饭店收货员发现里面有没有头的死虾夹杂在其中,非常不满意,并拒绝收货。送货的师傅极力争辩,面红耳赤的,泡沫横飞,

  “一次性送这么多货, 有一两只稍微差一点的也很正常,给别人店里送也是这么送,也不是只做你一家的生意。给谁家送也都有一些死的,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大家要讲道路了。”
  收货员也得理不饶人,以理据争,
  “上次送的哪有这么多坏的,这次明显就差多了。要么价格上降一点,要么你把坏的挑出来。”
  送货员满腔怒火,
  “我只是送货的,价格都是老板们谈好了,不可能少的,我还要送几家的货,怎么有时间来挑。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你这明显是找茬嘛,做虾生意的都知道有死的是无法避免的,谁家能保证。。。”
  争吵的双方似乎都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对方似乎永无止境。

  尤优听了忽然想到,这不就是在收货时抽样检验和允收标准的问题么?原来不仅在工厂才会出现,现在这些知识正好可以用上。
  尤优把两个争吵的人劝开,对他们说,
  “不用争吵了,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一起来解决”
  “哇,听听大学问家的”
  尢优对餐厅收货员说,

  “确实死虾也不可能避免”,又对送货员说,
  “但是死虾多了,我们餐厅也不能承受,这本事就是一个需要照顾到双方的一个矛盾,是吧!”
  两个人点头称是。但是又反问:“我们也知道啊,你有什么高招吗?”
  “假设你们去买火柴,你如何判断你买的火柴的质量好坏?”尤优问
  “这个简单,拿一两根火柴划燃试试就可以,如果容易划燃,就认为是好的,如果都划不燃,那这盒肯定是不合格的”
  “非常正确,这样很准确,但同时这个方法检验所有的火柴的代价太大了。同样的道理,我们把不合格的基围虾挑出来,然后计算不良率多高,需要花费的成本和时间都很多,不合算。。。那怎么办呢,其实不管是检验火柴还是虾,我们都可以用质量管理中抽样检验的办法来确定”。
  “抽样呢就是随即地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观测,以求出该行为百分比率的方法,比如这里就是要知道你送来的这一筐虾要抽多少个的问题。

  而抽样检验就是通过对这抽样来的这部分的子样的检验来推断总体质量的一种检验方式,在这里,按抽样检验的方法我们从一筐虾(母本)抽出一勺虾(样本),再检验这一勺虾,如果这个作为样本的一勺虾是合格的,我们就认为这一筐虾也是合格的”。
  “啊。。。”众人仍是大惑不解,
  “那,那我这一勺是多少哇,为什么是一勺而不是两勺三少呢”,一人问,
  “这问题太聪明啦,”尤优来了精神,
  “这个呀,其实就是抽样检验的标准制定的问题了!”

  “还卖什么关子了,快点说说!”餐厅收货员说。
  “OK,请听我慢慢道来。我们要首先搞清几个事项,一是我们每次来虾就是这一筐吧,那这一筐数量是多少?固定吧?第二什么是好的?坏的?”
  收货员答道,“每筐数量基本固定,大约2000只吧。另外好坏我们是知道的,检验标准很明确,死的活的我们能看出来,这没有问题”
  “那这两个问题搞清楚后,下面一个问题就是确定抽样数量,允收数量啦”
  “啊,什么抽样数量,允收数量?”
  “这2000只一筐是母本量,那么我们每次抽多少,是抽100只还是150只就是抽样数量。至于允收数量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你抽100只,不能出现1只就退货吧,那么多少只退货多少只收货呢?是3只就退货呢还是20只死的就退货?那这个数就是个允收数量”
  众惘然,“你接着说”

  “抽样标准中我们有一个标准可以确定送来的货物要抽检多少个,还有检验的货物中多少是不良品算合格通过多少是不良品算不合格不通过,这就是AQL,可接受质量水平。这样吧,我就给你们一个AQL对照表,送多少货,抽检多少,以多少不合格来判定,你们每次来都查这个表吧!”
  “怎么看”
  “纵列这是代表不同的水平,就是检验宽紧程度,你象不允许出错的物品抽样就严格,水准就小,比如奶粉AQL水平可能就是0.025,反之就高,比如衣服可能AQL就是2.5。不同的水平那抽样数量和允收水平不同,比如同样是2000只虾一筐,你在AQL是2.5的时候呢就是抽125只,7只死的就收下这筐8只死就退回这一筐,而要是AQL是4.0那么就是10收11退。”

  “啊。。。。”
  “但,那太麻烦了,我不想抽那么多,太费事了”,饭店收货员说,
  “那么,。。。比如你不抽125只,而是抽50只,那7收8退的话,送货人就占大便宜了。从这个表里看不出来,但样本数减少的同时允收水准、检验水平都不变对供应商大大有利”
  “那如果允收数量也减少呢?。。。比如改成2收3退”
  “哎,你么可真好学,这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样本批和允收水平要从OC曲线查。。。我们自己不好判定 。。。。所以专家建议的抽样数量是125个7收8退,这是对消费者和供应商都不吃亏的方式”
  “那OC曲线怎么回事”
  “OC曲线,就是抽样特性曲线。例如,送货员每天送货的批量一定,每天都是1000只,每次按照抽样50只,超过1只死虾就记为有问题的方式来抽检。我们可以推演里面有不同数量的死虾的时候,可能被收货员接收的机率。

  算法采用泊松分布
  例如,如果1000只虾里面实际有5只死虾,即死虾率是0.5%的时候,n就是50,p就是0.5%,A就是接收的临界值1。d就是临界值以内的数字,可能是0,或者1,
  计算可以得到L(0.5%)=0.974。
  同样可以得到L(0.7%)=0.952,L(1%)=0.911,L(2%)=0.736,L(3%)=0.553,L(4%)=0.4,L(5%)=0.279,……,L(100%)=0。
  当供货批量,检验批量,检验接收值固定时,这个OC(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就固定了。

  不过供货批量,检验批量,检验接收值实际上都是可以变动的。例如,供货批量,检验批量不变,但是检验接收值变大,那么供货商就占便宜了。
  如果供货批量,检验接收值不变,检验批量变大,那么供货商就吃亏了。如同用不同大小的勺去抽样一样,你的勺越大,网到死虾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供货商就越吃亏。
  如果检验接收值,检验批量不变,供货批量变大,似乎也是对供货商不利,因为如果发生退货或者什么问题,受影响的数量相对多了,当然对供货商不利。不过如果这个批量差异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受影响也差别不大”。
  众惘然甚。
  这时候收货员好像想起来什么,突然说,
  “全部退货有时候不行吧,全退了我们没货了怎么办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